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测试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测试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修5第五章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液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2.下列关于天然橡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天然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被还原而老化
C.天然橡胶能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
D.天然橡胶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3.与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不相似的纤维是


A.人造毛
B.粘胶纤维
C.毛涤纶
D.麻
4.航天科学家正在考虑用塑料飞船代替铝制飞船,进入太空探索。其依据是(
)
A.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取代反应大量生产
B.塑料中加入添加剂可得到性能比铝更优良的新型材料
C.塑料用途广泛,可从自然界中直接得到
D.塑料是有机物,不和强酸强碱作用
5.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D.“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6.关于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为线型结构,可溶于适当的溶剂(如氯仿)
B.酚醛树脂为热固性塑料,受热变软,熔化
C.聚乙烯为热塑性塑料,受热变软,熔化
D.硫化橡胶为网状结构,不能溶于一般溶剂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的产物中含甘油
B.塑料、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C.蛋白质可水解生成多肽和氨基酸
D.医疗上用
75%的酒精消毒是因为其能使蛋白质变性
8.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时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其过程大体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的单体可由乙烯与HCl加成而得
B.上述反应中①属于消去反应,④属于(脱氢)氧化反应
C.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中含HCl、CO、C6H6等
D.在火灾现场,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弯下腰尽快远离现场
9.下列塑料可用作不粘锅的表面材料的是(  )
A.聚氯乙烯
B.聚四氟乙烯
C.聚苯乙烯
D.有机玻璃
10.十九世纪20年代人类开始进行有机合成以来不断地合成出功能各异、性能卓著的各种有机物。下列关于合成材料的制备或用途不正确的是(

A.通过乙烯的加聚反应生产的塑料制品适用于制作食品盒
B.通过苯酚和甲醛的缩聚反应生产的树脂制品适用于制作不锈钢锅手柄
C.通过1,3-丁二烯缩聚反应生产的合成橡胶可用于制作轮胎
D.通过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反应生产的合成纤维可用于制作宇航服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蚕丝和棉花
③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利用牛油和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制造肥皂
⑤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⑥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⑦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属于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和沸点
⑧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A.①③⑦⑧
B.②④⑤⑧
C.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⑦
12.光刻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技术中的关键材料,某一光刻胶的主要成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经过缩聚反应制得
B.1
mol该物质可消耗4
mol
H2
C.该物质可稳定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D.合成此高聚物的单体的化学式为C11H10O2
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B.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原材料成分之一是聚丙烯,其结构简式为
C.“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和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
D.不可向密闭空间的空气中喷洒酒精进行消毒,易引发火灾
14.线型
PAA(
)具有高吸水性,网状
PAA
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
PAA。网状
PAA
的制备方法是:将丙烯酸用
NaOH
中和,加入少量交联剂
a,再引发聚合。其部分结构片段
如图所示,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型
PAA
的单体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
C.交联剂
a
的结构简式是
D.PAA
的高吸水性与—COONa
有关
15.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①聚乙炔;②蔗糖;③碳纤维;④硫橡胶;⑤大豆油;⑥纤维素;⑦脱氧核糖核酸;⑧高级脂肪酸钠;⑨羊毛纤维;⑩光导纤维
A.①③⑤⑥⑦
B.①④⑥⑦⑨
C.①②⑤⑨⑩
D.④⑤⑥⑧⑩
16.工程塑料PBT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BT是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B.PBT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
C.PBT的单体中有芳香烃
D.PBT的单体均能与Na、NaOH溶液、Na2CO3溶液反应
17.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一组是(  )
①家用保鲜袋
②不锈钢
③淀粉
④尼龙布
⑤汽车轮胎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只有①⑤
18.有八种物质:①甲烷
②苯
③聚乙烯
④聚异戊二烯
⑤2-丁炔
⑥环己烷
⑦邻二甲苯
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
A.①④⑤⑧
B.②⑤⑦⑧
C.④⑤⑧
D.③④⑤⑦⑧
19.酚醛树脂是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它是用酚类(如苯酚)与醛类(如甲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的。如图是实验室制取酚醛树脂的装置图(该实验所用催化剂为浓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B.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
C.待制备实验结束后,取出试管,冷却至室温,加入适温乙醇,并加热,沉淀溶解,说明酸性条件下制得的酚醛树脂为网状结构
D.实验完毕后,若试管用水不易洗涤,可以加入少量乙醇浸泡几分钟,然后洗净
20.下列有关常见高分子聚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
B.聚-1,3-丁二烯()是一种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1:1依次交替排列的高分子
C.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
D.硫化橡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种线型高分子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根据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回答问题。
(1)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反应类型是___;
(2)合成涤纶有两种单体,其中能和NaHCO3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其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是___;
(3)①合成酚醛树脂需要两种单体,和这两种单体均可以发生反应的试剂是___(选填字母);
a.H2
b.Na
c.Na2CO3
d.酸性高锰酸钾
②下列对于线型酚醛树脂的制备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选填字母);
a.酸性条件下制备
b.碱性条件下制备
c.可以溶于乙醇
d.不溶于任何溶剂
③和乙醛在酸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于制备酚醛树脂的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2.根据系统命名法,天然橡胶应称为聚甲基,丁二烯,其结构简式为,单体为甲基,丁二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合成橡胶就是根据以上原理制成的。
(1)以为单体可生成氯丁橡胶,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丁腈橡胶的结构简式为,形成该橡胶的单体为_____。
