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建议用时:40分钟)
?知识点一 联言推理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毛主席曾号召我们的干部要学点语法修辞,要学点逻辑,要学点文学,要学点自然科学;所以,我们当干部的要学点逻辑知识。”这是一个( )
A.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B.相容的选言推理
C.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D.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
C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是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C项正确。]
2.对联言推理的分解式与合成式分析正确的是( )
A.二者都是包含联言判断并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特征而进行推理
B.合成式按个别到一般的顺序推理,分解式按一般到个别的顺序推理
C.合成式要求其前提支判断全真,分解式只要求结论真
D.合成式由前提的全面肯定,到结论的重点突出;分解式则由分散、局部的认识到集中、全局的认识
A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合成式中前提与结论的关系可理解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但不能等同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故B项不能选;合成式中只有各前提支判断真,结论才真;分解式中联言判断真,其支判断必真,C项说法不准确;D项中合成式与分解式的说法反了,不选。]
3.“要么物质决定意识,要么意识决定物质,世界发展史充分证明绝不是意识决定物质,所以,是物质决定意识。”这里的逻辑推理有效结构是( )
A.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分解式
B.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C.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D.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D [在“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上,前提断定它们不可能同时共存。这个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前提中否定了其中一种可能性,结论可以必然地肯定另一种可能性。这种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就是否定肯定式,D项正确。]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所以,该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据此回答4~5题。
4.这是一个( )
A.选言判断
B.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C.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D.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B [A项与C项不符合题意,D项在相容的选言推理中不能用。]
5.对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相容的选言判断
B.大前提断定的三种情况不可以同时存在
C.这是一个选言推理
D.这个推理结构是正确的
B [大前提断定的三种情况可以同时存在,故B项错误。]
?知识点二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6.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一起去买东西,第二天上午下雨了,所以,他们就一定不去买东西。这是一个( )
A.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B.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C.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D.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B [“明天上午不下雨”是前件。]
7.只要学习委员到场,就能解开这道数学难题;学习委员没到场;所以,这道数学题就解不开。这是一个( )
A.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正确
B.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错误
C.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正确
D.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错误
B [题干中例句属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正确推理形式有两种: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没有否定前件式。]
8.“这句话有语法错误,或者有逻辑错误;这句话有语法错误,所以这句话没有逻辑错误。”这是一个________推理,犯了________的逻辑错误( )
A.相容选言 不当否定
B.不相容选言 不当否定
C.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不当肯定前件
D.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不当否定后件
A [相容选言推理的逻辑性质是断定“选言支至少一真”。其规则要求不能靠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它没有“肯定否定式”,违背这条规则就会犯“不当否定”的逻辑错误,由此断定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
9.“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以下诸项都准确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除了( )
A.除非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
B.如果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
C.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D.只要认识错误,就一定改正错误
D [题干讲的是,“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必要条件,A项的连接词是“除非……否则不……”、B项的连接词是“如果不……那么不……”都与题干的意思完全一致。C项强调“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必要条件,也与题干的意思是一致的。D项则认为,“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充分条件,显然不能表达题干的意思。]
