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知识梳理金属与非金属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①组成不同→金属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如铁、铜、钠、镁、汞等。→非金属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如碳、硫、溴(Br2)、氧气、氢气等。②物理性质不同→金属的性质:都有特殊的光泽,大多数颜色是银白色或灰色(金为黄色,铜为紫红色),延展性好,硬度大,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高,熔点高。→非金属的性质:没有光泽,质脆,有多种颜色,无延展性,硬度不一致,一般不导电、不导热,密度低,熔点低。金属的用途①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②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用途。人们常根据金属的一般属性和每种金属的独特性质,如它们的密度、外观、价格等来选择使用金属。例如生活大部分电线利用铜质芯。常见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人们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合金①定义:把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性能→合金一般比其组分金属颜色更鲜艳。→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成它们的金属。→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组成它们的金属。→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强于组成它们的金属。(3)钢(含碳量0.02%~2.11%)①组成:由碳和铁等元素形成的合金。②性能:质地坚硬,有弹性和延展性,机械性能好。③用途:制作汽车车身、刀具、量具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空气氧气反应方程式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2Mg+O2=2MgO铁在空气中不燃烧,只缓慢氧化。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e3O4铝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4Al+3O2=2Al2O3铜在常温条件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在加热条件下,铜能够与氧气反应,表面变黑。2Cu+O2===2CuO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金属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氧气所氧化而生锈[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铜锈主要成分为Cu(OH)2CO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金、铂一般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盐酸稀硫酸现象化学方程式现象化学方程式镁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呈无色。Mg+2HCl===MgCl2+H2↑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呈无色。Mg+H2SO4===MgSO4+H2↑锌反应较快,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呈无色。Zn+2HCl===ZnCl2+H2↑反应较快,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呈无色。Zn+H2SO4===ZnSO4+H2↑铁有少量气泡产生,反应慢,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2HCl===FeCl2+H2↑有少量气泡产生,反应慢,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H2SO4===FeSO4+H2↑铜无现象不反应无现象不反应①铜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镁、锌、铁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由此可知,这四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质顺序是Mg>Zn>Fe>Cu。②并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③单质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时,生成的是亚铁盐,且亚铁盐溶液都为浅绿色。④硝酸和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水。置换反应①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②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③通式:A+BC→B+AC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比较项目特点举例简单表示化合反应多变一C+O2===CO2A+B+……→C分解反应一变多2H2O2===2H2O+O2↑A→B+C+……置换反应一换一Zn+H2SO4===ZnSO4+H2↑A+BC→B+AC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①可判断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可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而产生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③可判断金属能否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可溶性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根据金属单质和盐中金属离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即可判断金属单质能否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明①判断金属与某种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一要看金属是否排在化合物中的金属前面,二要看该化合物是否溶于水,如Fe与AgCl不能发生置换反应,因为AgCl不溶于水。②用金属跟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不用很活泼的K、Ca、Na等,因为这些金属常温下和水发生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化合物溶液里金属。湿法炼铜①原理:先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讲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②主要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三)物质转化一、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是指将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的过程。通常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碳、一氧化碳和氢气。铜的冶炼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原理:高温C+2CuO=====2Cu+CO2↑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原理:H2+CuO△Cu+H2O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注意事项:a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了避免反应中生成的水倒流而炸裂试管。b氧化铜要铺在试管底部,为了增大反应物的受热面积,加快反应速率。c通氢气的导管应插到试管底部的氧化铜上方,一是为了避免氧化铜粉末堵塞导管口,二是易把试管里的空气赶净,加热后不致发生危险。d实验之前先通氢气再加热,为了排除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为了防止生成的铜在温度较高时再次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使实验失败。即气体通入顺序:早出晚归;酒精灯点燃顺序:迟到早退。e在进行计算时,因为要先通氢气,实验结束后还要通氢气,实际所用氢气的量要远大于理论用量。铁的冶炼铁矿石的冶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它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主要是一氧化碳)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特别提醒: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时应该先通—会一氧化碳,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还原反应与还原剂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还原剂。如碳、一氧化碳和氢气。有关纯度问题的汁算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计算纯净物质量: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度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组成元素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求工业产品中的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净物质量÷纯度二、各物质间转化金属+盐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S+O2点燃SO2;C+O2点燃CO2;C+2S△CS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如:Fe+S△FeS;2Fe+3Cl2△2FeCl3;3Fe+2O2点燃Fe3O4。某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转化的规律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如:Ca→CaO→Ca(OH)2→CaCO3。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如:C→CO2→H2CO3→Na2CO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如:2Na+Cl2点燃2NaCl。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如:Na2O+CO2=Na2CO3。酸+碱→盐+水。如:HCl+NaOH=NaCl+H2O。盐+盐→新盐+新盐。如:NaCl+AgNO3=AgCl↓+NaNO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如:Fe2O3+6HCl=2FeCl3+3H2O。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如:SO2+2NaOH=Na2SO3+H2O。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如:Fe+CuSO4=Cu+FeSO4。金属+酸→盐+氢气。如Fe+2HCl=FeCl2+H2碱+盐酸+盐盐+2盐盐+氢气盐盐+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