资源简介 看见不一样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身边的人、事、物有许多美好的地方,要学会看见不一样的美;?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独特的积极的视角看见不一样;?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接纳周围,主动建立与身边人、事、物的积极关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独特的积极的视角看见不一样;?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的过渡阶段,经历了一二年级的基本适应期后,学生通过学习生活建立起了与社会生活的更多联系,逐步形成了对于外部环境的探索意识,产生了与周围环境进行更多链接的主动行为,希冀被关注、被看见。? 理论链接:?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来源,确立教学核心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他和彼得森出版了他们共同撰写的《优秀品质和美德:手册与分类》。这本书描述了各种能使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优秀品质与美德,并且将它们分类,其中包含了几乎世界上每个文化都认同的六大美德二十四个优秀品质:? 一、智慧与知识:好奇心、创造性、开放的思想、热爱学习、视野? 二、勇气:真实、勇敢、恒心、热情? 三、仁慈:友善、爱与被爱的能力、社会智力? 四、正义:公平、领导力、团队精神? 五、自制:宽容、谦虚、谨慎、自我调适? 六、超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感恩、希望、有幽默感、灵性? 懂得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是第六组的第一个优秀品质,有这个品质的人会去欣赏每个领域和情境中的美。欣赏他人身上的优点和品德,拥有一种惊异感。? 以需要层次理论为考量,确立教学出发点。人人都希望自己得到社会。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3.以表达性艺术辅导为手段,确定教学着眼点。表达性艺术辅导是以音乐、舞蹈、 绘画、纸艺等非语言的艺术媒介形式,让人在不经意间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潜在情绪,让个体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引发洞察、学习和成长的产生与表达。表达性艺术辅导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提升表达内心情感的敏感度。鼓励通过媒介主动表达真实的自己,刺激他们的视觉和触觉的发展,更充分的连接了他们内心的感觉和感情的表达。鼓励学生充分自由地去思考、感受自己的存在,疏通情绪,释放内在,真正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兴趣、思想和情感。表达性艺术辅导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悟舞台,开发潜能培养健康协调的人格。在艺术表达中启迪和开发想象力、创造力、集中力、交往力、适应力、协调力。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本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立足点,基于学生需求的需要和发展,借助表达性艺术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积极的观察、思考、表达,给予他人及以自己积极地关注、欣赏,从而获得支持、感受幸福。?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教师方面(媒体、彩纸、优势卡)? 学生方面(水彩笔、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游戏《美丽看看看》? 1.出示规则? ⑴找找身边伙伴的优势并为他贴上大拇指帖; ⑵音乐结束活动结束;? 2.活动分享? 3.小结:看见别人的不一样是一种智慧,被看见是一种幸福。? 4.揭题:《看见不一样》? 二、主题活动? 活动一:绘本故事《你一定不知道》? 1.聆听绘本故事? 2.师:看这棵梧桐树,你们看见了什么不一样?? 3.小结:常见的树不普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有不一样的美,独特的视角可以看见更多不一样的美。? 活动二:《美丽变变变》? 活动规则:? ⑴利用纸来创作;? ⑵创作的方式可以是写、画、剪、粘、折……? ⑶为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名字。 大组交流? 3.小组交流? 4.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有什么发现?? 5.小结:从普通的一张纸让我们看见了小伙伴的各种优势,原来我们看见的不一样可以很多,更多的看见来源于细腻的体察。? 活动三:再次游戏《美丽看看看》? 游戏活动? 2.活动分享:? ⑴采访拇指帖多的:你们把拇指帖送给他,是看见什么不一样? 听到伙伴的看见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看见会带给伙伴快乐、温暖、幸福,看见是有力量的。? ⑵挑选拇指帖少的? 过渡:同学们,这个小伙伴你们有没有更多的看见呢,是不是可以送出你的小作品,并送上你温暖的表达,让我们看见你能看见更多的不一样。? 师:听到伙伴的表达你的心情如何?这个心情背后的想法是什么?? 三、总结活动? 1.诗歌《美丽的看见》? 2.总结:在我们的眼前还有很多很多美丽值得看见,不论在哪,也不管什么时候,那是给自己以及他人不断向前的希望和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