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授课教师:庐江实验中学时间:2020年9月3日第6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功率的概念。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功率单位的含义,会计算有关功率的简单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深化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认识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及测量教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体重计、秒表、皮尺教学方法(策略):比较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一)比较做功的快慢(二)认识功率(三)计算功率的另一公式:(四)活动2:比一比,谁的功率大三、总结新知四、巩固新知五、布置作业播放视频: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创造了中国速度!?活动一: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展示图片:1、人和起重机搬起相同的砖,用时不同,比较哪个做功快?2、人和起重机在相同的时间里搬起不同质量的砖,比较哪个做功快?3、人和起重机做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1、为了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功率这个物理量,功率如何定义?物理学中,把做功的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功率,用符号P表示。2、功率的公式:P=W/t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由功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为J/s,后人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瓦特所作出的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1W=1J/s,在工程技术上常用kW作为功率的单位。换算关系:1kW=103W。3、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做功越快;功率越小,做功越慢。1W的物理意义:1S内做了1J的功4、请同学们观看课本中的图片,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信息窗:了解机器铭牌中的一些数据,功率是其中的一项。知道机器中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想一想:假如在上图,起重机吊起的建筑材料重G1=2000N,高度h1=10m,所用时间t1=40s;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重G2=200N,高度h2也为10m,所用时间为t2=20s。则它们对建筑材料做功的功率各是多大?提出问题:若力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如图能否推导出有关于速度v的功率计算表达式呢?适用条件:F与v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物体在某个时刻或某个位置时的瞬时功率。物理◆生活想一想:为什么汽车上坡时,司机经常用换挡的方法减小速度?想一想:测量人登楼时的功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工具?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投影习题让学生练习。课后的“自我评价与作业”。《基础训练》第3-4页。观看视频。感受中国速度。分析可得:1、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则做功快。2、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做功多则做功快。3、比较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学生板演,教师讲评,引导学生规范解题。学生根据公式P=W/t推导出P=Fv.学生根据P=Fv回答。教师学生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把事先同学间合作测出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功率并比较,讨论功率不同的原因。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引导个别代表回答并作适当的讲解。教师评价,评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通过观看火神山医院的建造速度,感受做功之快!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知道做功快慢与做功多少和用时多少都有关系;并联系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三种方法,以及理解功率的比值定义法。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加深学生对“瓦特”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功和功率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从物理走进生活。使学生在课余亲身感受,幷培养其动手能力.让物理学走进生活.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借此机会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获得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