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教案:4.1 时代的主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教案:4.1 时代的主题

资源简介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4.1 时代的主题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3.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关键能力:
1.能够结合国际重大时政热点,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2.能够理解我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措施,认同中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结合我国开展的系列外交活动和处理国际事务的相关活动,理解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所作贡献,增强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 通过相关时政热点,感悟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树立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正确看待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势。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3)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2.教学难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
四、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们坚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需要国际社会以团结、智慧、勇气,扛起历史责任,解答时代命题,展现时代担当。”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深刻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号召国际社会携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了回答这一时代命题的中国主张。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了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天下情怀,充分体现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历史担当。
思考: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认识这个时代主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2、新课讲授
探究活动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我国对当今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
材料一: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时代,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和平与发展”的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判断。邓小平时代观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扭转了战争不可避免且迫在眉睫的固有观念,使全党能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是在对时代趋势和世界形势进行了全面深刻分析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可能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外部条件。
材料三:习近平同志指出,认识世界大势“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我们党充分估计了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更看到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充分估计了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充分估计了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更看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
1.结合教材和材料内容,思考:
(1)什么是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2)依据怎样的国际形势,我们作出了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
(3)结合材料,说说正确认识当今时代主题的重要性。
(4)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党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是什么?
2.答案提示: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3)邓小平同志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使全党能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十九大对当今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可能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外部条件。
(4)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
3.过渡:通过上述材料我们认识了当今时代主题判断的意义和依据,有助于我们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认同感。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和平与发展问题时指出:“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材料二: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如今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叙利亚危机、朝核问题等层出不穷。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中,抓住和平稳定的周边国际环境机遇,中国人民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沿着自己的既定步伐与节奏,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经济体量稳居世界第二,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
1.结合材料,说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2.答案提示: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持持久和平的环境,为各国正常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往来提供保障。
(2)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贫困,减少地区冲突的产生,消除不稳定的因素,为维系持久和平提供动力。
3.过渡:材料从我国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彰显了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和平不意味着没有战争的风险,发展不意味着没有困难和障碍。
探究活动二:促进和平发展的因素
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放眼世界,从利益分野来说,世界变得越来意“小”,已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大国之间越来越通过利益融合而非发动战争来形成“利益制衡”,冲突的代价越来越高。从力量对比来说,以中国为代表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形成一种集体崛起,对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进程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国际格局为之转变。从大航海时代大西洋文明对东方文明产生冲击并主导全球化讲,当前我们处于500年来唯有的大变局,大西洋文明主导国际关系的局面正在发生扭转。这种世界格局大趋势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
材料二:任何国家,哪怕是再强大的国家,靠单打独斗也做不到独善其身,做不到“这边风景独好”。那些不顾《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动辄干涉别国内政、挑起军备竞赛、对“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采取“双重标准”的行为,都会对世界和平发展产生严重消极影响。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各国风雨同舟、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才最符合自己和国际社会的利益。
1.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
(1)材料一主张用什么方式解决各国的利益冲突?
(2)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材料二提出的根本对策是什么?
(3)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
2.答案提示:
(1)非战争的方式实现各自的利益
(2)国际合作
(3)①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各国相互依赖。国家间日益增强的贸易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断增强。
②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关系和战争规律。
③谈话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随着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多边主义的深入发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日趋成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
3、结束新课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多边主义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日益增多,但实现持久的国际和平与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势,理解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所作贡献,增强政治认同。
六、板书设计
时代的主题
七、课后作业
完成本框同步训练,预习下一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