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学案课题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章4学科科学年级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酶的作用和特点。2.完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探究活动方法与过程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生物体内的精确化学反应过程【教学重点】1.酶的作用和特点2.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教学难点】1.酶的作用和特点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课前预习】1.酶是由生物体细胞合成的,具有__________能力。大多数的酶属于______。2.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等特点,对于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必不可少的。酶的缺乏或不足,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病症。3.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有所不同。学习探究【新知导入】【合作探究】三、酶的催化作用1.什么是酶?本质是什么?如何进行命名和分类的?2.在探究酶的催化特点的实验中,如何收集唾液?3.在探究酶的催化特点的实验中,如何制备淀粉溶液?4.在探究酶的催化特点的实验中,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何?5.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结论是什么?6.酶催化作用的特点有哪些?7.酶缺乏或不足时会有哪些不良后果?8.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9.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温度因素?10.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温度因素的现象是什么?等到的结论是什么?11.如何验证pH也能影响酶的活性?12.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温度因素的的注意点有哪些?13.练一练:(1)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A.唾液淀粉酶B.胰淀粉酶C.胰脂肪酶D.胰蛋白酶(2)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A.酶是一种蛋白质B.酶的催化效率高C.酶的催化受酸碱度的影响D.酶具有专一性(3)人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A.所吃的食物不能被消化B.胃肠蠕动减慢C.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D.体温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4)如图为某同学利用4种不同的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其中温度梯度选择不当的是()A.①B.②C.③D.④【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B.一种酶可以催化多种化学反应C.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D.大多数酶是蛋白质2.果子酒放久了会产生沉淀,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多样性D.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3.如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4.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C.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5.如图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化学性消化的实验,实验结果正确的是()A.1变蓝,2变蓝B.1变蓝,2不变蓝C.1不变蓝,2变蓝D.1不变蓝,2不变蓝6.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B.t1的温度在37℃左右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催化效率最高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7.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pH=a时,e点下移B.淀粉量增加时,e点上移C.温度升高时,d点右移D.酶的量减少时,d点右移8.胰液中含有的酶的作用是()A.消化糖类B.消化蛋白质C.消化脂肪D.以上都有9.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0.图甲表示的是pH值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甲中可以知道pH=7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B.从甲中可以知道淀粉酶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活性逐渐升高C.从乙中无法知道脱氢酶C活性最强时的温度D.从乙中可以知道脱氢酶B的活性比脱氢酶C的活性强11.新鲜荔枝是水果中的佳品,它的果皮中存在着一种酶,采摘后能够促使果皮变成褐色,影响保鲜效果。为了探究温度对这种酶活性的影响,小明选择产地、品种相同,大小、成熟度基本一致,且无损伤的新鲜荔枝,分成数量相同的6组装入保鲜袋中,贴好标签,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5天后,取出荔枝,测定褐变面积并制成柱状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1)荔枝果皮内这种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提高荔枝的保鲜效果,选择的温度范围应在________(填字母)之间。A.5℃~15℃B.15℃~25℃C.25℃~30℃12.已知淀粉遇碘液会变成蓝色,且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某同学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是否有分解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用具】淀粉溶液、碘液、新鲜唾液、清水以及试管若干【实验步骤】(1)在标号为A、B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__________。(2)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新鲜唾液,则同时应向B试管加入___________。(3)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2滴碘液后观察。【实验结果及预测】(4)若A试管中颜色变为蓝色,B试管中也变为蓝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5)若A试管中__________,B试管中变为蓝色,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分解作用。13.在探究“温度影响酶催化作用”的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步骤1:取三支编号为a、b、c的洁净试管并分别注入1%淀粉溶液2毫升。步骤2: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并摇匀。步骤3: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盛有沸水、恒为37℃的温水和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步骤4: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加1滴碘液,并摇匀。步骤5:观察并记录这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1)在步骤4中,如果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溶液变成蓝色,说明该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_。(2)该同学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在三支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溶液都没有变成蓝色,针对这个问题,应对此实验方案作出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在25℃和37℃时的催化能力,按正确的方法实验,则可通过观察并比较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唾液淀粉酶在这两种温度时的催化能力强弱。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答案】催化蛋白质2.【答案】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3.【答案】温度PH合作探究:(1)【答案】A(2)【答案】D(3)【答案】D(4)【答案】D课堂练习:1.【答案】B2.【答案】A3.【答案】D4.【答案】A5.【答案】B6.【答案】B7.【答案】A8.【答案】D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1)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2)A12.【答案】(1)淀粉溶液(2)2毫升清水(4)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无分解作用(5)没有出现蓝色13.【答案】(1)淀粉(2)将步骤2与步骤3对调(3)蓝色褪去需要的时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浙教版初中新知导入食物的化学消化离不开各种消化液的作用,那么消化液中真正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呢?酶食物化学消化的“功臣”合作探究由活细胞合成的三、酶的催化作用(1)概述生物催化剂根据其来源和所催化的物质进行命名命名和分类酶很容易失去活性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的来源酶的本质酶的功能合作探究用清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下嘴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收集2毫升左右,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2.探究酶的催化特点(1)收集唾液合作探究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2)制备淀粉溶液合作探究B试管起对照作用(3)将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2毫升(4)向A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溶液,轻轻振荡;向B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轻轻振荡;向C试管内先加入1毫升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再加入2毫升唾液,轻轻振荡。