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1班别教具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格式。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在化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难点了解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意义教学过程内容及流程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明确目标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1)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导入: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内容及流程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实施目标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整理本节知识点(5分钟)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目标导学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导思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定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总结1.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2.解题思路(1)审题:就是认真阅读整个题目,对于关键的字句要反复推敲,做到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物和未知物;(2)分析: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对题目进行解剖,理清题目的层次,明确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特别是物质间的量的关系,选择好解题的突破口;(3)解答:依据分析中理出的思路确定解题方法。解题时要注意做到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步骤简明、计算准确、书写规范。三个要领步骤要完整(设、写、算、列解、答);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保留一位小数);3: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3)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量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带单位;(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3)相——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下边;(4)求——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内容及流程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实施目标目标导学二:典型例题例1某学生要用一定量的氯酸钾进行实验,制取所需的4瓶氧气(密度=1.43g/L),每瓶250mL,至少需要氯酸钾多少克?(精确到0.01g)【分析】此题是给出生成物氧气的体积,求反应物氯酸钾的质量,应先把氧气的体积换算成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答: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3.65g。例题2、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0.1g)同时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是1.43g/L)(精确到0.01g/L)【解析】首先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求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再把已知量、未知量写人相应物质的下面,然后列出比例式,求解。所求的是气体的体积,得先求出质量,再换算成体积。解:设可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消耗氧气的质量为y。4P+5O2====2P2O5160284yx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3g/L,所以25.8g氧气的体积为18.04L。答:略四、课堂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初中化学的重难点,大家一定要熟记解题步骤和要领,多加练习。内容及流程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检测目标1.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D)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gD.2.4gM与5gRO2反应生成7.4gN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C)A.9g B.11g C.12g D.14g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2克4.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0.21克5.已知反应:2A+B===C+D,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A与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g,则消耗反应物B为1.2_g。6.在密闭容器中将20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发现剩余氢气2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C)A.1∶9B.1∶8C.1∶4D.1∶2板书设计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1)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2)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领导评课意见学校检查记实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