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3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教案课题4.3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章4学科科学年级九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3.说出心率、脉搏、血压的概念,学会测量它们的一般方法方法与过程目标:1.学会观察解剖的生物的实验方法2.使学生会测自己的心率和脉搏,会分析自己心脏的工作状况。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健康意识和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1.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2.血压的相关内容【教学难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知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心脏收缩时,左、右心室的血液是同时泵出以及的,血液离开心脏后经过了哪些路径,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是如何流回心脏的叫呢?引入新课【合作探究】实验解剖牛的心脏目标1.了解心脏的构造。2.学习用解剖的方法认识生物器官。器材牛的心脏(或方便得到的其他哺乳动物心脏),蜡盘,解剖刀,镊子,剪刀过程1.根据图所示位置,辨认牛心的各个部分。2.比较主动脉和肺静脉,哪一条血管的管壁较厚?3.沿图上虚线把心脏剖开,然后用镊子将心脏内血块取出。4.比较左心室和右心室,哪一个心室的肌肉较厚?5.用剪刀把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管壁剪开,观察管壁内的瓣膜。请你试着将瓣膜的外形画出来。6.找到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观察其瓣膜结构。【通过实验可知:1.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2.主动脉与肺静脉相比,主动脉的管壁较厚。3.比较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心室的肌肉较厚。4.心房与心室之间有两片三角形的瓣膜,即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三个半月形的动脉瓣。】讨论1.若向肺静脉里灌水,水最终会从哪里出来?如果换成肺动脉,又将如何?【若向肺静脉里灌水,水会从主动脉流出;若向肺动脉里灌水,水不会进入心脏,会从肺动脉流出。】2.房室瓣和动脉瓣等瓣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心脏内的瓣膜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三、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概念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2.血液循环的组成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管、血液和心脏。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3.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教材第155页读图1.体循环的过程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2.肺循环的过程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比较名称体循环肺循环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动脉内流静脉血,静脉内流动脉血血流方向由心脏流向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由心脏流向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气体交换部位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肺泡血液变化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5.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项目动脉血静脉血组成特点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含氧量高,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较少含氧量较低,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较多分布肺循环中的肺静脉和体循环中的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肺循环中的肺动脉和体循环中的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规律总结(1)血液循环的途径始于心室,终于心房:体循环始于左心室,终于右心房;肺循环始于右心室,终于左心房,其途径可归纳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2)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无先后之分,在心脏处形成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3)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低;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注意(1)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着动脉血,静脉中流着静脉血,即体循环中血管和血液名称上一致;在肺循环中,动脉中流着静脉血,静脉中流着动脉血,即肺循环中血管和血液名称上相反。心脏结构中,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2)判断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依据是血液的含氧量及血液的颜色,不能以含营养物质的多少来判断,如从小肠流向肝脏的静脉血中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也不能以血管的名称来判断,如肺静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而肺动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教材第155页思考与讨论【1.流入左心室、左心房的血是动脉血;流入右心室、右心房的血是静脉血。因为左心房和左心室接受的是刚刚在肺部完成气体交换的血液,而右心房和右心室接受的是体循环结束后的血液】【2.失去了动力器官,血液将无法在血管中循环流动。】6.血液循环的功能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将各个组织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概括起来就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四、心率、脉搏和血压1.心率(1)概念: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2)正常范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约为75次/分钟,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钟。拓展安静时成年人的心率若高于100次/分钟,则为心动过速;若低于60次1分钟,则为心动过缓(运动员除外)。2.脉搏(1)概念: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随着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形成脉搏。同一个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与其心率是相同的。(2)测脉搏的方法:把手指按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触摸脉搏。(3)应用: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常通过“切脉”,即根据“脉相”来诊断疾病。3.血压(1)概念: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叫血压。(2)测量及单位:血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单位用千帕或毫米汞柱表示。(3)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变动范围为12~187千帕。若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4)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舒张压变动范围为8~12千帕。若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超过18.7千帕或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则可能患有高血压。(5)血压的表示方法:一般用分式表示,如16/10.7千帕,表示收缩压是16千帕,舒张压是10.7千帕。(6)影响血压的因素:人的血压值与年龄和性别有关。一般男性血压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血压越高。