10.航天局认为优秀宇航员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知识;第二,熟练的技术;第三,坚强的意志。现有至少符合条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优秀飞行员报名参选,已知:①甲、乙意志坚强程度相同;②乙、丙知识水平相当;③丙、丁并非都是知识丰富;④四人中三人知识丰富、两人意志坚强、一人技术熟练。航天局经过考察,发现只有一人完全符合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他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C [由条件②③④可得,四人中有三人知识丰富,乙、丙两人知识水平相当,丙、丁两人知识水平不相当,故知识不丰富的是丁,知识丰富的就应为甲、乙、丙三人。因为只有一个人完全符合条件,显然丁不是完全符合三个条件的人,再由条件④只有一人技术熟练,可推知丁也不是技术熟练的人。又因为甲、乙、丙、丁四人都至少符合条件之一,若甲、乙意志坚强,则丁一项条件也不符合,故丁为意志坚强的人,相应的甲、乙两人意志则不坚强。由条件①④可得,另一意志坚强的人为丙,相应的技术熟练的人也就是丙,所以全部符合条件的为丙。]
11.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正处于深刻变革的过程中。有专家分析,这一时期往往是腐败高发期。腐败现象增多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体制漏洞,目前我国正处
于转型过程中,旧体制已经打破,新体制尚未健全,存在一些漏洞,给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留下了空间;二是利益诱惑,在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不法分子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使用各种手段来拉拢腐蚀干部,攫取非法利益;三是监督不力,“上级监督有些远、同级监督有些软、下级监督不太敢”;四是道德因素。此外,反腐倡廉建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如教育不够扎实、制度不够健全、预防不够有效。由此可见,诱发腐败的主客观因素十分复杂,遏制腐败现象蔓延是一个长期过程。
(1)上述材料中,关于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推理属于( )
A.选言推理
B.联言推理
C.假言推理
(2)专家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 第(1)问,上述材料将造成我国当前腐败现象增多的多种因素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所以,关于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推理是由各个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推理,B项当选。
[答案] (1)B
(2)专家的分析是正确的。专家所分析的多种因素,都会导致腐败现象产生,可见,各个联言支是真的,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因此,专家的推理是正确的。
12.“灯不亮的原因或者是停电了,或者是灯泡坏了,或者是线路断了。既然是灯泡坏了,那么就没停电,线路也没断。”
上述推理是否有效?若有效,请写出其推理形式;若无效,请说明原因。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相容选言推理,相容选言判断的规则为:前提否定选言前提中的部分选言支,结论就要肯定剩下的选言支;不能靠肯定部分选言支来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故该题推理无效。
[答案] 推理无效。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告诉我们:前提肯定选言前提中的部分选言支,结论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即相容选言推理没有肯定否定式。
1/5课时分层作业(九)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建议用时:40分钟)
?知识点一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其意义在于,通过推理人们可以( )
①获取新的知识,深化认识 ②进行逻辑论证,驳斥诡辩
③从根本上验证思维的正确性 ④将知识系统化、理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本题考查推理的积极意义。①②④都符合要求。实践决定思维,是检验思维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故③错误。]
2.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推理进行不同的分类。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都属于( )
A.直接推理
B.演绎推理
C.或然推理
D.必然推理
C [依据个别与一般的认识关系,通常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但在形式逻辑中,通常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都是或然推理。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3.根据推理的思维进程,演绎推理是________的推理,归纳推理是________的推理,类比推理是________的推理( )
A.一般到特殊 特殊到一般 一般到一般或特殊到特殊
B.特殊到一般 一般到特殊 特殊到特殊
C.特殊到一般 一般到特殊 一般到一般
D.一般到特殊 特殊到一般 一般到特殊
A [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依据个别与一般的认识关系,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即一般到特殊;归纳推理即特殊到一般;类比推理即一般到一般或特殊到特殊。]
?知识点二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4.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的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的结论,必须遵守的规则是( )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②推理时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③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④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依据换位推理规则知,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应舍去。]
5.“中学生不是没有理想的”,对这一判断的种类、主项和谓项分析正确的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主项—周延 谓项—不周延
B.特称否定判断 主项—不周延 谓项—不周延
C.全称否定判断 主项—周延 谓项—周延
D.单称否定判断 主项—不周延 谓项—周延
C [“中学生”代表所有的中学生,断定了“中学生”的全部对象,周延;谓项属否定式,也周延,故选C项。]
6.女青年小江到玩具店为儿子购买一只小熊,售货员问她买哪种颜色的,她说:“我儿子不像讨厌蓝色那样讨厌黑色,也不像讨厌白色那样讨厌紫色,他对红色不如对棕色那样喜欢。”那么,小江的儿子到底喜欢哪种颜色的玩具熊呢?( )
A.蓝色、黑色
B.棕色
C.红色
D.白色、紫色
B [小江既然称她儿子不喜欢或不太喜欢蓝色、黑色、白色、紫色,可将A、D两项排除。她儿子对红色喜欢的程度不如对棕色喜欢的程度高,所以C项也排除。]
