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第2节 电磁波谱 【课前准备】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即c=3×108m/s. 2.了解电磁波谱是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组成的,能够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与主要应用. 3.了解电磁波具有能量.了解太阳辐射大部分能量集中的波长范围. 4.了解寻找地外文明的主要历史和当前的进展,激发学生探索地外未知生命的热情,增加求知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对网上资料筛选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推理能力,加强搜集信息、交流合 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各个波段电磁波的研究,认识到自然界规律的简单性 . 2.通过对各个波段电磁波的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 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二、电磁波谱 1、波长、频率和波速 【说明】在一列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最低处叫做波谷.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波长.在1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博得频率就是多少. 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波速,波速、波长、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波速=波长×频率 如果用表示电磁波的波长,表示它的频率,那么,电磁波的波速与、的关系是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 【思考与讨论】频率与波长 1、家用微波炉中使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它的波长是多少? 2、某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是500m,它的频率是多少? 【点拨】(1)由得, (2)由得, 二、电磁波谱 【说明】电磁波的频率很广,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把他们排列成谱,叫做电磁波谱 (1)无线电波 【问题】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如何? 【回答】波长大于1mm,频率小于3GHz. 【问题】问:无线电波有何应用? 【回答】广播、电视、天体物理研究 (2)红外线 【问题】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如何? 【回答】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 【问题】红外线有何特点? 【回答】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任何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红外辐射越强. 【问题】红外线有何应用? 【回答】①红外线遥感②遥控③红外线加热. 【大家谈】 许多动物具有发达的红外感受器官,可以感受红外辐射,在夜间也可以看见物体,你知道哪些动物具有这方面功能吗? 【点拨】腹蛇、五步蛇、烙铁头、竹叶青、响尾蛇及深水乌贼 (3)可见光 【问题】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什么? 【回答】400nm-700nm. 【问题】可见光中包含哪几种颜色的色光? 【回答】红、橙、黄、绿、蓝、聢、紫. 【问题】天空为什么看起来是蓝色的? 【回答】在没有大气的太空,即使太阳高悬在空中,它周围的天空也是黑暗的,光线经过大气层,经过大气的散射,所以天空是亮的,四面八方都是亮的.由于大气对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的散射作用比较强所以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 【问题】为什么早晨、傍晚的阳光特别红? 【回答】因为傍晚的阳光在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时,蓝光、紫光大部分被吸收掉了,剩下红光、橙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傍晚的阳光看起来比较红. (4)紫外线 【问题】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是什么? 【回答】5nm-370nm. 【问题】紫外线有何特征? 【回答】具有较大的能量. 【问题】紫外线有何应用? 【回答】①杀菌②促进钙的吸收③防伪. 【问题】紫外线有何危害? 【回答】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伤害眼睛和皮肤. (5)x射线和γ射线 【问题】x射线和γ射线的波长有何特点? 【回答】波长比紫外线更短. 【问题】x射线有何应用? 【回答】①检查人体内部器官②金属探伤③安检. 【问题】γ射线有何应用? 【回答】①杀死癌细胞②金属探伤. 3、电磁波的能量 【说明】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这说明电磁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说明】我们可以利用微波对食物进行加热,光是一种电磁波,太阳光照射到我们身上,我们感觉到身体热起来,我们的收音机能够受到广播电台的声音,那是因为电台发射的电磁波在收音机的天线里感应出了电流.这种种现象说明电磁波具有能量. 4、太阳辐射 说明:阳光从太阳辐射出来,包含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而波长在5.5×10-7m左右的黄绿光的能量最强.我们的眼睛正好对这个区域的电磁辐射最敏感,眼睛把太阳在最强辐射区的辐射作为自己的接收对象,这样就能够看到最多的东西,获得最丰富的信息. 【科学漫步】寻找地外文明 1960年美国设计一架收集21厘米波段信号的射电望远镜.选择观测太阳的近邻--波江星座18号星和鲸鱼星座52号星.然而,一连观测几个月都毫无音信.1971年以后,一些国家又观测了几十颗恒星,仍毫无所获.探索地外文明,犹如大海里捞针。但是,科学工作者们没有失望.从1983年3月7日开始,美国又执行了一项极其庞大的"探索外星人"的计划.在西班牙、澳大利亚和美国分设三座巨大的无线电天线,连续观测4年,到1987年3月告一段落.观测了整个天空中距地球80光年以内的773颗中年恒星.1992年又执行高分辨微波巡视计划.截止到1995年底,共对311颗恒星进行了23000次的观测,从接收到的几千种信号中,经过筛选,对其中近百种信号进行确认,目前还在研究之中.二是我们人类不能总是等待地外文明来联系,我们也应主动地向地外太空发射出信号,表明我们在太阳系中的存在,呼唤知音.1974年11月16日,美国利用设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山谷305米直径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对准武仙星座球状星团,发出人类第一组信号,共发射3分钟.电波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播,到达武仙星座球状星团要2.5万年.如果那里真有我们的知音,他们迅速回电,又得2.5万年后才能到地球.来去匆匆的电波也得5万年.这事听起来很玄,但确是事实.这是"功在当代,福及子孙".我们和后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人类灿烂辉煌的未来.三是人类发射探测器,除探测太阳系行星外,它们还飞出太阳系,到恒星世界中寻找知音,直接去登门拜访外星人,到外星人家中去作客。美国发射的"先躯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都已在完成了太阳系内的探测后,肩负着人类的嘱托,飞出了太阳系.它们携带着人类的许多信息,作为人类的特使漫游在恒星际空间.比如,"先驱者"10号正以每小时近5万公里的速度,朗牛郎星方向飞去。如果一帆风顺的话,估计今后80万年内,它将从银河系中的10颗恒星附近掠过.足见,探索地外文明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使命,过于乐观是不现实的,过于悲观也是没有根据的. ??? 我国也参加了国际上探索地外文明的科学工作.在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联在日本京都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0国射电天文学家联合发起,筹划建造接收面积为l平方公里的国际大射电望远镜,专门用来探测地外文明. 【课时小结】 本节课学习电磁波谱的构成,了解了各种电磁波的特点和主要应用,电磁波的频率很广,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把他们排列成谱,叫做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布置作业】 课本P85,问题与练习1,2,3,4 【板书设计】 二 电磁波谱 1、波长、频率和波速 在一列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最低处叫做波谷.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波长.在1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博得频率就是多少. 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波速,波速、波长、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波速=波长×频率 如果用表示电磁波的波长,表示它的频率,那么,电磁波的波速与、的关系是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 2、电磁波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3、电磁波的能量 4、太阳辐射 【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