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变阻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变阻器》是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六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电阻》,能够理解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而本节课的学习,会直接影响“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学习,因此上好本节课,尤为重要。但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接线比较复杂,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本节教学中,我采用探究性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和体验,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制作过程,经历科学发明创造的过程。 (2)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并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情感。重难点课时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难点:根据要求正确使用与连接滑动变阻器课时安排1课时教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用具自制多媒体课件、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小灯泡、铅笔(或铅笔芯)、金属夹、导线若干、铁丝、电阻(5Ω、10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或意图情境导入新课难点突破师:大家晚上回家应该都是会写作业的,那有没有用到台灯呢?我这里现在有一只台灯,扭动旋钮,引起大家注意。这里灯泡的亮暗是可以调节的。你认为调节灯泡的亮度有哪些方法呢?进入新课学习。器材三:电源(两节干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铁丝器材四:电源(两节干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铅笔芯改变长度时,灯泡的亮度变化是连续的,且容易操作,只进行一次电路拆接。引出变阻器概念: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变阻器。而刚才实验用金属夹在电阻上滑动,改变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接入阻值,它就叫做滑动变阻器。组成:电阻线圈、滑片、瓷筒、支架、四个接线柱、金属杆教师介绍,瓷筒是绝缘体,并且最好的绝缘体。1.电阻丝哪个位置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紧密排绕的电阻线圈横向之间会导电,我们常用油漆绝缘。但金属滑片又需要和导线相接,所以和金属滑片相连的位置绝缘漆被刮去了。3.铭牌上的“20Ω2A”表示什么意思?最大阻值为20Ω,最大电流为2A4.滑动变阻器还有哪些接法?接线柱两两组合:AC,AD,BC,BD。(四)变阻器的应用师:说说刚开始时,我们的台灯。和灯泡相连的一定有一个变阻器,它里边的变阻器又名叫电位器。大家下去之后可以研究一下它的内部结构。同样的变阻器还有哪些呢?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想办法试着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老师和学生分别在讲台上演示,对学生回答的方法进行验证。并且总结出:变电压U;变电阻大小;变L、变R;变材料、变R。1.要想灯泡亮度变化大些,则电阻丝的选择应该是:应该长一些,且电阻率较大的合金丝制成。2.电阻丝太长方便吗?怎么办?可以进行缠绕,绕成线圈。大家现在拿出滑动变阻器,观察结构,进行学习。2.接哪两个接线柱,阻值不变?AB,CD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各组分别到讲台进行演示及讲解。音响调音量的,收音机调音量的,电动车的调速器,电脑屏幕调亮度的等,还有油量表。器材一:电源(两节干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器材二:电源(两节干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电阻5Ω、电阻10Ω通过操作,你觉得哪个方法更好呢?原理:变L-变R-变I师生一起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元件符号1.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串联,“一上一下”的接法,靠近所接入的下接线柱,阻值变小。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a.保护电路b.改变电流油量表原理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节小结)对照学习目标进行。作业课本71页第1、2、3题反思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在生活中不断的感知和学习物理,又能将所学用于生活,帮你解惑。板书16.4变阻器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线的长度L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变R改变电路中的电流I连接方式:与被控制用电器串联使用:“一上一下”接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