?知识点三 三段论推理
7.人的知识能力是无限的,张某是人,因此,张某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以下哪项的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的错误最为相似( )
A.人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我是人,因此,我是宇宙间最宝贵的
B.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你不是人
C.干部应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应起带头作用
D.干部应为人民服务,我是干部,所以,我应为人民服务
A [题干犯了四概念的错误,这也是三段论中常见的错误。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必须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本题题干推理的错误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人”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在大前提中的“人”是泛指人类,而小前提中的“人”是具体的生物意义上的人。A项所犯的错误与题干相同。]
8.“铁是金属,所以,铁是导电体。”这个推理是( )
A.换质法
B.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
C.省略小前提的三段论
D.换位法
B [在该推理中省略了大前提“金属是导电体”将该推理可以还原为:金属是导电体,铁是金属,所以铁是导电体。故选B项。]
9.某人开始说:“你的这个意见很好,我想大家都会同意。”但是,他接着又说:“你的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可见( )
A.该人同意这个意见
B.该人反对这个意见
C.大家都不反对这个意见
D.该人说话前后矛盾,无法判断大家的意思
D [“都会同意”与“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是矛盾的,D符合题意。]
10.“我们不靠天吃饭,而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这个三段论是( )
①三段论有效式 ②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③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④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D [大前提中“做自然界的奴隶”是不周延的,而结论中“做自然界的奴隶”是周延的,这就违背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三段论规则,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对题干说法错误,应排除。]
11.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指着北京饭店大楼对身旁的爷爷说:“真高,真漂亮!”接着,爷爷和孙子有下面一段对话:
“爷爷,咱们为什么不住到这里来?”
“等你长大了好好念书。只有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
“爷爷,那么你一定没有好好学习。”
“哄”的一声,车上的人都笑了。
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推理?这个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这段对话包含了一个必要条件的推理,不正确,可以把它整理如下:只有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你现在没有住这样的高楼,所以你一定没有好好学习。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必要条件推理只能由否定前件而否定后件。而这个推理则是由否定后件而否定前件,违反了必要条件的推理规则。
12.请根据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判断下列三段论是否成立,为什么?
(1)有的青年是科学家,王虹是青年,所以,王虹是科学家。
(2)乡镇企业不是全民所有制单位,这个工厂不是乡镇企业,因此,这个工厂是全民所有制单位。
(3)所有医生都是医务工作者,所有护士都不是医生。所以,所有护士都不是医务工作者。
[答案] (1)不能成立,因为“中项不周延”。
(2)不能成立,因为“两否定前提,不能得结论”。
(3)不能成立,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1/4第三框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
1.描述与分类:联言推理的含义,选言推理的含义、种类,假言推理的含义、分类。2.解释与论证:联言推理,选言推理的类型。3.预测与选择:进行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须遵循的规则。4.辨析与评价: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的区分。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联言推理的含义、种类,正确理解选言推理的含义、种类,正确认识假言推理的含义、分类、规则。2.公共参与:遵循正确的规则,正确进行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
议题一|
联言推理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来盛小米蔬菜,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衣、居大厦。这样下去,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扩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望,国家就危在旦夕了。果然,纣王最后就亡了国。因此,所谓圣人就是见微知著,从端倪推测后果。
探究1 (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箕子的推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提示:箕子运用了联言推理。
探究2 (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如何保证这种判断是真判断?
提示: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1.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1)联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联言推理的方法
①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②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判一判] (1)各联言推理的联言支和结论都是真的。
(√)
(2)联言推理在本质上是一种判断形式。
(×)
2.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选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2)选言推理的方法
①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想一想] 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在推理形式上有何区别?
