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运动和呼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三年级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掌握运动前后呼吸频率的变化。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频率 知道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科学探究: 能够在实验中准确的记录并分析数据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学会自己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运动会使呼吸加快,休息后呼吸又恢复到正常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频率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秒表 学生材料:秒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刘翔110米跨栏的视频。 2.提问:谁能说一说刚参加完跨栏比赛的刘翔呼吸和起跑前相比有何变化呢? 3.学生交流。 二、认识呼吸频率 1.思考:如何研究运动和呼吸的关系呢? 预设:比较运动前后呼吸的快慢。 2.师:怎么确定呼吸的快慢呢? 预设:数一数呼吸次数。 3. 学生演示或者描述如何数呼吸次数 4.引导:一呼一吸计为一次呼吸,我们将一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 5教师小结:研究运动前后呼吸快慢的变化就是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频率。 三、测量呼吸频率 1.学生活动:测量一下自己运动前后的呼吸频率并记录下来。 (1-4组做20组下蹲,5-8组做30组下蹲) 出示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本次测量的要求。 安静 状态下 运动 结束时 休息三分钟后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测量安静状态下呼吸的次数,并作好记录。 (2)组织学生做原地加速下蹲运动1-2分钟,结束后立即测量呼吸的次数,并作好记录。 (3)引导学生坐在座位上静静的休息3-5分钟,然后再测一测呼吸的次数,并作好记录。 2.思考:如何比较这些数据呢? 学生讨论并交流: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画图比较数据。 4.分析数据:1-4其中一组的实验数据和5-8其中一组实验数据 5.学生交流并得出结论:运动后呼吸频率会加快,运动结束后呼吸会恢复正常;运动越剧烈,呼吸频率越高。 6.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我们发现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呼吸的次数并不相同。同一种状态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呼吸的次数也不一样, 三、了解肺活量,并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1.思考:运动前后的呼吸频率变化一样吗? 预设:不一样,有的人变化小有的人变化大。 学生自由说一说原因。 2.教师引导:我们都知道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再想一想会和什么有关呢? 预设:肺活量。 3.教师出示课本上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什么是肺活量? 4.学生活动:制作简易肺活量测量仪。 所需的材料:塑料瓶、水槽、弯头、吸管、自来水等等。 交流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分小组制作简易肺活量测量仪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测量仪制作情况,并加以指导。 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简易肺活量测量仪。 5.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教师示范演示测量肺活量,并强调要求。 学生分小组合作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记录下自己肺活量大小。 学生汇报自己的肺活量大小。 6.教师引导学生把前面测量的一分钟呼吸次数和自己肺活量的大小数据进行比较,看一看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一般来讲,肺活量大的同学,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就比较少,而经常运动的人,一般来讲,肺活量都比其他人要大一些。因此,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 教师出示真正的肺活量测量仪,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肺活量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四、保护呼吸器官 1教师引导:同学们,呼吸器官直接关系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该怎样保护呼吸器官呢? 2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插图,以及生活实际经验,说一说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预设: (1)空气不良的时候,出门要戴口罩。 (2)不吸烟,同时要远离二手烟。 (3)经常开窗透气,保持室内通风。 (4)经常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 (5)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6)流行病爆发的时候,远离人群密集的场所。 (7)吸烟的危害 思考:吸烟的危害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吸烟的危害。 3教师出示视频和图文资料:理解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了解二手烟概念及危害。 4出示健康人的肺和吸烟人的肺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健康人的肺和吸烟人的肺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大家有什么话要对吸烟的人说吗? 【板书设计】 运动和呼吸 运动后呼吸频率会加快,运动结束后呼吸会恢复正常; 运动越剧烈,呼吸频率越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