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内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材简析: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教学目标:(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4)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具准备: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教学过程自我修改[整]引入: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新授:[分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探究课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2.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实验要点:(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放在光具座上)(2)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上。(三心等高) 4.实验方案:(1)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u>2f,仿照步骤②再做2次实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仿照步骤④再做2次试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2)探究实验记录表5.分析总结成像规律u>f时成实像,u<f时成虚像一倍焦距点分虚实时,得到缩小的像;u﹤2f时,得到放大的像二倍焦距点分大小反馈练习一:1.一个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前有一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40厘米处逐渐移到15厘米处。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A、都成放大的像B、都成缩小的像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D、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分2]问题1: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分别是根据什么原理成像的?(1)照相机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2)幻灯机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3)放大镜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小于焦距的原理制成的。反馈练习二:3.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D.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合]小结;u>2f,倒立、缩小、实像U=2f,倒立、等大、实像f<u<2f,倒立、放大、实像u<f,正立、放大、虚像[补]:凸透镜成实像小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测]:完成新课堂第三节达标检测教学反思:(本部分空白,由使用教师手写)学生精彩:再教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