提示:相容的选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的形式,但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
1.适用选言推理的情况
事物存在的可能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人们不可能对其中的每种情况都通过实践来认识,这就需要运用选言推理,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
2.选言推理及其分类
选言推理就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3.选言推理的推理结构
(1)相容选言推理的推理结构
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2)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推理结构
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提醒:相容选言推理没有肯定否定
相容选言判断只是断定“选言支至少一真”,所以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所以相容选言推理没有肯定否定式,企图通过肯定一个选言支来否定另一个选言支是不能成立的。例如,“这篇文章或者有语法错误,或者有逻辑错误,这篇文章有语法错误,所以它没有逻辑错误。”这是一个无效推理。
[典例] 某届电影“百花奖”评选结束了。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获得最佳故事片奖,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孙悟空和小猴子》获得最佳美术片奖,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白娘子》获得最佳戏曲片奖。
授奖大会结束后,丁电影制片厂邀请这三部电影的导演去介绍经验。在火车上,甲厂的导演说:“真是有趣得很,我们三个人的姓分别是片名第一字,再说,我们每个人的姓同自己所拍片子片名的第一个字又不一样。”这时,另外一个姓孙的导演笑起来说:“真的是这样!”
请问:这三部电影的导演各姓什么?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三部电影导演的姓名
审材料
①《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或者姓黄,或者姓孙,或者姓白;《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不姓黄(因为每个导演的姓同他自己导演的电影的片名的第一个字不相同),不姓孙(因为姓孙的导演曾同他对过话);所以,《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姓白。②《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或者姓黄,或者姓孙;《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不姓孙(导演的姓和片名第一个字不同);所以,《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姓黄。剩下的就是《白娘子》的导演姓孙了。
调知识
可以运用选言推理来解答这个问题
定答案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姓白,《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姓黄,《白娘子》的导演姓孙。
【跟踪训练】
1.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仅工人和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而且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所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这是一个联言推理,请写出其推理过程。
[答案] 工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所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2.在“狼性企业文化”中,员工要么出色要么淘汰。有京东员工在脉脉上爆料,称京东发布内部邮件,要求坚决淘汰三类人:不能拼搏的人,不能干的人,性价比低的人。这三类人都要淘汰掉或协商解决掉。
如何理解“狼性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推理过程?
[解析] 题中提到了“要么……要么……”“或”,这是选言推理的典型句式。
[答案] 企业给员工多种出路、多种选择,这是选言推理的具体表现形式。
议题二|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她没有骂人。”
探究1 (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说明儿子的判断的合理性。
提示:儿子运用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其前件是:别人打破盘子,后件是:妈妈骂人。现在妈妈没骂人,显然,盘子不是别人打的,而厨房就妈妈和女儿二人,所以,断定是妈妈打的。
探究2 (辨析与评价·科学精神)儿子的判断有无不合理的地方?
提示:假言推理可以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没骂人”不是“妈妈打的”的充分条件。
1.假言推理的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假言推理的种类: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4.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有效形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5.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相应地,在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不符合上述推理结构的都是错误的。
6.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辨一辨] 假言推理是一种假判断、假推理。
提示:①假言推理是一种条件推理,推理过程既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②推理需要借助概念、判断,但推理本身不是判断过程。
1.运用假言推理的情况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假言推理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
2.假言推理的含义
假言推理就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假言推理的分类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由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并没有断定前件假时后件会怎样,也没有断定后件真时前件会怎样,因此,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这一规则可概括为: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式有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两种。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由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并没有断定前件真时后件会怎样,也没有断定后件假时前件会怎样,因此,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以上简述为: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式有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两种。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相应地,在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不符合上述推理结构的都是错误的。
4.复合判断的类型及真假
常用联结词语
真
假
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只有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
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
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或者……或者……”
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选言支全假
不相容选言判断
“要么……要么……”
选言支中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
假言判断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如果……那么……”
其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才……”
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当且仅当”
[典例] 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他对人们说:“我能够起死回生。”有人问他:“你用什么方法呢?”他回答说:“我平时能治疗半身不遂的病。现在我只要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吗?”
公孙绰的推理属于哪个类型?如何保证这种推理为真?
