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总分100分,60分钟完卷)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你选出该项并填入下面表格中。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同伴、老师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我们要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需要()①知识不断丰富②能力不断提高③价值观念日渐养成④自我封闭意识不断增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业缘关系的是()①李晓和同班同学②李晓和叔叔③李晓和邻居王奶奶④李晓爸爸和他同事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3.作为社会的一员,应主动融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下列做法中不能体现亲社会的是()A.邓爽主动参加了学校运动会的服务工作B.姜明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了游泳C.小薇经常为社区管委会提供社区管理的建议D.佳佳向社区居民宣传安全用电知识4.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我们可以求医问药,可以查阅资料,可以看新闻,可以网上发布信息……这表明()A.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迅捷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5.15岁的丽丽结识了天南地北的许多网友,有的是同龄伙伴,有的是自己的老师,还有的是心理咨询师。丽丽在学习之余上网和这些朋友聊聊天,有了问题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有了烦恼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②网络交往为人们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③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的交往范围,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④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近几年来,“恶搞”文化风靡一时。“恶搞”行为屡见不鲜、形式层出不穷,恶搞对象也由影视作品转向现实生活中的名人,直至红色经典、英雄人物。对于“恶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网络恶搞可以激发创意、缓解内心压力,有利无害②当恶搞变成恶意消解传统文化的一种手段之后,会动摇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③网民应加强自律,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④网络恶搞不能逾越法律和道德底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A.诚信友好,不侮辱欺诈B.维护道德,不沉溺虚拟空间C.恪守道德,遵守法律D.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8.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下图《让座》体现的是()A.纪律B.规章C.法律D.道德9.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A.?社会秩序????????????B.?社会规则?????C.?自律??????????????D.?他律10.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11.新版《中学生守则》,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字眼,增加了“会自护、懂求救”。这表明()A.中学生要积极参与制定规则B.制定学生规则的出发点是保护学生的利益C.规则是经常变化的D.规则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修改12.农民辛勤劳作,医生教死扶伤,警察维护治安……正因为为大家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才能够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①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②承担责任就必须获得个人回报③社会角色不同,责任完全相同???????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他人产生矛盾与纠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要()A.坚决斗争,决不让步B.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C.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D.与人为善,文明相处14刘某园贩毒、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6万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5万元。分析案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死刑、剥夺政治权利属于主刑????????B.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赔偿经济损失属于附加刑D.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15.“向老赖宣战、向执行难宣战!”失信被执行人平台对曝光和惩戒“老赖”发挥重要作用——一旦榜上有名,将会受到很多惩戒,包括坐不了高铁、飞机;贷不到款;买房不成功等,甚至面临被判刑。这告诫我们()A.要构建诚信社会,唯有靠法治力量B.做大事要讲诚信,办小事不拘小节C.不讲诚信难以立足,讲诚信彰显美德D.讲诚信就要遵守诺言,应当一诺到底16.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而人们行为的底线是()A.遵守道德B.讲文明礼貌C.遵守规则D.不违法17.一名男子乘坐高铁时烟瘾发作,躲进厕所吸烟引发烟雾报警器报警。该男子因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被铁路警方依法处以500元罚款。材料中该男子的行为()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B.属于行政违法行为C.属于刑事违法行为D.小事一桩,不值一提18.刑罚是惩治()、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A.行政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D.犯罪19.朱某拾到刘某的名牌相机,刘某要求其归还,但经过多次协商后朱某仍拒绝归还。刘某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相机。由此可见()A.诉讼是依法维权的唯一途径B.朱某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C.违法行为只需受到民事制裁D.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0.张某晚上放学回家时发现同学小赵被几名校外人员堵在路边,受到威胁。张某马上悄悄回转,告诉老师和同学,并及时报警,最终使小赵免受侵害。下列对张某行为的认识错误的是()A.能够彻底制止和预防犯罪发生B.有勇有谋,维护了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C.积极承担社会责任D.见义智为,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实践探究,正确上网(14分)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为了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某中学开展了以“倡导健康上网,创建绿色网络”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网络谣言大家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为了博人眼球,一些人通过网络平台以捏造、传播谣言来获取关注、谋取利益,造成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生活秩序。为此国家加大了打击网络谣言的力度,一些在网上掀起恶浪的造谣者纷纷被捕。(1)对捏造、传播谣言的行为你有何看法?(4分)【网络成瘾危害大】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了“手机控”,过度依赖,沉湎在自己和手机的小世界里,因“低头”现象导致的心理问题、身体问题和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2)未成年人网络成瘾会有哪些危害?(4分)【理性上网大家言】为使同学们更好地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学校决定开设“绿色校园网”。(3)请你为同学们提三条合理使用网络的建议。(6分)22.以案说法,回答问题(14分)小学生李某迷上网吧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从此便经常逃学,沉迷于网络世界,无心学习。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上网开始向小学生勒索,甚至偷窃同学的财物,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不思悔改,最终因参与一起抢劫案件被判处有期徒刑。(1)指出材料中李某的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4分)(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李某的悲剧重演?(6分)(3)如果你是材料中被勒索的小学生,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4分)23.解析漫画,感悟道理(12分)漫画二漫画三(1)你怎么看待漫画一中这位唱歌男士的“权利与自由”?(4分)(2)漫画二给你什么启示?(4分)(3)漫画三中,()属于犯罪行为,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带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实践探究,正确上网(14分)(1)对捏造、传播谣言的行为你有何看法?(4分)未成年人网络成瘾会有哪些危害?(4分)请你为同学们提三条合理使用网络的建议。(6分)22.以案说法,回答问题(14分)(1)指出材料中李某的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4分)(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李某的悲剧重演?(6分)(3)如果你是材料中被勒索的小学生,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4分)23.解析漫画,感悟道理(12分)(1)你怎么看待漫画一中这位唱歌男士的“权利与自由”?(4分)(2)漫画二给你什么启示?(4分)(3)漫画三中,()属于犯罪行为,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带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BAABCD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ADCDBDDA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实践探究,正确上网(14分)(1)对捏造、传播谣言的行为你有何看法?(4分)制造网络谣言是不遵守网络道德的表现,也违反了国家法律;网络谣言严重危害社会的诚信,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等。(每点2分,共4分)(2)未成年人网络成瘾会有哪些危害?(4分)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会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诱发违法犯罪;浪费时间,荒废学业;会带来高昂的上网费用,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等。(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3)请你为同学们提三条合理使用网络的建议。(6分)要提高网络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更不可沉溺网络,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⑤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等。(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22.以案说法,回答问题(14分)(1)指出材料中李某的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4分)向小学生勒索,甚至偷窃同学的财物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分);参与一起抢劫案件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2分)(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李某的悲剧重演?(6分)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杜绝不良行为;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3)如果你是材料中被勒索的小学生,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4分)面对勒索,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制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事后告诉老师;寻求法律帮助,依靠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答出其中任意二点即可,4分)23.解析漫画,感悟道理(12分)(1)你怎么看待漫画一中这位唱歌男士的“权利与自由”?(4分)这位男士有打电话的权利与自由;但是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等。(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漫画二给你什么启示?(4分)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立身处世;诚信促进社会文明;我们要讲诚信;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合同义务。(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漫画三(前面两空各一分,启示两分,共4分)(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启示:一般违法行为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