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 1、理解中遮罩的含义与原理 2、掌握遮罩层动画的制作方法 3、灵活运用遮罩动画模拟生活中的场景 复习旧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前面学习了层的概念,在FLASH中,层是个怎样的东西,有什么样的特点? 图层是动画制作时“分解”的工具。它可以把一张复杂的图像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分别进行不同的操作与处理。如下图所示: 图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独立 动画中每个图层都是独立的,当移动、调整或者删除某个图层时,其他图层不受影响。 透明 图层可以看作是透明的胶片,没有内容的区域可显示出下方图层的内容,将众多图层按一定顺序叠加在一起,便可得到复杂的图像。 顺序 上面图层的内容会遮住下面图层同一位置处的内容。图层间的上下位置关系决定呈现效果。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FLASH中两种类型的层:普通层和引导层。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FLASH中的第三种层:遮罩层。首先,我们来看下面三个由遮罩层实现的动画。 1、你能看见我吗? 2、霓虹文字。 3、管中仙境。 详细讲解动画《你能看见我吗》 的制作过程 1、在元件库中新建两个元件:一个是文字元件《你能看见我吗》;另一个是图形元件《椭圆》。如下图: 2、回到场景,在图层窗口中建两个图层:一个是“你能看见我吗”,一个是“椭圆”。 3、分别将两个元件 放到两个图层上。 如图: 4、对 “椭圆”添加动作:在40帧处“插入关键帧”,在20帧处“插入关键帧”,并将20帧处的椭圆移动一个位置,形成动画。 5、将图层“椭圆” 改为“遮罩层”。如图: 测试影片 本动画的特点是:遮罩层 动作,被遮罩层不动。 将电脑切换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研究,在自己的机器上练习制作。 1、新建一个空白FLASH 文档。 把一个事先制作好的彩虹条 图片导入库中。再新建一个 文字元件“信息技术 ”。 2、回到场景,新建两个图层, 分别是“彩虹”和“文字”。 详细讲解动画《霓虹文字》 的制作过程 3、分别将元件“彩虹素材”和“信息技术”放入新建的两个图层中。 4、给“彩虹”添加补间动作。 5、将“文字”层改为“遮罩层”。 如图: 测试影片 本动画的特点是:遮罩层不动 被遮罩层添加动作。 将电脑切换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研究,在自己的机器上练习制作。 1、新建一个空白FLASH文档。 2、导入两个素材到元件库:一个是风景图,一个是帆船。 3、在元件库里再新建一个元件:椭圆 4、回到场景,新建三个图层,分别是:风景、帆船、椭圆。 5、将三个素材分别对应放到三个图层上。三个图层的 上下顺序依次是:椭圆,帆船,风景。 详细讲解动画《管中仙境》 的制作过程 6、给帆船动作:让它左右运动。 7、给椭圆动作:让它左右运动。再把“椭圆”改为遮罩层。 如图: 测试影片 特点: 遮罩层和被 遮罩层都动。 将电脑切换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研究,在自己的机器上练习制作。 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制作动画,第一阶段可以是模仿制作,通过这个过程,熟悉动画制作的方法,然后,可以适当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完善,使动画更加完美。最后,要能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制作,才能做出完美的、实用的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