[思维建模]
审设问
推理的类型;推理的规则
审材料
“只要加倍用药,不就……”
调知识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其推理类型;后一问为教材基础知识,不难回答。
定答案
公孙绰的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保证这种推理为真的条件是:前件真。
【跟踪训练】
1.下列假言推理属于哪一种假言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如果要培养出大批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而教育事业没有大力发展;所以,不能培养出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2)要有满腔热情,才能做好工作。小李有满腔热情,所以,小李一定能够做好工作。
(3)如果是医生,就一定会看病。老王会看病,所以,老王一定是医生。
(4)除非水分充足,小麦才能增产。小麦没有增产,所以,小麦的水分不充足。
(5)如果降落的物体不受外力的影响,它就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这个物体在降落中受到了外力的影响,所以,这个物体在降落过程中会改变降落的方向。
[解析] 判断属于哪种假言推理主要是看其联结项是充分条件的、必要条件的,还是充分必要条件的,然后再根据相应的推理规则和形式进行比较即可。
[答案] (1)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正确。
(2)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不正确。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能从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的结论,不能由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的结论。
(3)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不正确。因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只能从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的结论,不能从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的结论。
(4)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不正确。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能从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的结论,不能从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的结论。
(5)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不正确。因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只能从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的结论,不能从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的结论。
2.检察官对李某说:“不把经济问题交代清楚,你就不能离开本市。”过了几天,李某把经济问题交代清楚了,要求离开该市,检察官仍不同意。李某认为检察官失信,检察官认为李某曲解了他的要求。
李某是否曲解了检察官的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李某的确曲解了检察官的话,因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含义是“有之必然”,即有前件一定有后件,因而只有在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才是假的,其余情况下都是真的。李某交代了经济问题,检察官仍不同意他离开该市,就意味着前件假而后件真,在这种情况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即检察官并没有失信。
1.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2.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3.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4.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5.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6.假言推理的种类,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7.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8.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有效形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9.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有效形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相应地,在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不符合上述推理结构的都是错误的。
10.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一个人只有刻苦学习而又方法得当,他才会学有所成;小王学无所成;所以小王或者未刻苦学习,或者方法不得当。”
信息提取
知识对接
素养落实
材料中的推理过程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
遵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增强科学精神素养
1.上述材料中的这一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它违反了什么规则?犯了何种逻辑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基础题目。
[答案] (1)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推理形式不正确。(2)它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犯了否定后件,进而否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2.星期天,王珊、张丽、李玲一起上街。她们走到一电影院门前,看到买票的人排成很长的队。王珊立即提议说:“我们看电影吧,今天的电影一定很好看。”“你怎么知道?”张丽问。“你看好多人买票哦,如果买票的人很多,电影就一定好看。”王珊说。张丽接着说:“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买票的人不多,电影就不好看了?”王珊说:“我可没这个意思。”这时李玲插话了,她对张丽说:“王珊的确没这个意思。她只是说‘只有买票的人不多,电影才会是不好看的’。”
请根据有关知识说明:张丽和李玲两个人中,谁正确地理解和转述了王珊的意思?
[解析] 本题对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实际应用。
[答案] (1)王珊的话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断定“买票的人多”是“电影好看”的充分条件。(2)张丽的话也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但断定的是“买票的人不多”是“电影不好看”的充分条件。所以,张丽的理解和转述是不正确的。(3)李玲的话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断定“买票的人不多”是“电影不好看”的必要条件。这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知道,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非p就是非q的必要条件。所以,她的理解和转述是正确的。第一框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第二框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
1.描述与分类:明确推理的含义、种类、结构。2.解释与论证:理解换质换位规则和办法。3.预测与选择:练熟三段论。4.辨析与评价:演绎推理的必备条件、演绎推理的要义。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推理的含义、种类、结构。2.公共参与:正确进行换质换位推理,练熟三段论,合理进行演绎推理。
议题一|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曾经发现高山的地层中有许多鱼类、贝类的化石。还发现了鱼龙的化石。地质学家们推断说,鱼类贝类生活在海洋里,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它们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
探究1 (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科学家凭什么得出上述结论?
提示:鱼类、贝类生活在海洋中,喜马拉雅山发现许多相关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海洋。
探究2 (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如何保证演绎推理的正确性?
提示: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判断。推理结构必须正确。
1.推理的含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包括前提和结论。
2.
