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变阻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2.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3.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阻器的使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乐于探究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2.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教学难点】正确连接与使用滑动变阻器。【教学准备】滑动变阻器.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一节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约4分钟)出示幻灯片调光台灯和音箱的音量旋钮,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思考:引起灯泡亮度变化和音量变化的原因?从而导入课题-----《变阻器》。教师总结: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二、新课教学(一)滑动变阻器:1、工作原理:(约2分钟)观察“想想做做”的实验现象,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利用金属夹在铅笔芯上移动来改变电阻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变阻器。变阻器一般分为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两类,重点学习滑动变阻器。教师:展示滑动变阻器实物,点拨: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板书原理)2、结构:(约3分钟)预习课本P68—P69,结合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3分钟后让学生拿滑动变阻器上台给大家讲述构造,通过课件动态展示各部分构造。并认识铭牌上数字的含义。(板书)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4个接线柱3、结构示意图:(约2分钟)课件展示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学生动手画一画。4、介绍铭牌,引出注意事项:(约2分钟)?(1)介绍铭牌含义?我采用让学生试讲,然后由师生共同纠正的方法,最后得出准确含义。?(2)注意事项?a、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通过的最大电流;?b、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阻值最大端。?5、探究滑动变阻器正确使用规则(约15分钟)??下面我们进行实验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首先要告诉学生滑动变阻器应该串联在电路中不能并联,同学们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前要弄清下列7个问题。(用多媒体课件投影)?(1)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而接入电路时,如果只需接两个,共有几种接法。?(2)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3)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5)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滑动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6)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7)画出实验电路图。??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步骤。最后把学生设计的电路图和实验结果拿出来投影,交流,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规则,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此外,在指导学生判断滑片移动引起电阻变化时,应注意让学生培养先分析变阻器上电流的流向的习惯。(结论:使用方法是上、下各接入一个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课件动态演示滑动变阻器的六种接法,学生思考总结正确使用方法并板书。滑动变阻器连接原则:(1)一般与用电器相串联(2)一上一下连接6、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约5分钟)课件展示:实验一: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实验二: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总结及板书-----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流.改变电压.保护电路.(二)滑动变阻器的应用(约2分钟)师: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变阻器?试举例说明。 生:举例,电视、收音机的音量调节器等。师:补充介绍,课件展示电位器。三、课堂小结(约4分钟)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4、课堂练习(约5分钟)(1)随堂练习:1.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____________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的。2.如图所示,当把滑动变阻器的A、C接线柱接入电路后,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应是()A、减小B、增大C、不变D、无法确定3、如图示,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__________,电路中的电流变__________,灯泡变__________。(2)中考链接:试述汽车油量表原理。课件展示:1、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2、中考链接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变阻器1.定义: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2、滑动变阻器(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等。 (3)符号: (4)使用: 一般与用电器相串联评委1234567评分评委891011121314评分最高分最低份平均分一上一下连接六、教学反思:ABCD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