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2.知道升华、凝华概念,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3.能运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课堂导入;出示图片提问:1.北方寒冷的冬天,常看到植物上有一层白霜;一场大雪过后,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吉林自然景观“雾凇”;美丽的冰花,它们是怎样形成的?2.物质能不能从气态(固态)直接变为固态(气态)?课堂活动:学生分组:锤型试管中有少量碘颗粒,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加热,观察碘的状态变化。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现象:(1)未加热前,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碘是一种色的体。(2)将玻璃管放入热水中加热,会观察到固态的碘变成了色的碘蒸气,且(有或无)液态碘生成。(3)将玻璃管放入冷水中一会,观察到紫色的碘蒸气变成了态的碘颗粒附着在试管的内壁上。结论:加热时,碘从态直接变成态。这个过程要热。冷却时,碘从态直接变成态。这个过程要热。小实验:利用樟脑模拟树挂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升华需要吸热。2.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需要放热。科学世界:罗布沙漠出现罕见气象:积雪转眼就不见从当时的气温很低,以及干爽的沙地可以判断雪不可能.只能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跑掉了,这就是现象。3.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1)衣柜里的樟脑球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固态樟脑为气态。(2)玻璃上的冰花。水蒸气成冰(3)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也可以晾干.冰成水蒸气(4)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内壁变黑.钨成钨蒸气,再成钨颗粒(5)冰棒上的白粉末。水蒸气成冰颗粒二、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1.升华需要热,凝华过程热。2.应用:利用干冰(?file:?/??/??/?E:\\薛冬梅\\第三章%20课件%20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干冰7.mp4"\t"_parent?)吸热,人工降雨人们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的过程是,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________,同时_______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_______,从而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滴或者直接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______而形成雨。制造舞台烟雾舞台上喷出的粉状干冰瞬间,从周围吸热,导致温度下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即我们所见到白雾。为食物保鲜当用火车运载鲜鱼时,干冰守卫在鲜鱼的旁边,起制冷防腐的作用.干冰外表像冰,作为防腐剂,它比冰优越得多。干冰不会像冰那样变成液体,它全部,四周干干净净。干冰冷却的温度比冰低得多,而且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三、水的三态变化1.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给图填字,说明它们三者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关系.2.云、雨、雾、露、霜、雪、雹、雾凇的成因云、;雾;露、霜、雪、雹、雾凇(树挂)。自学:水循环(课本65页)课堂小结课堂检测课后作业:(播放视频制作过程)家庭小实验——霜的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