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从这段视屏中,我们能看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自然人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自然为人类提供滋养与条件人类应保护自然,并对自然进行补偿和修复1、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自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洪灾旱灾沙尘暴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骨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20世纪世界十大环境公害——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一个牧场,牧民有三种做法,一是尽可能地少养牲畜;二是适当地增加牲畜头数,但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三是盲目地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设想这三种做法将会出现什么情况?杀鸡取卵:意思是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1972年6月《人类环境会议宣言》1982年5月《内罗毕宣言》1992年6月《21世纪议程》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2年8--9月《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2015年12月《巴黎协定》2016年9月习近平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巴黎协定》批准文书。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历程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第一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第二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三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分别指什么?绿水青山VS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经济发展VS==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坚持绿色发展道路Part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探究与分享P84: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P84探究与分享:浙江余村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第一阶段: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开始意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为解决温饱,开矿、建水泥厂,成了“首富村”,同时带来了污染和破坏。幡然醒悟,关停工厂,没有经济效益。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第一次富起来第二次富起来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增长。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鼓了“钱袋子”,伤害了“居住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太阳能光伏电站碳排放交易城市森林公园海绵城市智能工厂三北防护林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过程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也不消耗燃料,并且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具有无噪声、无污染的特点;太阳能资源没有地域限制,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电站——最丰富的资源和最洁净的发电过程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逐步改善并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中国的绿色长城”工程规划期限为70年,分七期工程进行,目前正式启动第五期工程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3、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熄灯一小时多乘公共交通工具义务植树光盘行动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及时关电器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要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备受瞩目,这是1989年我国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后的首次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其体现出的亮点:凸显保护优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追责处罚力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2)要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3)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己行动。(4)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轮廓和时代图景是什么样子?“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轮廓)美丽中国的轮廓和时代图景:共筑生命家园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政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园.ppt 三分钟回眸辉煌70年之生态文明篇.wmv 伦敦“杀人雾事件”回顾.wmv 切尔诺贝利-25周年-核爆炸影响犹在.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