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教材第157页活动1.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在另一只手手腕的内侧寻找你的脉搏,轻轻按住,这时中指指腹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2.测量平静状态下的脉搏。让同学用手表限定1分钟时间,自己数一数脉搏跳动的次数,记录在表中。3.一位同学计时,你在一个地方慢步走1分钟停下后,立即测1分钟的脉搏并记录。4.同步骤3操作,但改为跑1分钟停下后立即测量脉搏并记录。5.再分别在跑1分钟后休息1分钟、3分钟后测量脉搏并记录。6.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为表示不同情况下脉搏次数的柱形图。7.要使获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应怎样做才能提高测量的精确度?【通过在同一状态下重复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提高测量的精确度。】8.分析所获得的数据,总结人体的运动与脉搏之间有什么关系?当运动停止后,脉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通过活动可知,人体运动的强度越大,血液循环越快,单位时间内脉搏次数越多,当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脉搏又逐渐恢复正常。这是因为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这就要求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增加因此心率会明显加快。心率加快,脉搏也会加快。】参与实验,认真观察进行比较和观察分析用途注水实验,体会瓣膜的作用知道什么是血液循环知道血液循环的组成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归纳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对比体循环和肺循环比较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总结一些循环的规律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完成讨论归纳血液循环的功能知道什么是心率,且知正常范围知道什么是脉搏和测量方法知道什么是血压,了解收缩压和舒张压。了解血压的表示方法和影响血压的因素完成活动分析数据,得出规律指导实验引导比较和观察指导注水实验介绍血液循环介绍血液循环的组成引导血液循环的途径,归纳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引导对比体循环和肺循环引导比较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引导总结一些循环的规律介绍一些注意事项引导完成讨论引导归纳血液循环的功能介绍什么是心率和正常范围介绍脉搏和测量方法介绍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介绍血压的表示方法和影响血压的因素指导完成活动引导分析数据,得出规律【课堂练习】1.下列结构中都流动脉血的是(B)A.左心室、肺动脉B.左心室、肺静脉C.右心室、肺动脉D.左心房、右心房2.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知识表述正确的是(C)A.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B.动脉中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都可以防止血液倒流C.血液循环的动力泵是心脏D.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是右心室壁3.人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这两条途径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B)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B.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4.下列有关心率和脉搏的说法错误的是(D)A.心率随着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运动状态不同而不同B.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心率,平均每分钟约75次C.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致D.一般通过切脉来获得心率,切脉的位置是手腕处的静脉习题训练知识应用与理解【课堂总结】知识小结总结概括【教学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3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学案课题4.3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章4学科科学年级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3.说出心率、脉搏、血压的概念,学会测量它们的一般方法方法与过程目标:1.学会观察解剖的生物的实验方法2.使学生会测自己的心率和脉搏,会分析自己心脏的工作状况。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健康意识和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1.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2.血压的相关内容【教学难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课前预习】1.血液在由________和全部________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_______________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级动脉→________________→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____________;肺循环的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含氧量_______的血呈___________色,称为动脉血,含氧量______的血呈____________色,称为静脉血。4.心脏___________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心率约为_______________次。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产生的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测定。健康的成年人收缩压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千帕,舒张压范围是___________千帕。学习探究【新知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心脏收缩时,左、右心室的血液是同时泵出以及的,血液离开心脏后经过了哪些路径,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是如何流回心脏的叫呢?【合作探究】实验解剖牛的心脏1.比较主动脉和肺静脉,哪一条血管的管壁较厚?比较左心室和右心室,哪一个心室的肌肉较厚?2.找到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观察其瓣膜结构。3.注水实验证明了什么?三、血液循环4.什么是血液循环?是如何组成的?途径有哪些?5.体循环的途径如何?肺循环的途径如何?6.体循环时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如何?肺循环时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如何?7.体循环后血液成分如何变化?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如何变化?8.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项目动脉血静脉血组成特点分布9.血液循环的功能是什么?四、心率、脉搏和血压10.什么是心率?正常范围如何?11.什么是脉搏?测脉搏的方法?有何应用?12.什么是血压?测量及单位如何?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何谓高血压?何谓低血压?13.血压的表示方法?影响血压的因素?14.练一练:(1)下列结构中都流动脉血的是()A.左心室、肺动脉B.左心室、肺静脉C.右心室、肺动脉D.左心房、右心房(2)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知识表述正确的是()A.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B.动脉中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都可以防止血液倒流C.血液循环的动力泵是心脏D.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是右心室壁(3)人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这两条途径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B.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4)下列有关心率和脉搏的说法错误的是()A.心率随着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运动状态不同而不同B.