推理结构: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3.推理的种类
(1)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区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
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类比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2)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3)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4.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
5.意义: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1.正确的演绎推理有哪些条件
一个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二是推理结构必须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这两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这两个条件加起来,就成为正确推理的充分必要条件。
形式逻辑一般不研究前提的真实性,而只研究推理结构的正确性即有效性。因为形式逻辑从本质上是研究形式结构的。这就好比电脑,我们对电脑的要求是,只要输入真实的信息,就能输出真实的信息。如果输入虚假的信息,则输出虚假的信息就不是电脑的错。前提的真实性是由各门具体的科学研究的。例如,金属是否导电,
这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形式逻辑要研究的是,从前提“金属是导电的”和“铁是金属”,就能得出“铁是导电的”这个结论。如果形式逻辑既研究推理结构的正确性,又研究前提的真实性,那就等于世界上只有形式逻辑这一门科学了。
2.推理的意义
(1)推理是获得新知的方法。
(2)推理是论证和反驳的工具。
(3)推理还是科学系统化的基本工具,人类零散的知识,就是依靠推理组织成科学理论系统的。在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过程中,推理也是不可或缺的。
提醒:各种演绎推理之间的关系
(1)演绎推理都是必然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必然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或然推理。
(2)只有前提是真实的判断,而且推理结构正确,才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典例] 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刚好碰在一起。他们除懂本国语言外,每人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的一种,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都会说的,但没有一种语言四人都懂,现知道
①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做翻译。②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③乙、丙、丁交谈时,找不到共同语言。④四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同时又能用法语交谈。
针对他们的语言,选项正确的是( )
A.甲日德、乙法德、丙英法、丁英德
B.甲日德、乙法德、丙英德、丁英法C.甲日法、乙日德、丙英法、丁日英
D.甲日法、乙英德、丙法德、丁日德
[思维建模]
审设问
演绎推理
审材料
①②③④材料信息
析选项
甲日德、乙法德、丙英法、丁英德,才能实现①②③④及题目相关限定的条件。
定答案
A
【跟踪训练】
依据个别与一般的认识关系,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推理,有效的是( )
A.他是非党员,所以他不是党员
B.他不是老年人,所以,他是年轻人
C.团员是青年,所以,青年是团员
D.有的干部不是党员,所以,有的党员不是干部
2.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解析] 第1题,依据换质推理规则知:A项符合规则,应入选,B项不符合规则,应排除,C、D两项违背换位推理规则,C项前提中“青年”不周延,结论中周延了,D项前提中“干部”不周延,结论中周延了。第2题,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A
2.①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②推理结构必须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议题二|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有一只狗习惯于吃鸡蛋,久而久之,它意识到“一切鸡蛋都是圆的。”有一次,它看见一个圆圆的海螺,以为是鸡蛋,一大口就把海螺吞下去了。后来觉得肚里沉重,很是痛苦,说道:“我真是活该,相信一切圆的都是鸡蛋。”
探究1 (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这只狗在逻辑上犯了什么错误?
提示:错误地进行了换位推理。“一切鸡蛋都是圆的”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其谓项“圆的”不周延,换位后也不能周延,“一切圆的都是鸡蛋”中主项“圆的”是周延的。
探究2 (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进行演绎推理需要坚持哪些规则?
