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知识梳理(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知识梳理(4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全章大归纳
INCLUDEPICTURE"1-8.tif"
1
/
1
成分:主要含碳元素
煤综合利用煤的干留
生产煤气
化石燃料
石油成分主要含碳、氢元素
综合利用:石油分馏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能;太阳能间接利用:光合作用
直接利用
光-热转换
源的综合利用
光-电转换
综化学电池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电能
优点:能量转化效率高
来源
三大优点热值高
氢能
无污染
制氢成本高
面临的问题
储存、运输困难
无机材郑金属材料,纯金属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等
优点
碳、氢元素组成,无毒
塑料“自色污染”聚乙烯燃烧无剌激性气味
常见塑料
可用于食品包装
碳、氢、氯元素组成,有毒
聚氯乙烯燃烧有刺激性气味
化学与社会发展
新型材
不可用于食品包装
天然纤维植物红维(棉、麻等)

的合成材料
动物纤维(毛、蚕丝等
合成纤维—纤维人造纤绘,原料:竹、木材等
研制
加工方法:化学方法
原料:石油产品、煤等
合成纤维加工方法:化学方法
优点:强度高、耐磨、弹性好、耐腐蚀等
缺点:吸水性、透气性差
合成橡胶:良好的弹性、绝缘性、耐高温性
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机动车轮胎等
氧化硫
污染物
有害气体氮氧化物
烟尘
氧化碳
空气污染防治
定义
酸雨形成原因
环境污染的防
危害
防治
业废水
污染源农业用水
水体污染
生活污水
分类回收
防治
般垃圾填埋
危害
治固体废弃物污染处理方法
高温堆肥
可燃类垃圾
燃烧供热、发电
生产燃料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一、空气污染
1.空气污染物:分为有害气体和烟尘。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物(尤其是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物,简称PM2.5)等。
2.与空气污染有关的三大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
3.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制订环保法规,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研制和开发清洁能源;采用化学等方法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4.酸雨
(1)硫的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如果在空气中燃烧则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S+O2
SO2。
(2)SO2的检验: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3)酸雨:pH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露、雾和雹等)。
(4)酸雨的形成:我国是世界上的燃煤大国,煤燃烧产生的SO2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如下:
INCLUDEPICTURE"hj78.tif"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S+O2SO2 ②2SO2+O22SO3
③SO3+H2O===H2SO4
④SO2+H2O===H2SO3
⑤2H2SO3+O2===2H2SO4
(5)酸雨的危害:进入湖泊、江河会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入农田会使土壤酸化,导致矿物营养元素流失,破坏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使桥梁、艺术品、建筑物和机器等腐蚀损坏;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6)酸雨的防治:使用和开发新能源;研究化石燃料的除硫方法;研究经济高效地回收二氧化硫的技术;研究车辆尾气的净化催化剂等。
5.温室效应
(1)成因: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浓度增大,空气温度升高。目前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
(2)防治减缓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
6.空气质量报告
空气质量报告主要包括三项内容: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空气质量等级。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入肺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等。
二、
保护水资源
1.水体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用水。
2.爱护水资源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入手。
3.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植物过度繁殖,造成海水的“赤潮”和河水的“水华”现象。
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途径主要有3种:(1)废物回收利用:包括分类收集、分选和回收。(2)废物转换利用:如利用垃圾微生物分解产生可堆腐有机物生产肥料;用废塑料裂解生产汽油或柴油等。(3)废物转化能源:如垃圾焚烧发电或填埋气发电等。
2
/
2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2节
新型材料的研制
一、无机材料
1.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2)金属材料使用的历史过程
青铜(商代)―→
铁器(春秋)―→
铝(近100多年)
金属的应用以及开发年代的先后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密切关系。
(3)新型金属材料
特种合金及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合金材料,如储氢合金、记忆合金。
2.无机非金属材料
(1)常见种类:陶瓷、玻璃、水泥等。
(2)优缺点:耐高温,硬度高,抗腐蚀,但脆性大。
(3)陶瓷材料包括:古代陶瓷和新型陶瓷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用来制造发动机零件、人造骨(关节、牙)等。
二、合成材料
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1.塑料
(1)常见种类: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有机玻璃(PMMA)、聚苯乙烯(PS)。
(2)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比较与鉴别
①聚乙烯由C、H元素组成,无毒,可用于包装食品;聚氯乙烯由C、H、Cl元素组成,使用时会分解出有害物质,不宜用于食品包装。
②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燃烧时的现象:
聚乙烯:易燃烧,燃烧时不冒烟,无臭味;
聚氯乙烯:不易燃烧,燃烧时冒烟,有臭味。
③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点燃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塑料;无刺激性气味的是聚乙烯塑料。
(3)“白色污染”:难以被降解的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
①危害: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
②解决方法:尽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回收废旧塑料、生产可降解塑料。
2.合成橡胶
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绝缘性、耐高温性、不易老化,用途广泛。
3.合成纤维
(1)合成纤维的优点与缺点
①优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
②缺点:吸水性和透气性差。
(2)纤维的分类
分类
原料
纤维(实物)
备注
天然纤维
棉、麻、羊毛、蚕丝
棉布、丝绸等
人造纤维
竹、木材等
人造棉、人造毛、人造丝
化学方法加工
合成纤维
石油产品、煤、石灰石、水、空气等
涤纶、锦纶、腈纶
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合成
(3)几种纤维的性质比较
  性质纤维种类  
灼烧情况
受酸溶液的影响
受碱溶液的影响


棉纱线
有烧纸气味
受到较强的腐蚀,变脆
受到较弱的腐蚀,稍微膨胀
天然纤维不耐酸、碱的腐蚀
羊毛绒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几乎无变化
受到较强的腐蚀,纤维变细、褪色
尼龙丝线
有特殊气味、趁热可拉成丝
几乎无变化
几乎无变化
合成纤维比较耐酸、碱腐蚀
三、复合材料
定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例如: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搪瓷等。
2
/
3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一、能源
1.能源的分类
分类依据
类别
举例
能源利用的角度
常规能源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
氢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是否可再生的角度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燃料、核燃料等
2.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
(1)提高能源利用率。(2)使用节能产品。(3)开发新能源。
二、化石燃料
分类

石油
天然气
状态
固体
液体
气体
主要成分或元素
C、H、O、N、S
C、H
甲烷
利用
直接作燃料
分馏
直接作燃料
方式
干馏或炼焦
利弊
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分离出汽油、煤油、航空煤油、柴油……达到物尽其用、综合利用的目的
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
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达到物尽其用、综合利用的目的
共性
都属于混合物,不可再生,贮量有限;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引发温室效应,不完全燃烧均能产生CO
三、太阳能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直接利用太阳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光-热转换,如温室、太阳能热水器等,此种方式是太阳能利用中技术最成熟、转换率较高的方式;二是光-电转换,把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四、化学电池
1.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电池的优点:既可减少大气污染,又可以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3.随手丢弃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重金属(如汞、铅、镉)离子对环境的污染上,这些物质泄漏出来进入水或土壤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食物链,最终给人类带来危害。因此,要正确使用电池,并妥善回收,集中处理。
五、氢能
 氢气
主要性质
密度最小的气体,具有可燃性:2H2+O22H2O
实验室制备
Zn+H2SO4===H2↑+ZnSO4
作燃料的优点
1.热值高 2.原料来源广 3.燃烧产物无污染,理想的“绿色能源”
开发面临的问题
一是制取成本高;二是储存、运输困难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