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之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人教版九年级上本资料为作者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949年1月6日,人民解放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战斗到10日下午4时基本结束。杜聿明化装成士兵模样,带着10余名侍从趁天黑逃到了张老庄村附近一片凹地里。老乡发现后,报告了当地驻军。六十八师卫生队将其活捉。新课导入观看视频《杜聿明被俘》,预习本课内容第一课第二框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1.了解内战爆发后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掌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掌握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地点,以及重要意义。2.通过史料对比,学生能描述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能说出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作用?3.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学习目标新知讲解观看视频,了解国统区经济危机国统区的经济新知讲解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公布了《伪中央储蓄银行钞票收换办法》,硬性将法币与伪中储券的兑换率定为的1:200,远远高出实际购买力比值的1:35,这就意味着沦陷民众资产一夜之间缩水了82.5%,这无异于对沦陷区民众财产的一次大洗劫。一时间民怨沸腾''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天上来,地下来,就是老百姓活不来”资料:抗战时上海原有工厂4050家,到1946年底,已经倒闭了3160家;到1947年,工厂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20%。而北平、天津的工厂在接收后倒闭十之七八,青岛700余家民营工厂全部歇业,广东400家工厂剩下不足100家,沈阳3000余商号倒闭2000多家。人民苦不堪言,掀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在国统区,最繁忙的就是印钞厂新知讲解国统区的经济1947年5月19日,上海7000余人举行大游行,华北21所学校学生在北平、天津举行万人大游行。从5月下旬到6月中旬,国统区城市里几乎所有学生参加了斗争,人数达60万。新知讲解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和陈果夫四大家族为首的少数官僚掌握了大量财富。在抗战期间大发国难财,独占全国金融,垄断工商业,对全国人民进行肆无忌惮地掠夺。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在抗战期间对孔,宋家族财富所作的周密调查,认为1943年1月止,宋子文在纽约大通国民银行拥有8000万美元;宋美龄在这两家银行中存1.5亿美元。据孔祥熙的部属徐家涵先生的估计,孔氏家族的资产在抗战期间约10亿美元以上。据南京《大众新闻》在1948年综述各方资料佐证,估计孔氏家族的财富约有20亿美元左右宋子文被认为是20世纪40年代时期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民国四大家族新知讲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时间1947年7月2.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3.目的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4.成果至1948年底,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新知讲解观看视频,了解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影响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深受农民欢迎解放区人民踊跃支援前线5.影响至1948年底,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新知讲解国统区解放区军事经济政治进攻受挫,损兵折将双方力量变化明显,解放军总兵力增加,逐渐扭转了战场上的不利局面企业倒闭、物价飞涨、生活恶化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腐败统治:趁接掠夺人民财产发动内战、孤立无援国统区人民“三反”斗争农民拥护共产党政权,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为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增强了解放军的实力经济崩溃统治危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心向背!新知讲解千里跃进大别山1.时间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2.过程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观看视频,了解国统区经济危机3.意义千里跃进大别山新知讲解三路大军挺进中原鄂豫皖刘伯承邓小平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2)陈庚、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边区3)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进攻豫皖苏地区三路大军成品字形阵势,威胁南京和武汉意义新知讲解辽沈战役2.时间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共产党: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国民党:此地部队仅55万人,卫立煌正规军48万人3.兵力对比东北形势对于中共有利,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1.背景新知讲解1948年10月14日,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攻克锦州,在锦州攻坚战的同时,南线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歼敌6000余人,在锦州攻坚战的同时,南北两线阻援部队分别采取坚守防御和运动防御,粉碎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增援锦州的图谋。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锦州会战1.时间1948年10月7日-1948年10月15日2.过程锦州的解放给当时的东北人民以极大的鼓舞。锦州战役的胜利,加速了东北解放的进程;锦州战役是在东北战场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也是全战役的关键一着,该战役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3.影响关门打狗,各个击破毛泽东认为,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林彪则认为攻打锦州是有困难的,应该先打长春,但是在其试攻长春后就知道攻打长春也比较困难,于是同意先打锦州。锦州破后,国民党军队就被封闭在东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陆上无法逃脱新知讲解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人、国民党军伤亡、被俘47万人过程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的胜利,为东北我军入关组织平津战役提供了良好契机。这一战后,国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完全颠倒过来从10月29日起,东北野战军乘胜东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1948年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宣告解放毛泽东指出:“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解放沈阳4.伤亡情况5.战争影响新知讲解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1.时间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2.领导成员“心”指的是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虎自然指人民解放军,心指的是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徐州处铁路线非常多,四通八达,打徐州是为了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猛虎掏心新知讲解民工543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76.7万头船只8500只粮食9.6亿斤挑子20.6万副淮海战役的指挥者之一陈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思考:为什么淮海战役被陈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群众踊跃支持。证明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新知讲解3.结果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向被围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9日消灭第13兵团大部,1月10日战斗结束。杜聿明被俘,邱清泉阵亡,李延年兵团撤往江南,淮海战役结束,解放军占领了长江以北大片土地。淮海战役4.意义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认为此次战役,战略之失败多于战术,战术之失败多于战斗。淮海战役的失利,军事上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直逼长江,攻击矛头直指蒋介石统治的核心地区——江浙沪地区。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新知讲解平津战役1.时间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2.主要城市大同石家庄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3.攻打策略瓮中捉鳖先打两头,后去中间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成立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3人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1月14日,解放军以强大兵力发起对天津的总攻,在刘亚楼指挥下,经过29个小时激战,攻克天津,天津国民党守军10个师13万人全部被歼,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俘。天津解放后,塘沽守敌乘船南逃。4.过程新知讲解和平解放北平1.背景共军连续攻克天津和张家口等城市,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破坏,必须和平解放北平标志平津战役胜利结束,解放了文化古都北平,使之免于战火完整地保存下来,使北平地区人民免遭战争之苦,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为新中国的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础。北平和平解放谈判进行三次;傅冬菊对傅作义的策反。19日双方代表签署《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2.过程3.结果1月22日北平守军开始撤军。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古都北平宣告解放。4.意义三大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从战争规模和取得的结果看,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国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1.