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让孩子在风雨中成长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让孩子在风雨中成长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让孩子在风雨中成长
【教学目的】??
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今天来的大多数都是五年级的孩子家长,我们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告别童年,迈入青春前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在不断地成长,我们做家长的却裹足不前,快被孩子落下了,本以为离我们很远的,只有在电影里,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故事情节,却悄然的发生在了我们的身边:就在前些天的一个早晨,检查家庭作业的时候,发现我们班的一位小女生作业没完成,我说:
“怎么回事呀?我们的作业并不多呀,为什么没写完呢?”孩子支吾的半天跟我说:“我作业没写完是有原因的”“好,那和我说说,是什么原因能让你不写作业呢?”“老师,我离家出走了!”……我当时楞了一下,说:“哦,先回座位,我们先上课”……下课的时候我把她叫的我的身边问她:“讲给我听听吧,怎么会想起离家出走了呢?”“我爸骂我,还撵我走,说不要我了。”然后就走了……?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说明我们的教育已经存在问题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是现在很多孩子都被养育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他们事事被宠着顺着,父母尽力想给他们最好,希望他们健康成长,但这样的人往往在挫折面前显得更脆弱。这些在父母保护伞下长大的孩子一旦碰到问题和困难经常会不知所措,无能为力,不敢去面对,还容易产生畏惧、逃避、抑郁、失落等情绪,更别说去想办法战胜困难、解决问题了。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受挫。要知道,总有一天他们会远离父母的呵护的!?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主题就是关于孩子的受挫能力——《让孩子在风雨中成长》。??
首先,我想做个调查,在我们的孩子中有没有出现过以下这些现象:?
想要什么东西而没能如愿,在地上撒泼、打滚儿的;?
因为一点小事不如意,而发脾气;?
因为生气不吃饭的;摔门进屋不说话的;?
4、离家出走的;?
5、有没有做出过伤害自己的事;?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等等。他们因为遭遇一点小挫折,不合心意,就让自己生活和整个家庭陷入乱糟糟的境地。我们平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认为这都是孩子不懂事,太让人操心了,其实这是挫折商低,抗挫能力弱的表现。?
我们先来看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挫折商。?
挫折商是美国著名教育大师保罗·斯托茨教授提出来的,也被称为逆商,挫折商是一个人应对挫折的能力。挫折商低的人,会被挫折带来的挫败感给淹没,甚至自我瓦解,失去应对的能力。而挫折商高的人,往往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起因,并甘愿承担一切责任,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行动,痛定思痛,在跌倒处再爬起来。?不仅如此,他们的自我是一个反脆弱系统,能化逆境为机遇,挫败能激发他们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容面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二、自查自省寻找原因?
事出有因,孩子抗挫能力弱、低逆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看屏幕?出示PPT:????????
越俎代庖,剥夺孩子尝试的机会?
家长习惯对孩子的事务包办代替大包大揽,恨不得替孩子完成所有事情,孩子没有了任何实践的机会,当父母预知孩子可能会碰到困难时,他们总是自己挺身而出,为孩子扫除一切障碍。这就导致了当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愁眉苦脸,不是想找大人帮忙就是想放弃,或怨天尤人。使孩子的多种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有一个同学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从小到大做错任何事情不会受到阻碍、惩罚,想要任何东西不用付出代价,父母为他们打理了一切事务,诸事顺利,现在在国企过着安稳的小日子。别人都羡慕他的生活,甚至说他“为所欲为”。但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呢?一天天晚上,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他现在带的工程出了点问题,工人们
越俎代庖,剥夺孩子尝试的机会?
“中国式养育”完全以孩子为中心?
3、追求完美,事事想争第一?
4、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过度预期孩子的能力?
5、?推卸责任,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现在在闹,叫他赶紧过去。但当他到了工地,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又害怕又慌张,情急之下,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打电话找爸爸”……?
事后,因为事情处理的不好,他在整个集团里被通报批评,并撤销他对这个项目的负责权。?
“中国式养育”完全以孩子为中心?
有人可能就要说了:有哪个家长不是希望孩子一帆风顺,在平坦的大道上,快乐的长大呢?而且由于我们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家就那么一个宝儿,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现在国家政策好,又开放了二胎,有了小二那更是宝中宝了,那真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精心呵护,细心栽培。恨不得把自己杂碎了为孩子铺路,?总是一群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处处以孩子为重,处处以孩子为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但是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和更多陌生的人接触,过自己的生活,完成自己的事业。如果孩子还是这样要求别人以自己为中心,那是会得罪很多人,让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变得很孤立无援,压力自然会更大了。?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的心智和生活能力都得不到健全发展。不适当的家庭教育给孩子所营造的成长氛围,与孩子在家庭之外的真实经历之间产生强烈反差,是孩子难以面对现实、承受挫折能力差的重要原因。许多家庭出于对孩子的爱护之情,在生活中尽量避免让孩子受挫。家长这种“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举动和认识,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话说到这里我要为大家讲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工作原因,孩子随父母在杭州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随后因为爸爸的工作调动,一家三口回到的北京,大家都知道“北京”——我们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
追求完美,事事想争第一?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既要求孩子样样全能、事事最优;又尽力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需要,特别是物质方面的需要。由于家长的这种态度,让孩子也逐渐对自己形成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事事争强,赢得起输不起。家长总是对孩子说“你肯定是第一名”、“我最喜欢你考一百分”等,这会让他觉得只有第一名,爸爸、妈妈才会喜欢,如果做不到,就不喜欢他了,想要的东西也就得不到了,这会使孩子不愿意面对挫折和失败。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谁也不可能永远是第一!?