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心率,平均每分钟约75次C.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致D.一般通过切脉来获得心率,切脉的位置是手腕处的静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堂练习】1.人体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A.左心室、右心房B.左心室、左心房C.右心室、右心房D.右心房、左心室2.下列哪条血管的血液中含氧最丰富()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3.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下面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肺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B.体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C.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4.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A.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5.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氧气含量最高的血管是⑩B.虚线表示静脉血,所以⑤和⑧都是静脉C.实线表示动脉血,所以⑦和⑩都是动脉D.④→⑩→⑨→⑧→①表示体循环6.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a→b→c→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确的是()A.a代表肺静脉B.c代表肺部毛细血管C.这是体循环的路线D.从a到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7.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A.只经过体循环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C.只经过肺循环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8.两千多年前,扁鹊用“切脉”的方法诊断疾病,这是因为每分钟内脉搏的次数()A.与心跳次数一样B.比心跳次数略少C.比心跳次数略多D.无论怎样都不会9.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和静脉血管的侧压力,叫做血压B.心室收缩时,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叫做舒张压C.一个人如果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则认为是高血压D.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10.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葡萄糖液运送到肺时,经过的途径依次为()①肺动脉②左心房③上腔静脉④左心室⑤右心房⑥肺静脉⑦右心室A.③—④—⑥—①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⑤—⑦—①11.请回答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1)观察图,完善一个红细胞从6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所经历的路径:6→主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________(填数字)。(2)在上述的循环途径中,血液中营养物质主要在流经__________________时增加。(3)图中2与所连的血管之间有______________,可防止血液倒流。12.如图所示为人体血管中血液内的O2和CO2含量的变化。图中的A为肺动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表示的是_____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2)曲线b在B段血管处迅速下降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曲线a所表示的气体在血液内主要是与________结合而被运输。(4)B代表的血管类型为___________。13.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肺泡中的氧气是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血液的。(2)图中血管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_,⑥中流的是__________血。(3)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到①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__,④和⑦之间的瓣膜是____________,它控制血液只能按④→⑦的方向流动。(4)实验人员测定某人的肺泡、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下表所示:名称ABCD氧气4010030102二氧化碳46425040据此请你判断代表静脉血和组织细胞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5)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需____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答案】心脏血管周而复始2.【答案】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网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3.【答案】高鲜红低暗红4.【答案】每分钟每分钟75压强血压计12~18.78~12合作探究:(1)【答案】B(2)【答案】C(3)【答案】B(4)【答案】D课堂练习:1.【答案】A2.【答案】C3.【答案】A4.【答案】A5.【答案】D6.【答案】D7.【答案】B8.【答案】A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1)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1(2)小肠(3)动脉瓣12.【答案】(1)O2(2)血液在肺泡毛细血管处进行气体交换(3)血红蛋白(4)毛细血管13.【答案】(1)呼吸运动气体扩散(2)肺静脉动脉(3)体循环动脉瓣(4)AC(5)2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浙教版初中新知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心脏收缩时,左、右心室的血液是同时泵出以及的,血液离开心脏后经过了哪些路径,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是如何流回心脏的叫呢?合作探究1.了解心脏的构造。2.学习用解剖的方法认识生物器官。实验解剖牛的心脏目标牛的心脏(或方便得到的其他哺乳动物心脏),蜡盘,解剖刀,镊子,剪刀器材合作探究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过程1.根据图所示位置,辨认牛心的各个部分上腔静脉右心室下腔静脉左心室肺静脉肺动脉主动脉2.比较主动脉和肺静脉,哪一条血管的管壁较厚?主动脉的管壁较厚3.沿图上虚线把心脏剖开,然后用镊子将心脏内血块取出合作探究左心室的肌肉较厚4.比较左心室和右心室,哪一个心室的肌肉较厚?5.用剪刀把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管壁剪开,观察管壁内的瓣膜。请你试着将瓣膜的外形画出来。6.找到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观察其瓣膜结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两片三角形的瓣膜,即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三个半月形的动脉瓣上腔静脉右心室下腔静脉左心室肺静脉肺动脉主动脉合作探究水会从主动脉流出;若向肺动脉里灌水,水不会进入心脏,会从肺动脉流出讨论1.若向肺静脉里灌水,水最终会从哪里出来?如果换成肺动脉,又将如何?心脏内的瓣膜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2.房室瓣和动脉瓣等瓣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合作探究包括血管、血液和心脏三、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概念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2.血液循环的组成3.血液循环的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合作探究1.体循环的过程是?2.