23.聚丙烯腈的单体是丙烯腈(CH2=CHCN),其合成方法很多,如以乙炔为原料,其合成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②CH2=CHCN→(聚丙烯腈)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聚丙烯腈的反应类型是___;
(2)聚丙烯腈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
(3)如何检验某品牌的羊毛衫是羊毛还是“人造羊毛”?__;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聚丙烯腈是线型结构还是体型结构?__。
三、推断题
24.已知卤代烃中卤素原子很容易发生取代反应,如:①R-X+NaCN
R-CN+NaX;②2R-X+2Na+X-R′R-R′+2NaX。根据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5.Ⅰ.现有下列4种重要的有机物:
①②③④
请回答:
(1)能与苯酚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④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Ⅱ.2020年3月22日为第28届世界水日,化学中有很多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
(1)海水会腐蚀铁质海轮外壳,制造海轮时会在船底四周镶嵌_____。(填“锌块”或“铜块”)
(2)自来水厂常用含有Fe3+的净水剂净水,其原理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自来水常用氯气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要增大HClO的浓度,可以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
A.NaOH
B.浓HCl
C.CaCO3固体
D.H2O
E.SO2
(4)常温下,0.01mol·L-1Na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mol·L-1。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和人体排放的蛋白质分解而除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制品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
①棉织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②毛织品和④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③腈纶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这说明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在酶存在下能水解,故不能使用加酶洗衣粉。故选B。
2.B
【解析】
A.天然橡胶是一种高聚物,分子量非常大,符合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A项正确;
B.空气中有氧气,氧气会缓慢氧化橡胶中的不饱和键,造成老化,B项错误;
C.天然橡胶是一种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可以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C项正确;
D.根据题干给出的结构可以看出天然橡胶中有碳碳双键,因此可以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B。
3.C
【解析】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人造毛和粘胶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麻的成分也是纤维素,毛涤纶是化学纤维,故选项C正确。
4.B
【解析】
塑料是利用聚合反应,人工生产的高分子化合物,不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得到。飞船材料应具有耐高温、强度大等优良性能,无需耐酸碱腐蚀。答案选B。
5.B
【解析】
A.
新型冠状病毒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故A错误;
B.
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乙醇消毒原理是使细胞脱水,故C错误;
D.
NaClO与盐酸能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氯气,所以不能混用,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A.线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能溶解在适当的溶剂(如氯仿)中,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的结构简式为,为线型结构,故A正确;
B.酚醛树脂为热固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故B错误;
C.聚乙烯塑料具有链状结构,受热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熔化,故C正确;
D.网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难溶于有机溶剂,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B
【解析】
A.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酸性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A正确;
B.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故B错误;
C.
蛋白质可水解生成多肽,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C正确;
D.
医疗上用
75%的酒精消毒是因为其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B。
8.A
【解析】
A.
聚氯乙烯的单体可由乙炔与HCl加成而得,A不正确;
B.
上述反应中①属于消去反应,④属于(脱氢)氧化反应,B正确;
C.
由题中信息可知,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中含HCl、CO、C6H6等,C正确;
D.
在火灾现场,生成的有毒气体受热漂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弯下腰尽快远离现场,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A。
9.B
【解析】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有机玻璃不耐高温,不能做不粘锅的表面材料,聚四氟乙烯耐高温,故答案选B。
【点睛】
关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注意根据用途和物质的性质解题。
10.C
【解析】
A.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无毒,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盒,故A正确;
B.体型结构的酚醛树脂具有热固性,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所以可用作不锈钢锅的手柄,故B正确;
C.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合成橡胶,不是缩聚,故C错误;
D.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脱水缩合生成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PET,可用于制作宇航服,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D
【解析】
①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故正确;
②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蚕丝和棉花,故正确;
③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分子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n值不同,故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④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则利用牛油和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制造肥皂,故正确;
⑤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故错误;
⑥鸡蛋清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加入饱和Na2SO4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因盐析产生沉淀,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加入饱和CuSO4溶液会因变性产生沉淀,变性是不可逆的,故错误;
⑦天然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属于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和沸点,故正确;
⑧蔗糖在酸性环境下水解,则蔗糖的水解液呈酸性,应先用NaOH调节至碱性,再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故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④⑦均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
分析: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属于加聚产物,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6H5CH=CHCOOCH=CH2,据此解答。
详解:A.
