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领略自然现象的奇妙; 2.观察实验现象,明确观察对象,能抓住现象的主要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描述出来;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未知的物理现象进行猜想; 2.能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动手热情;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勇于提问、善于探索、勤于实验的科学态度。 重点: 观察物理现象,能通过观察提出问题。 难点: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讨论、归纳 教学用具: 蜡烛、火柴、大小烧杯、圆底烧瓶、酒精灯、水、小金鱼、磁铁、铁钉、纸片、玻璃板、铝片、铁片、不锈钢片、塑料片、搪瓷盘、(玻璃钟罩)、抹布等。 教学过程 : 【预习检测】 1.科学王国多么美妙!许多神奇的现象萦绕在同学们充满求知欲的大脑中,百思而不得其解!其中属于物理现象占的比例很大,学了物理会使你豁然开朗。同学们不妨大胆的把那些你想知道的,想了解的“奇闻怪事”——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写下来,老师将与你们携手共同插上探究的翅膀,飞向科学的天堂!(至少写三条) 2.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要的物理规律大都源于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 (1)教材图0-1的实验,实验前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的猜想:长蜡烛和短蜡烛哪个先熄灭? 答________ 你认为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2)教材图0-2的实验情境你一定能看懂,与我们平时加热方法不同的是:平时我们给水加热应该是在容器的 ,即从水的 (“上方”或“下方”)此实验给水加热是在水的 ,(“上方”或“下方”)同学们试想一下美丽的小金鱼会安然无恙吗? 说说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下你的猜想依据 (3)请利用身边的饮料瓶动手做一做教材图0-3的实验,尝试着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下来。 透过盛水的饮料瓶 看到书上的字(选填“能”或“不能”), 你看到的字与书本上的字相比是 (选填“倒”或“正”)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4)你一定知道,磁铁(吸铁石) (“能”与“不能”)吸引大头针,教材图0-4的“磁铁吸引大铁钉”实验,问题 (1)隔着玻璃,磁铁 吸引铁钉(“仍能”与“不能”);问题(2)隔着木板,磁铁 吸引铁钉(“仍能”与“不能”);问题(3) 隔着任何物体,磁铁都吸引铁钉(“可能”与“并不是”)。 你知道生活中哪儿用到磁铁(俗称“吸铁石”)?(举两例) 【新课教学】 一.阅读导言 学生观察章导图,阅读导言,老师适当给予指导,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 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信息,展现思维的能力: 针对你所观察到的这些现象,你有什么不了解的问题吗? 讨论预习题1(让学生自己大胆的说出自己生活中解不开的谜) 二.活动—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1.放在烧杯下燃烧的长、短两支蜡烛,谁先熄灭。 展示实验器材,提出问题:将点燃的长短两支蜡烛用烧杯罩住,哪支蜡烛先熄灭? 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启发学生大胆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 进行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 组织学生讨论,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不支持燃烧的。由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比空气“轻”,所以二氧化碳聚集在烧杯的上方而使长蜡烛先熄灭。 若烧杯较大,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冷却后比空气“重”,就会沉入烧杯的下面,这时短的蜡烛先熄灭。) (演示结果常常是长的蜡烛先灭,要得到短蜡烛先灭的结果,钟罩要足够的大,钟罩与桌面间密封要好) 3.给盛水的长颈烧瓶加热,烧瓶中有一条可爱的小金鱼。 介绍活动过程,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放有金鱼的盛水长颈烧瓶的颈部加热,过一段时间,长颈烧瓶上部的水开了,小金鱼能存活吗? 让学生有足够的猜想时间,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要求能说出猜想的理由。 演示、观察,验证猜想。学生协助实验。 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对象,记录观察现象。 针对观察到的现象,你有哪些想法? 激发学生讨论,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联系实验前的猜想进行思考,提出新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善于观察,勇于提问,并能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是学习、探索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长颈烧瓶上部的水沸腾了,短时间下部的水温没有太大的变化。实验结束应立即倒掉上部的热水,避免振荡,造成上、下部分水的混合,导致实验失败。 4.透过盛水玻璃杯看书上的字。 隔着盛水的玻璃杯看书上的字,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改变观察的角度,移动玻璃杯,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猜想…。 学生动手实验…,进行观察,验证猜想。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现象,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启发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猜想,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组织学生归纳,总结结论。 (书离杯近时字放大,离杯远时字缩小。) 5.隔着物体,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变化吗? 展示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作用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提出问题:隔着物体,磁铁还能吸引铁钉吗? 演示:让磁铁隔着纸片去吸引铁钉,学生描述观到的现象。 拓展问题:磁铁隔着任何物体,磁铁都能吸引铁钉吗? 学生猜想,协助演示(分别用准备好的其它器材进行实验)。 (隔着铁片等铁磁性物质时,磁铁就不能吸引铁钉了 — 磁屏蔽。) 师: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仔细观察,偶尔想一想,你会提出许多问题。为了解开这些物理之谜,同学们想一想需要具备哪些科学品质?你准备如何来学习物理,学好物理? 【例题讲评】 1.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的抹布是睛纶的,从妈妈的答案中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探究什么问题吗?写下你的想法。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对这个现象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再想想,若要使生鸡蛋再下沉,该怎么办?利用实验器材试试看,可行吗? 课堂小结:偶尔想一想,你会提出许多问题。为了解开这些物理之谜,需要我们学会思考、乐于动手,养成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