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力(第一课时)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力,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这部分内容和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后继学习重力、杠杆、机械功等力学知识的基础。(1)学生原有水平分析知识方面:具备机械运动知识,通过观察物体运动情况可以判断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的改变。能力方面: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生活中现象的能力,能对同一类的事例初步归纳它们共性。(2)教材分析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研究方法的基础,对今后的学习能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因此,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就是力的概念的形成过程。本节课以大量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力现象为背景,通过观察、归纳和简单的分析、推理,从而总结出力的概念。本节课的宗旨是让学生对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利用物理的眼光去分析,增加学生的体验,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本节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摸索,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并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相关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2)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4)理解力的三要素。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许多与力有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2)通过感受、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经历从许多与力有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养成分析和归纳的能力;(2)体会透过众多物理现象分析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3)通过分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和交流;(4)体会物理就在身边,逐步建立“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5)观看中国女排比赛片段,体验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力的概念2、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有关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每四人一套):握力计、橡皮筋、磁铁、回形针、小车、气球2、演示实验器材:磁铁两块、握力计、小车、自制PPT幻灯片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三个要点。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生活中力的实例出发,通过总结归纳,逐步建立力的概念;同时在感受力的过程后,再动手实验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在用手握握力计的实际体验中认识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最后在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学习力的三要素。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力的概念的形成。方法是: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归纳出力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到物理的物理学习过程以及物体概念的形成过程。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方法是:采取学生实验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师引导和师生问答,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增进知识的渗透,然后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分析、交流、总结,最终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流程,在设计门把手位置的生活实例中,巩固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体会从物理回到生活的理念。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2、教学流程图说明(1)活动I学生活动1让两名学生扳手腕(2)活动II学生活动2四人一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力(3)情景I演示实验1磁铁间不接触也有力(4)活动III学生活动3抛接排球互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5)活动IV学生活动4利用桌上的器材(手握握力计),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活动V学生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7)活动VI教学小结七、教案示例(一)新课引入请两位同学扳手腕,比比看谁的力气大,这节课学习力。(二)新课教学1、力的概念(1)小组感受力: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到力的例子(2)演示实验:用磁体相互吸引,可见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而接触了也不一定会有力的作用(将两个木块接触但没有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1)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师生互动抛接排球,归纳: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活动:利用桌上的器材(手握握力计),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举例说明:用手击打桌面,用手指抵住笔尖,人也感觉疼痛,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力的三要素(1)猜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学生实验,根据给定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3)学生交流讨论(4)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即力的三要素。(三)课堂小结观看视频火箭发射过程,思考运用到今天我们学习的力的哪些知识。(四)知识应用(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主板书)3.3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3力学习活动卡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体验:感受力的存在器材:(每四人一套):握力计、橡皮筋、磁铁、回形针、小车、毛绒玩具、气球体验到的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_________、力的__________和力的___________有关实验器材:毛绒玩具实验1: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次数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选填“较大”或“较小”选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选填“手部”“脚部”“头部”等选填“相同”或“不同”12结论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次数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选填“较大”或“较小”选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选填“手部”“脚部”“头部”等选填“相同”或“不同”12结论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次数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选填“较大”或“较小”选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选填“手部”“脚部”“头部”等选填“相同”或“不同”12结论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1、任何力都不能离开_______而存在,力是物体间的_______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是指物体运动速度的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改变。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5、下列物体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A、汽车停在地面上B、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C、卫星以大小不变的速度绕地球运转D、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6、回形针被吸到磁铁上,这说明()A、磁铁能吸引回形针,而回形针不能吸引磁铁B、回形针也能吸引磁铁,但吸引力小C、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D、回形针和磁铁相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7、某同学为了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如图3所示,用力拉同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A、B、C、D四种形变,其中F1=F3=F4>F2。则:(1)分析比较实验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_____和______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分析比较实验A和D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上所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8、假如请你给这扇门设计一个门把手,你会选择把把手设计在______点,试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活动IV学生活动4情景I演示实验1活动V学生实验活动VI教学小结活动III学生活动3活动II学生活动2活动I学生活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力的作用效果B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