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日期学科:物理年级:教师:课题:机械运动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运动和力”这一章的第一节,是为以后学习“匀速直线运动”打基础的。同时也是本章学习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关系的基础。更是高中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体会到选取参照物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选取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运动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怎样描述运动?为什么要选取参照物?怎样选取参照物?”这都是学生以前未考虑过的问题,通过观看图片、分析讨论,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参照物对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感受通常研究机械运动选择参照物的方法。通过实验、讨论、交流等方式,知道参照物选取得不同,物体运动的描述就不同,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建立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感受到事物的相对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③知道参照物的概念。④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2.过程和方法。①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想象、讨论等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学知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参照物。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四、教学资源1.演示器材:小木块、纸条。2.物体机械运动录像片段。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建立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对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感受通常研究机械运动选择参照物的方法。通过实验、讨论、交流等方式,知道参照物选取得不同,物体运动的描述就不同,最终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参照物概念的建立。方法是:首先用多媒体展示运动的画面,让学生判断其中的火车是否运动?当学生看到的就是对面的火车在运动,而过一会儿才发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运动。而到底谁在运动,则需要建立参照物的概念了。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方法是学生提前通过完成《学习活动卡》上“做做想想”或者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验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可以是不同的。由此自然而然地领悟到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就可能不同,从而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通过学生实验、实例分析等自主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与学能达到最佳的结合。通过实验、讨论,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同时体验事物的相对性。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1课时。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2、教学流程图说明及主要环节情景Ⅰ视频播放各种生活中运动的视频,建立机械运动的概念。情景Ⅱ视频观看一段有关生活中机械运动的影片,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感知机械运动。活动Ⅰ学生实验用小木块和纸条进行学习活动卡P42“活动”。会选取参照物,知道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情景Ⅲ应用通过观看录像了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体会学习物理的意义。活动Ⅱ角色扮演根据自己对“机械运动”及“参照物”概念的理解,分小组讨论、列举出一些机械运动及参照物选取的实例,并进行角色扮演游戏。3.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设计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机械运动”及“参照物”的概念。第二环节通过实验,感受通常研究机械运动选择参照物的方法,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七、教学设计一、交流与展示1、前十分钟教师进行预学单的点评,再请学生交流自己的预习单,通过答案的比对基本了解自己的错误,再相互研讨怎样的解答是合理的,怎样的实验思路更加清晰严谨。2、先进行同伴间的互相评价,再由教师将典型错误展出,请学生指出。3、通过展示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交流、兵教兵提高学习效率。二、讨论与指导(一)引入以“坐地日行八万里”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新课1、机械运动(1)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播放视频和动画:流动的水(?http:?/??/?www.21cnjy.com?)——瀑布、在空中飞行的小鸟、正在起飞的飞机、正在比赛的运动员、正在上升的电梯、转动着的风力发电机、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动情况。播放图片:珠穆朗玛峰正以平均每年1.8cm的速度上升、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由于板块运动每年缩短2.7c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继续播放图片:介绍生活中和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运动(2)机械运动对上述各种各样的运动进行分析说明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播放动画对这些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1)参照物和参照物的选取播放视频:我们坐在火车中,看见对面的火车在运动,请学生们判断哪辆火车在运动?——比较标准不同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如果被选择作为参照物,就一定要假定他是不动的。21教育网关于参照物需说明的是:①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②参照物是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参照的物体,参照物都是假定不动的。③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④对同一物体,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可以不同⑤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⑥被研究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针对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http:?/??/?www.21cnjy.com?)再播放动画作进一步的分析、理解和体会。(3)已知运动情况,怎样判断参照物针对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物体静止的情况:(?http:?/??/?www.21cnjy.com?)针对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物体静止的情况:(?http:?/??/?www.21cnjy.com?)举例:月亮和云的运动情况以及参照物的选取、加油机和受油机的运动情况以及参照物的选取。播放视频:讲解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问:“竹排江中游”和“青山两岸走”分别是以什么做为参考系的?21·cn·jy·com“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为参考系的。“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知识应用(1)通过观看“空中加油”、等图片了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体会学习物理的意义。(2)根据自己对“机械运动”及“参照物”概念的理解,分小组讨论、列举出一些机械运动及参照物选取的实例,并进行角色扮演。三、评价与反馈请学生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谈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1)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2)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3、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学生进行检测单题目的练习。板书设计机械运动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不存在3、参照物:描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教学反思八、作业布置:完成作业单活动I学生实验参照物情景Ⅱ视频机械运动情景I视频活动Ⅱ角色扮演情景Ⅲ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