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分子晶体的概念2.分子晶体的性质3.典型分子晶体4.分子晶体的构型5.晶胞相关计算教学重点、难点:典型分子晶体的性质、构型、晶胞计算教学过程:[阅读]68页完成下表——分子晶体晶体质点分子微粒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熔沸点很低(<300℃)硬度一般很软溶解性相似相溶导电性晶体不导电,溶于水后能电离的其水溶液可导电,熔化不导电实例干冰、冰、含氧酸等规律小结:1.分子晶体:大多数非金属单质:X2、O2、S8、N2、P4、C60、H2、(除C、Si、B等)共价化合物: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几乎所有的酸(碱、盐为离子化合物)绝大多数有机物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2、P4O6、P4O10、SO2、SO3等2.分子晶体熔化是物理过程,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3.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较:a.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如:O2>N2,HI>HBr>HClb.分子量相等或相近,极性分子的范德华力大,熔沸点高,如CO>N2c.含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如H2O>H2Te>H2Se>H2S,HF>HCl,NH3>PH34.几种典型分子晶胞(1)干冰型(范德华力)①该晶胞由几个CO2分子构成②该晶胞中平均占有CO2分子多少③1个CO2分子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CO2有几个(12个)④设晶胞边长为acm计算M⑤若以顶点上的1个CO2为中心,周围等距离为acm的CO2有几个(6个)它们构成(正八面体)(2)冰型①H2O中O杂化(sp3)VSEPR构型(正四面体)②冰中含有的作用力分子内——共价键分子间——范德华力、氢键③冰中1个水分子周围有几个水分子(4)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原子晶体的定义、组成2.原子晶体的性质3.常见典型原子晶体教学重点、难点:原子晶体性质、原子晶体构型教学过程:复习阅读71页,填表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晶体质点分子原子微粒间作用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熔沸点很低很高()1000℃)硬度很软很高溶解性相似相溶难溶导电性融化不导电有的能导电实例金刚石、水晶、SiC等1.定义:原子以共价键相互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2.规律总结:(1)原子晶体:熔化时共价键断裂,共价键键能大,故原子晶体熔沸点很高某些非金属单质(C、Si、B、Ge)(2)原子晶体包括某些非金属化合物(SiO2、SiC、BN)某些氧化物(Al2O3)(3)原子半径越小,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完成72页学与问[练习]75页1、2、53.典型原子晶体(1)金刚石观察金刚石模型及71页图3-4①金刚石中每个C原子以(sp3)杂化,分别与4个相邻的C原子形成4个σ键,故键角为109°28′,每个C原子的配位数为4②每个C原子均可与相邻的4个C构成实心的正四面体,向空间无限延伸得到立体网状的金刚石晶体,在一个小正四面体中平均含有(1+41/4=2)个碳原子③在金刚石中最小的环是六元环,1个环中平均含有(6×1/12=1/2)个C原子,含C-C键数为(6×1/6=1)④金刚石的晶胞中含有C原子为(8)个,内含4个小正四面体,含有C-C键数为(16)。(2)二氧化硅①二氧化硅中Si原子均以sp3杂化,分别与4个O原子成键,每个O原子与2个Si原子成键,Si:O=1:2;1molSiO2中含有(4)molSi-O键②最小环为(12)元环阅读79页混合晶体石墨(混合晶体)①石墨中C原子以sp2杂化②最小环为(6)元环,含有C(2)个,C-C键为(3)③石墨分层,层间为范德华力,硬度小,可导电④石墨中r(C-C)比金刚石中r(C-C)短思考:为什么石墨熔点比金刚石高,硬度却远小于金刚石?从构成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分析石墨属何种类型的晶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章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一课时.doc 第三章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二课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