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课节2课时课题6.2密度课型新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方法观察、实验教学目标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密度公式.教学难点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密度公式的理解.教学器材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投影仪及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已学会了使用天平,现在请同学们利用你面前的天平分别测几个物体的质量.(学生测量,老师巡视并适当指导)通过测量发现,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木块质量不相同.体积大小一样,但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一样的.同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关系呢?二、新课教学(一)密度1.密度的概念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了解了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类物体的质量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物体的体积也不相同,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用大小不同的不规则的铝块分别实验.依次测出铝块的体积填入数据表格(课本113页).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填入表格中对应的位置上.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书上的方格纸上画出铝块对应的点,并将这些点连起来,得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分析: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向一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是成正比例的,即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正比例的关系.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板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的公式、单位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密度=[投影]密度的公式:ρ=m/V符号的意义及单位: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说明: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1g/cm3=1×103kg/m3.提醒学生注意:(1)要理解公式中ρ、m、V的物理意义,记住公式.(2)明确ρ、m、V的关系,同一类物质m和V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3)ρ=m/V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某一种物质的ρ(密度)值与m及V无关.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看114页小资料水的密度是多少?谁还能说说密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生]密度就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如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它的意义就是1m3的铝的质量足2.7×103kg(或说1cm3铝的质量是2.7g).[师]同学们在查密度表的时候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生]密度相同的不一定足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生]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的时候,密度也可能不一样,如水和冰.[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总结得也很好.下面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束.[投影]教材P14例题.提醒同学们练习完后对照教材P15的解法,并注意教材中提示注意的问题.三、课堂练习练习:根据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学生讨论练习后教师评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某种物质的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对某种物质来说,这一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A、D是错误的.而同种物体在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的条件下,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B正确,C错误.116页1——5题四、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密度的问题,首先我们通过一个实验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并且了解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密度是个常数.密度表示单位体积下某种物质的质量,而密度公式中密度是由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求出的,而不是由它的质量多少或它的体积大小决定的,因此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五、布置作业1.阅读本节课文.2.练习册相关内容.备注:板书设计:6.2密度1.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2.公式:ρ=m/V3.单位:kg/m3g/cm31g/cm3=1×10kg/m34.物理意义5.例题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