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 四 年级 上 册 科 学 学科教案 单元: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课题:1《常见的岩石》 课时:1 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岩石的基础上借助工具和实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为第二课《认识矿物》奠定基础。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另一个是怎样识别岩石。第一个活动主要是对六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从中了解岩石的构造,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第二个活动则是能够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来辨别是哪种岩石,并说出它们的名称。教材共提供了七种岩石的相关资料,力图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岩石的种类,初步了解地质学家利用岩石颗粒大小、结构的不同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的方法。教材提供的《岩石观察记录表》栏目中最后一项是填写岩石的名称,它需要学生在识别岩石特点后再给出其名称,因此,这两个科学活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二、学情分析 前概念调查: 课前对四年级73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下面以1个班级为样本。 数据如下: 调查班级 班级总人数 认识岩石的人数 认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岩石 知道岩石日常作用与用途 4.2 38 36 34 26 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 二是不拘泥教材,学生具体认识哪几种岩石、用哪些方法认识,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实教材。 三是教学遵循开放性原则,整个过程不应局限在一节课进行,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岩石收藏活动、查询资料等活动,课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岩石标本制作活动和岩石手抄报等活动,使科学学习得到更有意义的延伸。 四是可以课外组织学生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岩石分类; 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桨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用的岩石标号标本;各种美丽的鹅卵石、放大镜、锤子、钉子、烧杯、滴管、稀盐酸;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岩石。 1、? 课件出示拍摄的岩石录像,揭题。 2、? 提问:从录像中你可以看出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岩石,现实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岩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些什么?(揭示书本开始的一段话) 3、判断下列物体是否是岩石,为什么?(多媒体出示) 二、研究岩石标本。 1、提出研究要求:看得仔细,敲得认真,泡得专心,酸得到位。 (颜色、花纹、结构、形状)(软硬) (变化) (反应) 2、讲授注意事项: A、敲击或刻划时小心手指。 B、稀盐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千万别滴在衣服或皮肤上,尤其是眼睛里。滴1——2滴就行了。 3、学生研究并根据研究观察到的现象给岩石标本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4、集体交流研究结果。 三、认识地质学家是怎样给岩石进行分类的。 1、让我们来看看地质学家是怎样给岩石进行分类的。(课件出示) 2、提问:地质学家是按什么给岩石进行分类的?他们给岩石分成了几类?分别是什么? 3、学生汇报。 师总结并板书:由岩浆活动形成了岩浆岩 由外力作用形成了沉积岩 由变质作用形成了变质岩。 4、多媒体演示三种岩石的形成过程。 5、介绍三种岩石中的常见岩石。板书:岩浆岩常见岩石有花岗岩、橄榄岩和玄武岩;沉积岩常见岩石有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变质岩常见岩石有大理岩、板岩和片麻岩等。 四、岩石在生活中的作用。 1、小组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板书:建筑、工业、农业、工艺…… 五、总结、拓展延伸。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了解什么问题?请大家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进行研究。下一节课,我们举行一个成果展览! ? 五、板书设计: 认识常见岩石 ? 花岗岩 岩浆岩:由岩浆活动形成 橄榄岩 玄武岩 砾岩 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 砂岩 建筑、工业 页岩 农业、工艺 石灰岩 …… 大理岩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 板岩 片麻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