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身边发生的事情,感悟父母的亲情无价,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赞美父母,感谢父母,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情感目标:?】?
体验家庭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感悟家庭中的亲情。??
【行为目标:?】?
能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尽力为父母分忧,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建议。?
【学情分析】?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批判性思维不断涌现,亲子关系发生变化;
同时现在的学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恩多不知恩”视父母长辈的关爱为理所当然。?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代社会之所以有很多人不断求知却不能获得求知的喜悦,在顺境中不能感到幸福,与人交往却难以融洽,甚至出现负情绪——焦虑、孤独、自卑、厌学、仇视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只会受恩而不会感恩。从中国的教育现状出发,就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特别是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要学会感受他们的爱,感激最亲近的人,进而扩大到感激帮助过我们的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设计思路】?
一首歌中这样唱到:“感谢天地,感谢命运,天地虽宽,道路坎坷,但是只要心中有爱,心存感恩,就会努力做我自己,花开花落我也一样会珍惜。”它让人们知道了什么叫感恩:感恩是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无论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朋友的关爱之情,还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所有这些都说明人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恩惠的海洋之中。而在商品经济时代,人情冷暖,感恩——很多人遗忘了。如今的学生从小被父母呵护,大部分不知父母生活的艰辛劳累,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从来不懂从父母的角度去为父母想想,体谅父母生活的忙碌与劳累。怎样才能让学生寻回失落已久的那份知恩图报的纯真呢?这就是要教会学生感恩。?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了亲情、赞美了亲情,懂得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常怀有感恩之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同学却不知道如何去感恩,视父母长辈的关爱为理所当然的现象。本节课,我们将通过积极正面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习关心、照顾家人的一些基本做法,应该说比较容易,但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做到经常为父母做些事情,经常与父母谈谈心,以保证这次活动的长期性和有效性,可能有极少数同学做得不够好。?
总结起来:看一看、议一议,答一答、对一对、说一说、展一展?
【教师准备】?
有关班上同学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的调查结果。(调查表在课前一天分装在信封里,让学生提前带回家让父母填写好,再装进信封里。第二天上学,学生把信封带来,放在书包里,以备上课用。事前不让学生知道信封里装的是什么。)?
【学生准备】?
学生可制作送给父母的小礼物,贺卡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出示“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图片)同学们,你能看懂这两幅图的意思吗??
生观察并思考图片所要表达的意思,可与同桌讨论交流。?
2、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指着羔羊跪乳)图中有一只小羊在吃奶。?
师:你再仔细看一看小羊吃奶的姿势。?
生:它不是站着吃,而是跪着在吃。?
师:你知道小羊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生;可能这样舒服些。?
生:它想挨着母羊更近一些。?
生:可能小羊觉得母羊养育它很辛苦,而自己现在又没有能力来报答,所以就跪着吃奶。?
师:的确,图中的小羊因为觉得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它知道自己是妈妈用奶水喂大的,所以跪着吃奶来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乌鸦长大后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大家想想,动物都有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那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二、回归生活,感恩父母?
师:感恩父母,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更要看实际的行动,首先让我们来走近父母、了解父母。?
(活动一:走近父母,了解他们)?
1、问卷调查?
(1)、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你是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的生日??
(2)、母亲节是什么时候?父亲节是什么时候???????
(3)、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东西???????
(4)、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希望你怎么做吗???????
(5)、你知道爸爸、妈妈的身体状况如何吗???????
(6)、你知道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吗?他们工作一天辛苦吗??
(7)、你知道爸爸妈妈平时有什么爱好??
2、选取其中个别学生的问卷与其父母的回答进行对照?
(教师选取某一个学生家长的信息问卷)师:同学们,从对比中可以看出,这10个问题的答案,小明只有6个和父母的回答是相同的,另外的4个却相差很远。这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我们对父母还不够了解。?
生:说明我们对父母的观察还不够仔细。?
师:是啊,如果选择类似的10个问题来问我们的父母,他们可能会回答得和你的一样,因为他们关爱我们,所以更了解我们。而我们的成长中饱含着父母辛勤的养育,他们脸上的道道皱纹,头上的缕缕白发,无不诉说着为我们辛勤奔波、呕心沥血的点点滴滴,那么我们应用什么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疼爱呢??
(活动二:感恩父母,行动表示)?
学生说说回报父母的方式。(个人思考、代表交流表达)?
生:我的妈妈以前很喜欢吃苹果,但现在她觉得苹果很贵,所以就骗我说不爱吃了。她却把省下来的钱给我买我最喜欢吃的香蕉,因此,我打算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买些苹果给妈妈吃。?
生:前天,我妈妈的手在切菜时不小心割伤了,但她还是坚持给我做饭。今天我打算回家自己试着做饭,不让妈妈的手再劳累了,我想让她的手快点好起来。?
生:星期天,爸爸带我上街买了一双新鞋子,其实同样款式的我已经有好几双了,但爸爸说多准备几双替换,而且他还说他小时候家里穷,没穿过什么好鞋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让我过得更幸福。回家时,我却发现爸爸的鞋子又脏又旧,有的地方还裂了小口子。所以,我决定要妈妈带我去那家鞋店,将我的新鞋子换一双爸爸的鞋子。?
(有打算用语言表示的:谢谢!爸爸/妈妈,我爱您!?
有打算用行动表示的:为爸爸/妈妈做一道他/她们喜欢吃的菜、唱一支他/她们喜欢听的歌、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请爸爸/妈妈看一场电影等等。)?
3、师小结?
师:刚才听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发现,我们有的同学已经有了孝敬父母的准备,有的同学已经有了感谢父母的行动。是啊,我们做子女的应尽自己所能,回报父母,感谢父母!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和一颗真诚的心来表达我们的心意吧!(板书:子女感恩有行)?
4、展示学生在课下做的小礼物?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做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礼物,真为你们的父母感到高兴,那么哪些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小礼物让我们大家来分享一下,让我们也来听听你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呢??(生上台展示,老师用摄像机拍下视频。)?4、布置课外作业:制定《感恩计划》。?
五、总结全课,课外延伸?
师总结: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轰轰烈烈的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可以把心理话和父母说说,陪父母聊聊天,父母的生日给父母一朵鲜花,祝他们生日快乐,身体健康。给妈妈洗一次脚,给爸爸盛饭、端茶等等。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都是对父母的孝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回报我们的父母。(播放《感恩的心》,全班齐唱)???????
板书设计:?
点滴恩情记于心?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浓浓爱意表于行???
反思和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亲情的国家,感恩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要让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泯灭。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关心他人,这是我们道德教育的缺失。?
??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通过这节课进行的感恩教育,学生认识了感恩的重要性,有意识去用语言和行动回报那些关心自己帮助自己的人。通过学习本班学生的感恩意识普遍提高,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懂事了许多,能够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做得好的学生还能经常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感恩教育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肯定。班级气氛也比以前和谐、稳定,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发生冲突的情况明显减少。?
????其实在这项活动中最受益的还是我和学生,在我们的心里深深地刻下“学会感恩”4个大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中,无论是感恩教育的引导者还是接受者,我们都不是单一的角色扮演者,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不仅要做感恩教育的引导者,同时也要做一位感恩教育的接受者。只有这样,我们的班级、我们的社会才会像郁郁葱葱森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