肺循环的过程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躯干和下肢毛细血管左肺肺静脉主动脉头与上肢左心房左心室肠肾脏肝脏右心室右心房右肺下腔静脉肺静脉上腔静脉肺动脉合作探究体循环右心房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左心室各级动脉各级静脉肺循环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右心室合作探究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比较名称体循环肺循环循环途径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血流方向气体交换部位血液变化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动脉内流静脉血,静脉内流动脉血由心脏流向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由心脏流向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肺泡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合作探究5.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项目动脉血静脉血组成特点分布动脉血静脉血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含氧量高,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较少含氧量较低,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较多肺循环中的肺静脉和体循环中的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肺循环中的肺动脉和体循环中的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合作探究体循环始于左心室,终于右心房;肺循环始于右心室,终于左心房,其途径可归纳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规律总结(1)血液循环的途径始于心室,终于心房(2)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无先后之分(3)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低;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合作探究血液的含氧量及血液的颜色,不能以含营养物质的多少来判断注意(1)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着动脉血,静脉中流着静脉血,即体循环中血管和血液名称上一致在肺循环中,动脉中流着静脉血,静脉中流着动脉血,即肺循环中血管和血液名称上相反心脏结构中,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2)判断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依据合作探究失去了动力器官,血液将无法在血管中循环流动思考与讨论1.流入左心室、左心房的血和流入右心室、右心房的血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2.假如血液离开肺后直接流向身体的其他部分,而不流回心脏,会有什么后果?流入左心室、左心房的血是动脉血;流入右心室、右心房的血是静脉血。因为左心房和左心室接受的是刚刚在肺部完成气体交换的血i液,而右心房和右心室接受的是体循环结束后的血液合作探究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6.血液循环的功能合作探究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约为75次/分钟,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钟四、心率、脉搏和血压1.心率(1)概念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2)正常范围安静时成年人的心率若高于100次/分钟,则为心动过速;若低于60次1分钟,则为心动过缓(运动员除外)。合作探究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随着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形成脉搏2.脉搏(1)概念脉搏次数=心率(2)测脉搏的方法手指按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触摸“切脉”(3)应用合作探究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3.血压(1)概念血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单位用千帕或毫米汞柱表示(2)测量及单位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3)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4)舒张压收缩压为12~18.6千帕,舒张压为8~11.9千帕。正常范围高血压低血压达到或高于18.7/12千帕低于12/6.7千帕合作探究与年龄和性别有关(5)血压的表示方法(6)影响血压的因素收缩压/舒张压一般男性血压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血压越高合作探究活动1.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在另一只手手腕的内侧寻找你的脉搏,轻轻按住,这时中指指腹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2.测量平静状态下的脉搏。让同学用手表限定1分钟时间,自己数一数脉搏跳动的次数,记录在表中。3.一位同学计时,你在一个地方慢步走1分钟停下后,立即测1分钟的脉搏并记录。4.同步骤3操作,但改为跑1分钟停下后立即测量脉搏并记录。5.再分别在跑1分钟后休息1分钟、3分钟后测量脉搏并记录。合作探究状态脉搏(次/分钟)平静走路跑步跑步后休息1分钟跑步后休息3分钟6.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为表示不同情况下脉搏次数的柱形图。合作探究7.要使获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应怎样做才能提高测量的精确度?通过在同一状态下重复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人体运动的强度越大,血液循环越快,单位时间内脉搏次数越多,当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脉搏又逐渐恢复正常。这是因为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这就要求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增加因此心率会明显加快。心率加快,脉搏也会加快8.分析所获得的数据,总结人体的运动与脉搏之间有什么关系?当运动停止后,脉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课堂练习1.下列结构中都流动脉血的是()A.左心室、肺动脉B.左心室、肺静脉C.右心室、肺动脉D.左心房、右心房2.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知识表述正确的是()A.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B.动脉中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都可以防止血液倒流C.血液循环的动力泵是心脏D.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是右心室壁BC课堂练习3.人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这两条途径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B.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4.下列有关心率和脉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心率随着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运动状态不同而不同B.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心率,平均每分钟约75次C.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致D.一般通过切脉来获得心率,切脉的位置是手腕处的静脉BD课堂总结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房肺静脉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氧气和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废物组织细胞肺泡二氧化碳氧气体循环肺循环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教学板书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房肺静脉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氧气和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废物组织细胞肺泡二氧化碳氧气体循环肺循环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九上科学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课时 学案.doc 浙教九上科学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课时 教案.docx 浙教九上科学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课时 素材:血液循环.wmv 浙教九上科学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课时 素材:观察心脏的结构.wmv 浙教九上科学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