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5ppt+5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5ppt+5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生命的奇迹
——塞罕坝今昔对比
通过塞罕坝的今昔对比,给我们什么启示?
人类对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夺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人与自然应该要和谐共生。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学习目标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
4、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
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
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33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0年地球发生了什么?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暖,物种濒危
捕食野生动物引发新冠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的条件。
根据图片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的条件。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探究与思考P82
伦敦“杀人雾事件”
1.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这对我们开发和利用自然有什么启发?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1世纪地球的森林覆盖率将比20世纪少几倍,森林覆盖率下降,而人类向地球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当二氧化碳气体增加1倍,地球气温将升高1.5~4.5℃。到2050年,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20cm。到2100年将上升65cm;臭氧层的破坏,增加紫外线直射人类皮肤的机率,而紫外线可引起眼底黄斑病变,如果臭氧持续减少6%,因白内障而失明的人每年将增加166~175万。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的条件。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4、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
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
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奠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是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届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相关链接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历程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那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呢?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长江十年禁渔体现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呢?
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事件背景:
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许多人竭泽而渔,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最终形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实施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观看视频,思考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哪些发展理念呢?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针对全球资源环境危机以及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2015年10月26日起至29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将走绿色发展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并将之纳入“十三五”规划。
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地位: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要求:
观看视频《家园》,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求: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观看视频《山水之恋》,你喜欢这样的山水吗?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求: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绿色消费
绿色出行
绿色居住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绿色发展理念
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求: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国家重拳出击治理环境问题
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追责处罚力度。
2018年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2020年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健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长效机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材料说明坚持绿色发展要怎样做?
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求: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4、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美丽中国
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美丽中国时代图景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中国的时代图景。
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
?少用一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中等;
?减少垃圾:自备水壶、水杯,少喝瓶装水;
?努力避免“长明灯”现象;
④不购买电炉电热毯、电热器等大功率耗电器具,
⑤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
⑥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⑦购买季节性水果和蔬菜,减少温室生长的农作物:等等。
合作探究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作为当代青少年,节能环保我们应该怎么做?
1、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努力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落实环保行动,养成节能环保的好习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3、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
4、以主人翁的姿态针对资源、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批评和建议;
5、积极同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的关系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
3、建设生态文明坚持
的基础、准则、目标
课堂小结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3.坚持┄┄┄┄为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4、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国策
4.严守┄┄┄┄上限、┄┄┄┄底线、┄┄┄┄红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