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推导出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简单的图像题。(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分析与论证提高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3、通过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欧姆定律的形成过程,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实际运用能力,强化学以致用的思想。二、教学重点:理解欧姆定律.三、教学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第二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二)探究新知:怎样用简练、准确的语言将以上两个结论综合起来表达呢?(学生讨论,展示)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就对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对大多数导体而言,上面的规律是成立的,并进一步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课件5)1、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导体的电阻,I表示导体中的第二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电流,那么用公式表示就是2注意事项:(1)适用范围: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的电路。(2)同一性:欧姆定律公式中电流、电压、电阻是指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三者要一一对应。(3)同时性:欧姆定律中的三个物理量间具有同时性,是同一时间的值,不可前后随意混用。(课件7)3.欧姆定律的应用(1)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例题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课件8)解题步骤:(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3)求解I。解:已知灯丝两端电压U=12V,灯丝电阻R=30Ω.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通过灯丝的电流(三)我的收获:(课件13)(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总结。)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第二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公式:2.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四)课堂检测(课件14、15)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B.对同一个导体,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C.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所以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3、一只阻值为100Ω的电阻,接在15V的电源上时,流过的电流为_____A;若电源电压变为10V,电阻的阻值为______,流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A。(五)作业:(课件16)1、课后1、2、3题(必做)2、《同步导练》六、板书设计:第二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第二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第2节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U的单位为伏特(V),R的单位为欧姆(Ω)I的单位为安培(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