提示:(1)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判断。(2)推理结构必须正确。(3)推理结构的普遍保真性,即能够保证从真实的前提推出真实的结论,或者说,不会出现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情况。(4)巧用换质换位规则。
1.换质推理的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2.换质推理的规则
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第三,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3.换位推理的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4.换位推理的规则
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5.换质换位推理的作用
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正确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想一想] 如何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
提示:要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既不能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也不能仅靠形式逻辑的知识,还需要有实践和其他方面的知识。
[判一判] (1)推理的目的和结果是得出新的判断。
(√)
(2)换质与换位推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1.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问题
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问题,指的是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在判断中被判定的情况。如果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全部被判定,那么它就是周延的;如果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没有全部被断定,那么它就不是周延的。
A、E、I、O四类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分析如下:
SAP,即“所有S是P”,判断主项S的全部外延,因而主项S是周延的;断定所有S是P,并不等于说所有S是所有的P,因而谓项P的外延没有全部被判定,谓项P是不周延的。
SEP,即“所有S不是P”,判定了主项S的全部外延,因而主项S是周延的;“所有S不是P”,是说所有的S的外延与P的外延没有重叠,也就等于说S的外延与P的全部外延没有重叠,因而谓项P也是周延的。
SIP,即“有S是P”,没有断定主项S的全部外延,因而主项S是不周延的;但有S是P,并没有说这些S是全部P,也就是说没有断定谓项P的全部外延,因而谓项P是不周延的。
SOP,即“有S不是P”,并没有断定主项S的全部外延,因而S是不周延的;有S不是P,是说这些S的外延与P的外延没有重叠,也就等于说这些S的外延与P的全部外延没有重叠,也就等于断定了P的全部外延,因而谓项P是周延的。
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可以列表如下:
S
P
SAP
周延
不周延
SEP
周延
周延
SIP
不周延
不周延
SOP
不周延
周延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性质判断主谓项周延情况的规律如下:主项看量项,全称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
2.比较换质法与换位法的区别
(1)二者含义不同。换质法是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如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或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为肯定判断形式;而换位法是将性质判断的断定对象进行变换,即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
(2)二者目的不同。换质法是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使我们的表达更为适当和灵活,换位法是为了从不同方面加深对对象的认识。
(3)二者遵循的规则不同。
[典例] 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问题,指的是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在判断中被判定的情况。下列判断主谓项均周延的是( )
A.有的农民是科学家
B.有的青年不是党员
C.任何真理都不是教条
D.所有团员都是青年
[思维建模]
审设问
判断主谓项是否周延
审材料
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问题的含义
析选项
注意主谓项均周延的判断有两种:全称否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在题干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
定答案
C
【跟踪训练】
请对以下判断进行换质换位并指出所需要遵循的规则: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方队的都是部队的训练尖子。
[解析] 本题有两个要求,一是进行换质换位,二是说明规则。其中,第一项要求较高,需要按照规则加以变换。
[答案] (1)有些部队的训练尖子参加了国庆70周年阅兵方队。(2)换质推理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第三,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换位推理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一,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议题三|
三段论推理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当然啦!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爸爸:“是爱迪生。”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探究1 (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小男孩的问题为什么难住了爸爸?
提示:演绎推理前提必须真实、推理结构必须正确。爸爸推理的前提——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是错误的,所以推理的结论就不能保证是真判断。
探究2 (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需要遵循什么规则?
提示:一个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并且,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为否定。
1.三段论的含义和结构: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判断构成,两个前提,一个结论。三段论由三个不同的概念或词项构成,分别叫大项、小项和中项。
2.三段论的基本规则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求。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3.三段论的意义: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1.三段论的含义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三段论推理,有时简称为三段论。
2.三段论的构成
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3.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例如: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群众”这个概念在大前提中指的是总体,在小前提中指的是个体。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起到联系大项和小项的媒介作用,所以结论不能成立。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也就是说,两个前提都没有断定中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项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小项与中项的另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大项和小项的关系就不能确定,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求。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我们不能推断出这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也就是说,结论不能扩大使用前提所给的概念外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例如:“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
