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化学年级/册九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目标双氧水制取氧气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不同点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仪器装置、收集方法,从而学习一般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初步建立“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科学思路。难点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并对装置进行组装,根据本节内容拓展探究制取其他气体的知识。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高锰酸钾制氧气和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装置图来提出问题,讨论:双氧水制氧气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能否相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师:提出问题:双氧水制取氧气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如何选择?生:让学生通过讨论,查找资料等合作的方式来归纳相关知识。师:解析:双氧水制取氧气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选择。4、师生互动:(1)发生装置选择:制取氧气时反应物的状态:高锰酸钾固体过氧化氢液体二氧化锰固体结论:主要是通过反应物状态来选实验发生装置,还可以通过反应条件选发生装置。5、师:提出问题:(2)气体的收集装置如何选择?6、生:让学生通过讨论,查找资料等合作的方式来归纳有关知识。7、师生互动:归纳: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②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的组成成分的气体反应;③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的组成成分的气体反应。师:制取气体的装置使用需注意事项:(1)固-固加热型:①药品平铺②外焰加热③夹持在距管口约1/3处④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⑤导管刚伸出橡皮塞⑥导管只能伸于集气瓶口且气体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2)固-液不需加热型:(熟记重要仪器名称)①不可控型(不可添加药品):A:铁架台B:导管只需刚露出橡皮塞。②可控型(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A:锥形瓶、长颈漏斗、B: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导管只需刚露出橡皮塞。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集气瓶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塞2、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路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A.排水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气法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实验室制取氨气,常采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是制取氮肥的一种基本原料。试回答:实验室制氨气可用到的仪器有:①大试管②酒精灯③量筒④集气瓶⑤水槽⑥导气管⑦漏斗⑧天平⑨药匙,下列选择正确的一组是()①②③④⑥⑨B.②④⑤⑥⑨①②④⑥⑨D.①②④⑤⑥⑨(2)填空题:请完成下面的填空:收集氨气的方法是:;原因:。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制取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等来选择适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通过本节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