溶液全变为蓝色ABC合作探究(5)同时将3支试管放入盛有37℃水的烧杯里,进行水浴(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温度在37℃左右)(6)经5~10分钟,取出试管,分别往3支试管内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CB合作探究C试管内无变化A试管内蓝色消失B试管内无变化淀粉已经被分解仍然为蓝色,因为蒸馏水对淀粉不起作用,淀粉仍然存在盐酸使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现象A合作探究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且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也有影响。结论实验成功的关键控制水温、淀粉溶液的浓度、反应时间提供酶催化所需的最适宜温度(37℃,与人的体温接近)为什么需将试管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保温?碘酒溶液也可在水浴保温后加入,现象相同合作探究人体内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3.酶催化作用的特点(1)高效性(2)专一性(3)多样性能使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迅速进行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酶的缺乏或不足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体内缺乏一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国外最新的科学定论:酶不足是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几乎都是由于某些酶被抑制所引起的合作探究不同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不同4.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1)温度(2)酸碱度酶有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生物的体温不同,其体内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不同注意(1)人体细胞中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2)对于唾液淀粉酶来说,低温和高温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的发挥低温会抑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高温会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和碘液能使淀粉变蓝5.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1)提出问题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吗?每种酶的催化作用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原理要保证唾液淀粉酶和淀粉先达到相应设计温度值后再滴加碘液实验结果要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得出合作探究温度的分组设置(0℃,37℃,70℃)请你对实验方案展开合理客观的评价①设置自变量②控制无关变量③观察对象④能否得出普遍规律可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药品(每组淀粉2mL、唾液2mL、碘液1滴)装置或环境(相同、洁净的试管)蓝色是否褪去重复多次实验合作探究(4)进行实验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号,分别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另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4~6号,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②将6支试管的1号和4号,2号和5号,3号和6号编为3组,分别放入0℃、37℃和70℃左右的水中,水浴5分钟。③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倒入同组的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中,充分摇匀后,再分别放回原温度的水中,水浴5分钟。④往3组试管中分别滴人1滴碘液,然后摇匀。⑤观察并记录3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合作探究0℃中的第一组和70℃中的第三组均变蓝色,37℃中的第二组不变蓝色(5)记录结果,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需要合适的温度结论现象(6)表达与交流①针对本实验的结果,绘制一个坐标图,大致表示出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温度/℃酶的活性103050合作探究a.取3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b.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c.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并振荡;d.在1号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溶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NaOH溶液,在3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并分别振荡试管;e.将3支试管置于相同的环境中;f.静置5分钟后,向3支试管内各滴入1滴碘液并观察现象。②除了温度以外,你认为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还有什么?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研究?pH也能影响酶的活性合作探究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合作探究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的溶液都变蓝,3号试管中的溶液不变蓝实验现象pH会影响酶的活性实验结论合作探究新鲜的唾液中的淀粉酶才有活性注意(1)本实验过程中要取新鲜的唾液淀粉酶若不先经过相应温度的预处理,而是先加淀粉酶,则3支试管中的淀粉都会被分解,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使结果更可靠、可信(2)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需要分别在相应温度下预处理(3)本实验从低于37℃和高于37℃两方面进行对照实验(4)当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外界条件时,酶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同样的催化功能合作探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当你饮食过度、肠胃消化不良时,医生为什么建议你服用多酶片?课堂总结1.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3.酶催化作用的特点⑴多样性⑵专一性⑶高效性三、酶的催化作用4.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5.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2.探究酶的催化特点课堂练习1.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 )A.唾液淀粉酶B.胰淀粉酶C.胰脂肪酶D.胰蛋白酶2.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A.酶是一种蛋白质B.酶的催化效率高C.酶的催化受酸碱度的影响D.酶具有专一性AD课堂练习3.人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吃的食物不能被消化B.胃肠蠕动减慢C.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D.体温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4.如图为某同学利用4种不同的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其中温度梯度选择不当的是( )A.①B.②C.③D.④DD教学板书1.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3.酶催化作用的特点⑴多样性⑵专一性⑶高效性三、酶的催化作用4.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5.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2.探究酶的催化特点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教案课题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章4学科科学年级九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酶的作用和特点。2.完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探究活动方法与过程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生物体内的精确化学反应过程【教学重点】1.酶的作用和特点2.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教学难点】1.酶的作用和特点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知导入】食物的化学消化离不开各种消化液的作用,那么消化液中真正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呢?【酶】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就是酶。酶不仅是食物化学消化的“功臣”,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依赖酶的作用。分析讨论引入新课【合作探究】三、酶的催化作用1.酶(1)概述: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被称为生物催化剂。(2)命名和分类:消化液中含有的酶叫做消化酶,消化酶的种类很多般根据其来源和所催化的物质进行命名。如唾液中含有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唾液淀粉酶;胰液中存在分别能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2.