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18-1 电能 电功 学校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模式 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次五环节新授课教学模式体系”: 1.整体模式: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整体模式; 2.反馈模式:小循环多反馈; 3.探究模式: 类比-推理探究模式、经验-假说探究模式、资料-归纳探究模式; 4.透镜式模式——小问题串模式。 重点 电功的含义,电功的公式及运用 难点 电功的含义,电功公式的得出过程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记住电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 3.会用电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建构电功的概念,进一步体会做功与能量转化的联系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能及电能表介绍让学生感受电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2.结合“一千瓦时电能的作用”的教学,让学生体验节能意识。 实验 器材 分组:电池2节、开关1个、灯泡2个、电压表2个、电流表2个、导线若干 演示:电池4节、开关2个、灯泡2个、电动机1个、导线若干、线绳、橡皮、 铁架台 板书 设计 §18-1 电能 电功 教 学 过 程 五环节模式 小循环 多反馈模式 教 学 内 容 透镜式模式——小问题串 小循环 探究模式 整 情景-引入模式 总体介绍日常生活、生产中电的应用,引入课题 提问课前知识准备情况 问题1:课前知识准备情况如何 ,分 第一小循环:电能的利用 探究一 资料│归纳模式 问题 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到哪里去了 问题2: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到哪里去了? 资料 引导学生根据分析各常见用电器的能量转化过程 问题3:这些用电器工作时,各将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归纳 引导学生对用电器的耗电过程归纳分析 问题4:综合,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用电器工作就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得出消耗的电能与转化的其他形式能之间的关系 问题5:所有的用电器工作时,都是将电能转化为什么 练习一 反馈练习一: 问题6:完成学案反馈练习一 第二小循环:电能电功的关系 探究二 类比│推理模式 问题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什么物理过程? 问题7: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什么物理过程? 类比 回顾摩擦生热改变内能的能量转化和方法 问题8:冬天搓手取暖能量是怎样转化的?是属于那种改变内能的方法? 推理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过程 问题9: 推理得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是什么过程? 实验检验 实验:(1)用手拉着一个用线系着的橡皮,使橡皮上升。 (2)用电动机拉着一个用线系着的橡皮,使橡皮上升。 问题10:是谁在做功? 结论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问题11: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什么做功的过程? 练习二 反馈练习二: 问题12:完成学案反馈练习二 第三小循环:电功的大小 探究三 经验│假说模式 问题 电功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13:电功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事例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有关的用电事例 问题14:回答事例中提出的问题 假说 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形成假说 问题15:电功大小与什么有关 检验 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去检验假说 问题16: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证明假说 结论 得出结论:电功大小与电流、电压、通电时间有关。给出电功公式,并加以应用 问题17:能得到什么结论? 练习三 反馈练习三: 问题18:完成学案的反馈练习三 第四小循环:电能表 探究四 资料│归纳模式 问题 日常生活中用什么来测量家里消耗电能的多少 问题19:日常生活中用什么来测量家里消耗电能的多少 资料 阅读课本88页,电能的计量部分:了解电能表的作用、测量方法等 问题20:电能表上各种参数的含义是什么? 归纳结论 电能表上各种参数的含义 练习四 反馈练习四 问题21:怎样读数 合 小结--方法模式 梳理知识 问题22:回顾本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补 个别—全班模式 学生自己查找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讲解共性问题。 问题23: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测 独立—矫正模式 检测目标达成情况。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