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PARTTHREE第十二章机械效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说课内容1实验教材分析2实验教学目标3实验创新改进5实验教学反思4实验教学设计1实验教材分析本实验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属于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下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它是功、功率和杠杆知识的延伸,又为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作铺垫,而该实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重点: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教材分析2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2)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和意义。过程与方法: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方案,体验探究影响机械效率因素的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3实验创新改进课本原有实验器材:滑轮、钩码、细线、铁架台、条形盒测力计、刻度尺存在的问题:实验注意事项是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并且在拉动过程读取数据,而实际操作时很难控制匀速向上拉,从而影响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电机动力代替人工手动,通过电机匀速转动带动绳子自由端匀速移动,突破了传统实验中难以控制匀速运动的难题。创新改进:(2)透明圆筒型测力计替换条形盒测力计,解决了匀速转动带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过程中,条形盒测力计晃动带来的读数干扰问题。创新改进:(3)设置移动刻度条,通过两个可移动刻度条,同时记录了钩码提升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并且移动刻度条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创新改进:(4)将人工智能与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改进:实验教学设计4【提出问题】观察图中吊塔提升重物的异同点,思考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实验教学设计4【猜想与假设】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G;动滑轮的重力G动;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檫力;滑轮与轮轴之间的摩檫力;......【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实验教学设计4(1)实验原理:实验教学设计4(2)实验器材:滑轮演示仪(主要由支架、单片机、电机、控制开关、可移动刻度条、滑轮组、细棉绳)和钩码。【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提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拉/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2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1)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重越重,机械效率越高。(2)提升物体重力一定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跟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交流评估】回顾实验过程,在探究中运用了哪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实验设计有哪些地方还可以再改进?从实验中你还有什么新发现?(1)电机动力代替人工手动,保证了绳子自由端的匀速运动,从而使得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5实验教学反思(2)利用圆筒测力计代替条形盒测力计,方便操作的同时避免了轻微晃动带来的读数干扰问题。5实验教学反思该装置的不足之处:(1)实验装置比较复杂,还不能普遍应用于学生实验。(2)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机器人编程技术。(3)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有限5实验教学反思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