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教案测量物质的密度沙河城镇中学任丽梅一、学习内容:《测量物质的密度》本节课是2011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六章第3节的内容。二、教材分析: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实验中,巩固了学生对天平、量筒、密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本探究实验,让学生进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要求学生利用密度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三、实验原理:ρ=m/v四、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盐水、量筒五、学习目标:(一)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代的方法。(二)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三)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六、学习重难点:重点: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难点: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设计、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七、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二)情境导入:利用盐水选种子;教师出示半杯盐水。提出问题:测量盐水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工具?(引出: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三)探知新知考虑到设计该实验方案比较难,学生不易想到,我展示了两个方案,让学生讨论最佳实验方案。方案一: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方案二: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体积,再测出余下的盐水和烧杯的学生交流,回答方案几比较好?并说明原因。(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如何使实验误差更小,讨论确定最佳方案。)设计实验方案首先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各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读出液面到达的刻度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计算盐水密度ρ=m1—m2/v完成表格3、学生展示实验操作过程4、汇报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四)总结实验结果(五)填写实验报告八、效果评价1.学生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天平测盐水的质量;并利用天平和量筒间接测量液体的密度。掌握了等量替代的实验方法。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3.在测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