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教学重点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法学法实验观察、猜想反驳、讨论交流。教学用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和火柴;复习与回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猜想教师评价学生猜想,并出示研究课题设计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和火柴。实验题目1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教师作出实验指导:(1)实验器材怎样摆放?(凸透镜放置在中间,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在两端)(2)它们的高度怎样调节?(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在同一高度上)步骤:1.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变,使蜡烛距凸透镜25cm。2.点燃蜡烛,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3.观察对比像的大小正倒。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实验分析实验分析学生自主分析实验二分别使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21cm、17cm、13cm重复以上实验,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实验推理1.物距为30cm成什么像?2.凸透镜能否成等大的实像吗?学生猜想并实验验证。教师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给出作图分析辨析论证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小于两倍焦距成放大的实像。学生分析新问题:你认为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规律总结物距(U)像的性质应用倒正缩放?虚实U>2f??f?U课堂检测1)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置、、,并调整、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2)把蜡烛依次放在u>2f、f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和倒正。3)把蜡烛放在u(能、不能)观察到像,这时应从(蜡烛、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进行观察,会看到一个、、的像课后作业同步本节课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