该物质可经过加聚反应制得,A错误;
B.
1
mol该物质可消耗4n
mol
H2,B错误;
C.
分子中含有酯基,该物质不能稳定存在于碱性溶液中,C错误;
D.
合成此高聚物的单体是C6H5CH=CHCOOCH=CH2,化学式为C11H10O2,D正确。答案选D。
13.C
【解析】
A.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受热作用可使蛋白质变性,不仅失去应有的免疫原性,甚至会形成有害物质而产生不良反应,因此疫苗必须冷藏运输和保存,故A正确;
B.医用口罩无纺布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聚丙烯是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为,故B正确;
C.若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则会产生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是次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不能提升消毒效果,产生有毒气体,故C错误;
D.向密闭空间的空气中喷洒酒精进行消毒,会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酒精更易燃烧,故不可向密闭空间的空气中喷洒酒精进行消毒,易引发火灾,故D正确;
答案选C。
14.C
【解析】
A.
线型PAA的单体为CH2=CHCOONa,单体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故A正确;
B.?CH2=CHCOONa中的碳碳双键发生的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结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故B正确;
C.
分析结构可知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故C错误;
D.
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和?COONa易溶于水有关,故D正确;
故选:C。
15.B
【解析】
①聚乙炔是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②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③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④硫橡胶是指硫化过的橡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⑤大豆油属于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⑥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⑦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由核苷酸重复排列组成的长链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⑧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⑨羊毛纤维属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⑩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①④⑥⑦⑨,答案选B。
16.B
【解析】
PBT的单体是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PBT是通过单体的缩聚反应制的,其存在羟基、酯基和羧基等3种官能团。
A.PBT的单体是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PBT是通过单体的缩聚反应制的,A
错误。
B.
PBT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正确,
C.对苯二甲酸不是芳香烃,是芳香烃的衍生物,C
错误,
D.1,4—丁二醇不能与NaOH、Na2CO3反应,D
错误。
故选B。
17.A
【解析】
①家用保鲜袋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符合题意;
②不锈钢是合金,不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
③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
④尼龙布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符合题意;
⑤汽车轮胎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符合题意;故A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8.C
【解析】
①甲烷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错误;
②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错误;
③聚乙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错误;
④聚异戊二烯中有碳碳双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正确;
⑤2-丁炔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正确;
⑥环己烷属于饱和烃,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错误;⑦邻二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错误;
⑧环己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正确;符合题意的是④⑤⑧,答案选C。
19.C
【解析】
A.反应有大量热放出,苯酚、甲醛溶液易挥发,反应装置中的长玻璃管除导气外,还对对挥发的反应物起冷凝回流作用,A正确;
B.苯酚羟基邻位上的两个氢原子比较活泼,与甲醛醛基上的氧原子结合为水分子,其余部分连接起来成为高分子化合物--酚醛树脂。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B正确;
C.苯酚与甲醛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在酸催化下是线型结构,在碱催化下是网状结构,C错误;
D.实验中所用苯酚过量,并用酸作催化剂,产物是线性高分子树脂,需用酒精浸泡一些时间后,才易用水洗净,D正确;
答案选C。
20.C
【解析】
A.在酸的催化下,苯酚邻位或对位的氢原子与甲醛的羰基加成生成羟甲基苯酚,然后羟甲基苯酚之间发生脱水缩合成线型结构高分子,故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A项错误;
B.聚-1,3-丁二烯为加聚产物,为1,3-丁二烯发生1,4加聚反应的产物,其链节为,由此可知,B项错误;
C.分析该聚合物,可知其为缩聚物,采用“切割法”,断开酯基中羰基与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然后在羰基碳上连上羟基,在氧原子上连上氢原子,可知,该缩聚物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C项正确;
D.硫化橡胶是指硫化过的橡胶,硫化后使其由线型结构的大分子交联成为立体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具有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抗腐蚀等优良性能,D项错误;
答案选C。
21.