探究酶的催化特点(1)收集唾液:用清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下嘴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收集2毫升左右,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2)制备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3)将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2毫升。(4)向A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溶液,轻轻振荡;向B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轻轻振荡;向C试管内先加入1毫升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再加入2毫升唾液,轻轻振荡。(5)同时将3支试管放入盛有37℃水的烧杯里,进行水浴(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温度在37℃左右)(6)经5~10分钟,取出试管,分别往3支试管内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A试管内蓝色消失(淀粉已经被分解);B试管内无变化(仍然为蓝色,因为蒸馏水对淀粉不起作用,淀粉仍然存在);C试管内无变化(盐酸使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由以上实验可知: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且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也有影响。提示(1)酶的来源一一由活细胞产生;酶的本质一一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的功能一一生物催化剂。(2)酶很容易失去活性。提示(1)本实验中B试管起对照作用。(2)实验中控制水温、淀粉溶液的浓度、反应时间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3)碘酒溶液也可在水浴保温后加入,现象相同。参考视频: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酶催化作用的特点(1)高效性:酶能使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迅速进行,保证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3)多样性:人体内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酶的缺乏或不足许多毒性疾病几乎都是由某些酶的抑制引起的。如急性溶血性贫血。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例如,白化病就是体内缺乏一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表现为全身皮肤、眉毛、头发等都呈白色,眼睛怕光等症状。有资料显示,国外最新的科学定论:酶不足是健康的第一大杀手4.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往往有所不同(1)温度:酶有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人体内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不同生物的体温不同,其体内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不同。(2)酸碱度:不同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8,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接近7。注意(1)人体细胞中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2)对于唾液淀粉酶来说,低温和高温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的发挥低温会抑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高温会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5.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1)提出问题: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吗?(2)建立假设:每种酶的催化作用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3)设计实验方案本实验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和碘液能使淀粉变蓝。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实验方案中应至少设计3个组的温度变化值;各组要保证唾液淀粉酶和淀粉先达到相应设计温度值后再滴加碘液;各组的实验结果要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得出。(4)进行实验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号,分别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另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4~6号,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②将6支试管的1号和4号,2号和5号,3号和6号编为3组,分别放入0℃、37℃和70℃左右的水中,水浴5分钟。③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倒入同组的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中,充分摇匀后,再分别放回原温度的水中,水浴5分钟。④往3组试管中分别滴人1滴碘液,然后摇匀。⑤观察并记录3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5)记录结果,得出结论观察3支试管的变化有什么不同?0℃中的第一组和70℃中的第三组均变蓝色,37℃中的第二组不变蓝色。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需要合适的温度。(6)表达与交流①针对本实验的结果,绘制一个坐标图,大致表示出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②除了温度以外,你认为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还有什么?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研究?尝试与同学交流并完善你的设计方案。pH也能影响酶的活性,实验步骤如下a.取3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b.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c.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并振荡;d.在1号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溶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NaOH溶液,在3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并分别振荡试管;e.将3支试管置于相同的环境中;f.静置5分钟后,向3支试管内各滴入1滴碘液并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的溶液都变蓝,3号试管中的溶液不变蓝。实验结论:pH会影响酶的活性注意(1)本实验过程中要取新鲜的唾液,只有新鲜的唾液中的淀粉酶才有活性。(2)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需要分别在相应温度下预处理,因为淀粉酶若不先经过相应温度的预处理,而是先加淀粉酶,则3支试管中的淀粉都会被分解,从而影响实验结果。(3)本实验从低于37℃和高于37℃两方面进行对照实验的设计,使结果更可靠、可信。(4)当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外界条件时,酶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同样的催化功能。当你饮食过度、肠胃消化不良时,医生为什么建议你服用多酶片?【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了解什么是酶了解命名和分类收集唾液制备淀粉溶液加入碘液观察现象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了解成功的关键知道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知道酶的重要性了解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设计实验并操作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设计实验分析注意事项介绍酶的基本情况介绍命名和分类指导收集唾液指导制备淀粉溶液指导实验操作引导观察现象指导分析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成功的关键介绍酶催化作用的特点介绍酶缺乏或不足的不良后果归纳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指导探究引导设计并指导实验引导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指导设计实验引导分析注意事项【课堂练习】1.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A)A.唾液淀粉酶B.胰淀粉酶C.胰脂肪酶D.胰蛋白酶2.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D)A.酶是一种蛋白质B.酶的催化效率高C.酶的催化受酸碱度的影响D.酶具有专一性3.人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D)A.所吃的食物不能被消化B.胃肠蠕动减慢C.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D.体温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4.如图为某同学利用4种不同的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其中温度梯度选择不当的是(D)A.①B.②C.③D.④习题训练知识应用与理解【课堂总结】知识小结总结概括【教学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九上科学4.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3课时 学案.doc 浙教九上科学4.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3课时 教案.docx 浙教九上科学4.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3课时 素材: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avi 浙教九上科学4.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3课时 素材: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wmv 浙教九上科学4.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3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