这个三段论的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中项与大项、小项都是排斥的不相容关系,起不到确定大项与小项关系的媒介作用,从前提到结论没有保真关系。
提醒:三段论的省略
(1)在日常说话或写作中,为追求修辞效果,把思想表达得简明有力,往往使用三段论的省略形式,即把三段论中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前提或结论省略掉。
(2)由于没有把所有组成部分都表述出来,三段论的省略形式可能隐藏着错误。我们可以按其原意进行恢复,然后依据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对其进行检查。
(3)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典例] “民法是有阶级性的,因为,所有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这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思维建模]
审设问
推理类型;推理规则
审材料
民法是有阶级性的,因为,所有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
调知识
首先,这个推理是由一个简单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简单判断作结论。两个判断包含了三个词项,可以断定:这是一个省略三段论。然后,根据推理中的关联词“因为”的位置,可知这个省略三段论是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的。而且,结论在前。结论“民法是有阶级性的”中的主项“民法”是小项,谓项“有阶级性的”是大项。由此可知,所给的前提“所有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是大前提,省略的是小前提,且中项是“法律”。补充被省略的小前提,恢复成完整的三段论。将小项和中项构成小前提,即:“民法是法律”,经分析,这个三段论符合推理规则,是一个有效的推理。
定答案
这是一个省略三段论。推理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跟踪训练】
1.指出下列三段论各有什么错误:
(1)出国人员要学好外语,我不是出国人员,所以,我不要学好外语。
(2)《凤凰涅槃》是郭沫若的诗,《凤凰涅槃》是新诗,所以,新诗是郭沫若的诗。
(3)小说是文学,诗歌是文学,所以,小说是诗歌。
[解析] 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必须遵守一般性规则。如,“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否则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再如,“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该题中的三段论就犯了上述错误。
[答案] (1)大项“学好外语”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此三段论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2)小项“新诗”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此三段论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3)中项“文学”在大小前提中均不周延。此三段论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2.说明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违反什么逻辑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请任意选择两句话作答。
①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所以,你就是洋奴。
②有的非金属是很珍贵的;钻石是非金属;所以,钻石是很珍贵的。
③贪污行为是违法行为;张某的行为不是贪污行为;所以,张某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④凡海豚都不是鱼;这只水生动物不是海豚;所以,这种水生动物不是鱼。
[答案] ①错误,违反了一个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的规则,犯了“四概念”逻辑错误。②错误。违反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③错误。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④错误。违反了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必然的结论的规则,犯双否前提的错误。
1.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包括前提和结论。
2.依据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3.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
4.换质推理的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5.换质推理的规则: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6.换位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7.换位推理的规则: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8.换质换位推理的作用: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正确地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9.三段论的含义和结构: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判断构成,两个前提,一个结论。三段论由三个不同的概念或词项构成,分别叫作大项、小项和中项。
10.三段论的基本规则: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求;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11.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对下列判断进行换质换位。(1)凡革命者都是不怕困难的。(2)有些唯物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3)我们说话是算数的。
信息提取
知识对接(换质换位)
素养落实
(1)凡革命者都是不怕困难的
凡革命者都是不怕困难的,所以凡怕困难的都不是革命者
对判断进行准确的换质换位,要掌握换质换位的规则,增强科学精神素养
(2)有些唯物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唯物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有些非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
(3)我们说话是算数的
我们说话是算数的,所以,说话不算数的不是我们
1.将下列判断分别进行换质、换位推理。
(1)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
(2)有些专家不是知识分子出身。
(3)有些发明家是青年工人。
[解析] 换质法就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1)属肯定判断,进行换质可变为否定判断,谓项的矛盾概念为“不来源于实践”。(2)属否定判断,换质后为肯定判断,谓项的矛盾概念为“非知识分子出身”。(3)属肯定判断,换质后为否定判断,谓项的矛盾概念为“非青年工人”。换位法就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1)中把“来源于实践”与“一切知识”换位;(2)不能换位,因为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得周延;(3)中把“有些发明家”与“青年工人”换位。
[答案] (1)换质:一切知识都不是来源于实践;换位:有些来源于实践的是知识。
(2)换质:有些专家是非知识分子出身;换位:不能换位。
(3)换质:有些发明家不是非青年工人;换位:有些青年工人是发明家。
2.指出下列推理采用的推理方法,并作简要说明。
(1)成功不是有保证的,所以成功是没有保证的。
(2)有的妇女是干部,所以,有的干部是妇女。
[解析] 本题考查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解题时要求先判断上述推理所采用的推理方法,然后作必要的说明。
[答案] (1)换质法。这是一个换质推理,把前提判断“成功不是有保证的”的联项“不是”改为“是”,并且把谓项“有保证的”改为“没有保证的”,从而推出一个新判断“成功是没有保证的”。(2)换位法。这是一个换位推理。通过直接调换主项与谓项的位置,即把原判断中的主项“妇女”与谓项中的“干部”直接对调位置,构成一个新判断,即“有的干部是妇女”。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