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51890010414000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社会与法治 期中试卷 历史与社会部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1901年,某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民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商法典》 2. 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 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 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 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 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3.古代西亚文化上有许多贡献。在发明的文字中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的是( ) A.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绯尼基字母文字 D. 希腊字母 4. 生活中使用的许多工具,如钳子、剪刀等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发现此原理的科学家来自( ) A.古埃及B.古希腊 C.古印度D.古罗马 5.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这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A.秦始皇 B.禹 C.启 D.桀 6.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7.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A.楚庄王 B.宋襄公 C.齐恒公 D.晋文公 8.央视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知识界热烈反响。其中平“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与之相符合的中国古代思想是( ) A. 自然无为 B. 法与时移 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9.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 A.行会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 C.中央集权制 D.君主立宪制 10.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基础的是( ) A.《万民法》 B.陶片放逐法 C.罗马法 D.《十二铜表法》 11.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 A. 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B. 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C. 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D. 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 12.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 ) ①尼罗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1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赤壁之战 B.楚汉战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绿林起义 14.按时间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 ①大体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15.从2世纪到8世纪中叶,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有( ) ①罗马 ②阿拉伯 ③意大利 ④奥斯曼土耳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16题10分,17题9分,18题11分,共30分) 16.仔细观察,回答问题:(10分) 291274501695450 图1 图2 图3 图4 (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历史文物的研究与解读。根据所学知识,请分别说出图1、图2 的名称?(2分)通过图1、图2文物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1分) (2)图3说明我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一项什么措施?(2分)有何历史意义?(1分) (3)图4反映古代中国一套什么制度?(1分)它是怎样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的?(3分) 17. 观察下面“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请写出ABCD四个字母代表的文明古国。(5分) A ______B _______ C _______ D _______ 它们的共同点是多发生在 ________流域. (2)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产生在 ▲国(1分) (3)佛教的诞生地在▲ 国(1分)?说出该宗教的创立时间和创始人?(2分) 18.(11分)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是民主制度上一次伟大的变革。 材料三: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1分)写出此次变法举措2条(2分),并请写出材料中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的一项。(1分) (2)材料二中的这个“她”是指谁?你怎么看待这一民主制度?(3分) (3)材料三反应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改革仿效了哪一国家?(2分) (4)材料三这场改革对你有何启示?(2分) 道德与法治部分 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生活在人类的各种群体中,小到属于家庭、班级、学校,大到属于故乡、民族、国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群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属于人类社会的一员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各种群体 ③我们学生只属于班级群体④我们属于多种群体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亲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亲近社会必须养成亲社会行为,包括( ) ①热心助人 ②遵守社会秩序和公德 ③关心社会发展 ④养成看客心态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术;开会时,不要交谈喧哗;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这表明(? ) A.?过多的规则会让找们无所适从???????????????????????????B.?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C.?纪律约束我们的自由???????????????????????????????????????????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4.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能够体现这种有序化状态场景有(? ) ①政府机关,依法行政②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③公共教室,轻声细语④外出旅行,刻名留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要他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们(? ) ①考虑他人的感受②多施舍别人财物 ③认真对待他人④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下列情境中,不符合基本交往礼仪的是(?? ) A.?与人交谈时:态度谦和,认真聆听???????????????????B.?接听电话时:不随意挂断对方的电话 C.?家中来客时:漫不经心,不予理睬????????????????????D.?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尊重其礼仪习俗 7.你吃的放心,我赚得安心,你吃的长久,我赚得长久,这是一家网红店饭店门口所贴的宣传语。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 ?①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 ②?坚持诚信会赢得更多信任?????????????. ③只要诚信经营生意就能红火 ④诚信是看不见的无形资产 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④ 8.2018年2月7日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明确,民告官不见官者,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案和在裁判文书中载明,并可以建议有关机关依法作出处理。其中“民告官”属于(??? ) A.?刑事诉讼?????????????????B.?行政诉讼??????????????C.?民事诉讼?????????????D.?宪法诉讼 9.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机智求救,协助他人抓住歹徒②记住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犯罪行为,及时拨打“110”报警③不畏强暴,以死相拼④巧妙周旋,趁机逃脱后及时报警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2018年10月28日,重庆乘客刘某因坐过站与公交车司机发生争执,导致公交车坠江,车上15人遇难。该事件启示我们 ( ) ?①文明乘车,可以自主改变规则 ②?文明乘车,必须遵守法律?????????????????????????????? ?③文明乘车要做到自律与他律 ④文明乘车应该维护秩序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合理利用网络】(10分) 材料一:网络走进了生活,改变了世界。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了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材料二: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材料三: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从政府、学校、家庭、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同主体出发,对网络素养教育、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预防和网络欺凌防治等内容作了规定,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为什么说网络改变了世界?(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的理由?(3分) (3)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两个角度4分) ?12.【做守法公民】 (10分) ? 材料一: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材料二: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扬某向吴某等人(均另案处理)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1类濒危野生动物)。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复制品的,予以定罪处罚。)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1)材料一中朱某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依据法律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分) (2)材料二中陈某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分析理由。(4分) (3)法不可违,材料启示我们应具有什么意识?(2分)遇到侵害,要学会依法求助,请说出两个可以帮助我们的法律服务机构。(2分)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与法治 期中答案 历史与社会部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B B A C D B C 11 12 13 14 15 C A C B A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30分) 16.(10分) (1)司母戊鼎,甲骨文(2分)商朝(1分) (2)秦朝,统一文字(2分)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1分) (3)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1分)国家大事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下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采用郡县制。(3分) 17.(9分) (1)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中国(4分) 大河流域(1分) (2)A或者埃及(1分) (3)C或者印度(1分)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或者释迦摩尼(2分) 18.(11分) (1)商鞅(1分);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奖励农耕;建立县制;(任意2点2分)建立县制(1分) (2)雅典(1分);是一种相对的民主,这种民主制度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但它仍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政治权利。(2分) (3)日本大化改新(1分);中国(唐朝)(1分). (4)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适时改革,大胆创新;作为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要有强烈的责任感。(2分,任选2点) 道德与法治部分 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A A C B B A D 二、非选择题(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10分) (1)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②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③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⑤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⑦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⑧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任意3条3分) (2)材料二反映青少年因为沉迷网络、不会合理利用网络,权益可能会受到侵害;增设有利于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有利于实现对未成年人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等。(结合材料言之有理的给3分) (3)①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②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③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⑤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杜绝网上不良行为,预防犯罪;⑥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⑦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意两条4分) 12.(10分) (1)一般违法行为或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2分) (2)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1分)因为陈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判有期徒刑八年,受到刑罚处罚。符合犯罪三个特征。(3分) (3)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等(2分); 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正处、法律援助中心等(任意2个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