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 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用线把下面各图与其运用的科学原理名称连起来。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2.如图1—图6运用的杠杆、轮轴、斜面和滑轮都叫简单机械,这种说法是 。 A 正确的 B 不对的 3.如图例7甲、乙、丙所示是杠杆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示意图。由此我知道:图1的示意图为 ; 图2的示意图为 ;图4的示意图为 。 4.根据图2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示意图,我知道在使用这个工具时的用力情况是 。 A 省力又方便 B 费力但方便 C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方便 5.王旭在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后,回家进行了实验探究,见到如图6所示的现象。根据王旭在图6中的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单如下: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作用的探究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用定滑轮提升物体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物体的力(N) 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 6.根据王旭的实验,我的发现是:(1) (2) (3) 。 A 定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B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C 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能省力 D动滑轮既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E 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如图8活动中,旗杆顶部需要用的简单机械是 。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 滑轮组 8.山区的公路修成如图5这样,是为了美观。我认为这种说法是 。 A 正确的 B 错误的 9.斜面、图9是探究斜面和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试根据图中实验现象,填写下边实验记录表 10N 6N 4N 2N 甲 乙 丙 图9 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沿不同坡度提升物体的力(N) 我发现(结论) 坡度由大到小图为 提升的力为 10、在图9中,左右两边挂上钩码,能够使杠杆尺达到平衡,是 。 A a B b C c 11、我会探究:(根据提供的材料和要求探究科学,并做好实验记录。 探究轮轴的作用 (1).安装轮轴 请用线条表示绳子在图10中把 钩码、轮和轴等器材连起来,分别 组装成轮轴装置。(在图10中画出来。) (2).根据图10的三次实验现象, 我做出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如下: 轴上钩码个数 轮上钩码个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分析第2题的实验记录数据,我发现轮轴的作用是: 。 A可以省力 B费力 C既不费力又不省力 (4).观察图10现象,分析实验记录数据,我还发现:在轴的大小不变时,随着 。 A轮的增大更费力 B 轮的减小更省力 C轮的增大更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 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填空 1、材料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 ),材料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 )。 2、拱形承受重力时,能把压力( )传递给相邻的的部分,拱形各个部分( )结合的更加紧密。拱形受压力会产生一个向外的( ),( )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力。 5、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是( )的组合,这使它比任何图形都要( )。 6、象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 )框架具有稳定性。 7、框架铁塔不容易倒的秘密是:( )、 ( )。 8、下面的A B C 框架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 9、下图的结构中缺少一个重要的部分,把它补画在图中,缺少的这个部分的作用是( ) 10、要加固下图中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 )根斜杆,请在图中画出来。加固后的正方形框架中有( )个三角形。 试验探究。 1、如果要增强图二中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增加纸的( )、增加纸的( )、改变纸的( )。 2、图三中纸材料做成的形状叫( )。(a、U字形 b、T字形 c、拱形 ) 3、用同种材料做成象图三中的形状它的承重力会(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4、如图三中形状不变,如果要增大它的承重力,我的办法是:(在后面的括号里用文字或者划简单示意图表示( )。 5、通过观察图三,我的发现是:纸拱的承重力( )。 A、随材料的改变增加 B、随拱足的增高增大 C、随拱足的降低增大 6、我在生活中见过的象图三的建筑物是(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 上册第三单元《能量》 1、1820年,丹麦科学家 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 ,这个现象说明 。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 ,用以检验电池中有没有电。 3、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若要使小磁针偏转效果更明显,可采用 的办法。 4、当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如下图),小磁针有什么变化?(直接在图上标出) 你的发现 实验说明 5、能量有多种形式 、 、 、 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6、各种家用电器都是一种 的转换器。 7、“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实验探究”可参考2011年下期末考题的12、13、14小题或2012年下期末的13、14、15小题。 8、“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可参考2010年下期末的第10、11、12三小题。 9、关于能量的转换可参考2011年下期末的第16小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 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多样性》 1、猫爪,它的脚底长有 ,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 ,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鸟的爪,呈钩状,适宜生活在 。鸭的脚,它长有 ,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 。 2、苍耳的种子,它的上面长有 ,在 生活易被动物携带和传播。莲子它长有 ,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它的种子长有 ,容易随风飘移。 3、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动物。 4、仙人掌退化成刺的叶子,适宜生活在 ;香蕉树有 的叶子,适宜生活在 。 5、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 的动物是 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 动物。我知道的鱼类有 ,我知道的鸟类有 。 6、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 。 7、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 相适应。 8、动物按喂养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和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