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策英明,领导正确2.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3.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4.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内战爆发时,共产党在军事上处于明显劣势。但短短三年时间,共产党就由弱变强,请你归纳胜利的因素。(政治、军事、经济、社会)1.政治:2.军事:3.经济:4.社会:问题探究共产党加强民主建设,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统治腐败,一党专政,失去民心解放军英勇善战,并且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国民党指挥失误,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解放区通过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解放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国统区经济则陷入崩溃境地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处境孤立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国统区:解放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进行了土地改革时间: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名称:结果: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③平津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诗歌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白山黑水一盘棋,战锦方为决斗时”“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华夏岁时冬又春,雄师百万骋平津”,这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是()A.?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B.?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C.?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D.?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BA课堂练习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4.下列关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B.?三大战役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平津战役C.?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D.?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CC课堂练习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①伤亡②被俘③起义④投诚国民党军队171.1万人458.7万人84.7万人63.4万人共产党军队131.3万人1.4万人无无【注】解放战争时国民党统治区“许多人以树皮、野草、观音土充饥,甚至卖儿卖女,全家自杀”材料一: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电报材料二: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踊跃参军。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材料三:解放战争(1946.7—1950.6)国共军队人员损失统计表课堂练习(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电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2)材料二中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并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原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参战热情;国民党统治崩溃,不得人心。启示:人心向背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执政者应当执政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坚持不同的建国主张千里跃进大别山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框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同步练习单选题1.解放战争时期,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2.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③平津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诗歌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白山黑水一盘棋,战锦方为决斗时”“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华夏岁时冬又春,雄师百万骋平津”,这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是(???)A.?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B.?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C.?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D.?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4.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张学良????????????????????????????????B.?佟麟阁????????????????????????????????C.?李宗仁????????????????????????????????D.?傅作义5.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280万人,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军委果断地作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决策,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A.?渡江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7.下列关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B.?三大战役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平津战役C.?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D.?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8.在下图所示战役后,国民党军统帅部在检讨中承认:国军遭受之失败,影响全局,最为重大,尤其是华东地区。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A.?东北三省地区全境获得解放B.?华北地区全境基本获得解放C.?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9.查找史料要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下列可作为研究“平津战役”直接材料的是(???)A.?平津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B.?参加平津战役老兵写的回忆录C.?历史论著中对平津战役的描述D.?电影作品《平津战役》10.为了了解我国农民的历史发展状况,“薇·萌”学习小组到柯桥区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绘制成图表如下。?王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6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他们研究的结论应是(?)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晨8时,约毛泽东早餐后,余再与之恳切对谈,阐明数次谈论要旨,明告其所谓解放区问题,政府决不能再有迁就,否则不成其为国家之意,坚决表示望其了解也。——蒋介石日记?1945年10月11日材料二: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意义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艾奇逊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结果如何?(2)根据材料二,说说西方观察家们眼中的国民政府的形象。并说明尽管如此,还要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的目的。(3)艾奇逊写这封信时,中国局势如何?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原因。东的正确领导)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电报材料二: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踊跃参军。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材料三:解放战争(1946.7—1950.6)国共军队人员损失统计表?①伤亡②被俘③起义④投诚国民党军队171.1万人458.7万人84.7万人63.4万人共产党军队131.3万人1.4万人无无【注】解放战争时国民党统治区“许多人以树皮、野草、观音土充饥,甚至卖儿卖女,全家自杀”。(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电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2)材料二中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并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2.B3.A4.D5.C6.C7.C8.C9.A10.A二、材料分析题11.(1)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但解放区政权问题等未达成协议(2)政治腐败;一党专政(独裁);争权夺利;目的:维护美国在华利益(3)局势: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国民党统治已被推翻)。原因:通过土地改革,解放军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共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12.(1)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坚持不同的建国主张。(2)千里跃进大别山。(3)原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参战热情;国民党统治崩溃,不得人心。启示:人心向背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执政者应当执政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国统区危机.mp4 挺进大别山.mp4 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同步练习.doc 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pptx 解放区大生产运动.m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