我上小学的时候,在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年纪不大,30岁左右,听大人们讲,他是因为没考上大学,经受不住打击疯掉了……?
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过度预期孩子的能力?
很多时候,孩子的表现会不如人意,往往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失望,而不是帮助孩子重铸信心。?
我曾经看到了一个电视剧片段:一个班的班长成绩一直很优异,而且非常听话,但在一次重要考试中,为了获得通过资格,竟然作弊。班上好多同学顺势对她嗤之以鼻,甚至怀疑她之前考试的成绩都是作弊得来的,她不知道怎么解释,委屈的大哭。后来,当班主任问她原因时,她说:“我妈妈对我的要求太高了,我害怕这次考不好,她又骂我。”?
本来孩子遇到了难题就挺难过的,这时候需要的是陪伴和理解。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找到原因,然后改正、加强,谁还没有过失手的时候呀,更何况是孩子呢??
推卸责任,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孩子遇到困难时通常都会表现出哭闹,生气,害怕,埋怨别人。孩子出现这种现象,一大部分原因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长辈们的各种溺爱,不愿意让孩子承受一点委屈,承担任何责任,犯了错误,出现问题总是帮着孩子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相信我们每位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事。(例:打门)?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小故事《小种子》。?
一粒小种子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都要经历各种磨难,更何况一个人呢?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寻找正确的解决方式?
1.?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
孩子从刚出生时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着好奇,有着对未知的探索冲动。从孩子能爬能走时,父母就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妙,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会弄脏自己的衣服,或弄乱家里的摆设而限制孩子的自由,同时对于孩子的探索行为给予鼓励。如果教育得当,到了中小学时孩子就会变得兴趣广泛,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这时父母就可以进一步发掘孩子身上的潜能,发现他的优势,培养他的爱好,这对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和人生的方向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
让孩子在做事中拥有成就感。?
孩子之所以能坚持不懈,很多时候是做事的成功体验让他们着迷,他们喜欢完成事情之后父母的称赞,别人的仰慕,甚至是自己欣赏的满足。所以,孩子的每个进步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肯定,父母对孩子真诚的肯定和表扬,都是孩子成就感的来源。但注意不要盲目的表扬和称赞。?
让孩子自己承担相应的职责。?
许多孩子敢于面对挑战,就是因为他们有承担失败的勇气,而这种勇气,很多时候都是在其自我承担中获得的。很多父母对孩子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代替,让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太顺,直至孩子受到大的挫折,摔个“大跟头”不肯起来时,父母才知道自己对孩子过度溺爱让他丧失了承担的能力。所以父母要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并学会自我承担,比如让孩子自己定闹钟起床,自己处理与伙伴的矛盾,自己去验证自己的想法等。
家长通达又乐观,孩子受益更明显??
家长面对生活困难、工作压力、邻里纠纷、身体疾患等挫折性事件的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对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如果家长面对方方面面的挫折,抑郁寡欢,孩子则会变得心理黯然;而家长若以通达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孩子则会学到如何战胜挫折的经验。这就希望为人父母者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做好孩子身边的榜样。面对挫折,不要恢心丧气,牢骚飞满天,而应冷静应对。遇险泰然,遇难敢担,遇病不忧,遇烦不怨,用自己的言行让孩子懂得——只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生活,天塌下来也不怕,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我们的孩子需要在与一个个挫折的碰撞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挫折与机遇并存!让我们精心护导孩子们在挫折中把握每一个成功的机遇,永远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挫折的挑战,去执着地书写人生成功的答案。?最后,送大家一个小故事:?
许多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大臣,让他们编一本《古今智慧录》,留传给子孙。这些大臣工作很长时间,完成了一套12卷的巨作。国王说太厚,需要浓缩。这些大臣又经过长期的努力,变成了一卷书。然而,国王还嫌太长。于是这些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缩为一页,再变为一段,最后变成了一句。聪明的国王看到这句话,显得很得意。他说:“这是古今智慧的结晶。全国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句话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要知道付出才有回报,没有谁是随随便便成功的!?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挫折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
?——巴尔扎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