加聚反应
1:2(或2:1)
ad
ac
+nCH3CHO+(n-1)H2O
【解析】
(1)单键变双键即是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其结构简式是,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反应是加聚反应;
(2)涤纶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而成;仅含羧基的物质可和NaHCO3发生反应,故能和NaHCO3反应,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是1:2(或2:1);
(3)①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醛;苯酚和甲醛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钠能与苯酚反应,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答案为:ad;
?②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聚合生成线型酚醛树脂,碱性条件下聚合生成体型酚醛树脂,线型酚醛树脂可以溶于乙醇,故答案为:ac;
③和乙醛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类似于制备酚醛树脂的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CH3CHO+(n-1)H2O。
22.n
和CH2=CH-CN
【解析】
(1)根据天然橡胶的合成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具有1,3-丁二烯的结构,在发生加聚反应时,采取1,4加聚方式进行聚合,所以生成氯丁橡胶的方程式为n
,故答案为:n

(2)根据丁腈橡胶的结构简式,结合天然橡胶的合成方程式可知,每两个碳原子之间可断一根化学键,即遇单键时分成两种物质,遇双键时断双键为单键,所以形成丁腈橡胶的单体为和CH2=CH-CN,故答案为:和CH2=CH-CN。
23.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26.4%
羊毛接近火焰时蜷缩,燃烧时有特殊气味(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灰烬用手一压就变成粉末;而化学纤维(如腈纶)接近火焰时迅速蜷缩,燃烧较缓慢,气味与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明显不同,趁热可拉成丝,灰烬为灰褐色玻璃球状,不易破碎
线型结构
【解析】
(1)根据反应①的特点,碳碳叁键变成碳碳双键,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根据反应②CH2=CHCN转化成聚丙烯腈,该反应为加聚反应;
(2)聚丙烯腈的分子式为(C3H3N)n,聚丙烯腈中含有N的质量分数为×100%≈26.4%;
(3)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人造羊毛”成分化学纤维,利用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化学纤维不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检验的方法:羊毛接近火焰时蜷缩,燃烧时有特殊气味(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灰烬用手一压就变成粉末;而化学纤维(如腈纶)接近火焰时迅速蜷缩,燃烧较缓慢,气味与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明显不同,趁热可拉成丝,灰烬为灰褐色玻璃球状,不易破碎;
(4)根据聚丙烯腈中的结构单元连接成长链,聚丙烯腈属于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24.
nCH2=CH-CN
2CH2=CHCl+2NaCH2=CH-CH=CH2+2NaCl
nCH≡CH
【解析】
C2H3Cl能发生加聚反应,则其结构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Cl,则A为乙炔;为乙炔的加聚产物;C2H3Cl发生加聚反应生成E,其结构为;利用所给信息及C2H3Cl先转化为B,后转化为D,且D是一种合成纤维,得B为CH2=CHCN,D为;C2H3Cl先转化为C,又转化为F,且F为一种合成橡胶,则C为CH2=CH-CH=CH2,F为。
(1)由分析可知,A为乙炔,分子式为C2H2,E的结构为,故答案为:C2H2;;
(2)B到D发生加聚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nCH2=CH-CN,故答案为:nCH2=CH-CN;
(3)结合题给信息,C2H3Cl转化为C的反应方程式为2CH2=CHCl+2NaCH2=CH-CH=CH2+2NaCl,故答案为:2CH2=CHCl+2NaCH2=CH-CH=CH2+2NaCl;
(4)A为乙炔,乙炔发生加聚反应生成G,其反应的方程式为:nCH≡CH。
25.③
①②③
+NaOH
锌块
Fe3++3H2O?Fe(OH)3+3H+
C
10-12
【解析】
①为甲苯,其属于苯的同系物;②为苯甲醇,其属于芳香醇;③为甲醛,其属于饱和一元醛;④属于卤代烃。通常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船体。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各物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I.(1)能与苯酚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是甲醛,其合成的高分子为酚醛树脂。答案为③。
(2)甲苯分子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H;苯甲醇分子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H,且还有羟基;甲醛分子中有醛基。具有以上这些结构特点的有机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①②③。
(3)④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共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Ⅱ.(1)海水会腐蚀铁质海轮外壳,为了防止其受海水的腐蚀,通常要在船体上连接较活泼的金属(比铁活泼),制造海轮时会在船底四周镶嵌锌块。
(2)自来水厂常用含有Fe3+的净水剂净水,其原理是利用Fe3+的水解产物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Fe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3)自来水常用氯气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要增大HClO的浓度,应设法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不能消耗HClO。
A.NaOH与产物中的两种酸均可发生中和反应,A不合适;
B.浓HCl可以增大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浓度,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不合适;
C.CaCO3固体可以与盐酸反应,但其不与次氯酸反应,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合适;
D.加入H2O不能增大次氯酸的浓度,D不合适;
E.SO2消耗氯气和次氯酸,不能增大次氯酸的浓度,E不合适。
综上所述,可以加入CaCO3固体,答案为C。
(4)常温下,0.01mol·L-1NaOH溶液,c(OH?)=0.01mol·L-1,由水电离出的c(OH?)=c(H+)110-12
mol·L-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