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NaCl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张青莲教授的资料,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重点】 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 离子符号的书写和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知识点一 离子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55页,完成下列填空: 1.在化学反应中,为了达到稳定结构,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这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总数,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正电;非金属元素容易得到电子,这时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总数,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负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 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离子保持。如保持NaCl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Na+和Cl-。 4.离子符号: 钠离子Na+;镁离子Mg2+;氯离子Cl-;硫离子S2-。 5.离子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Na+每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Mg2+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l-每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3Fe2+3个亚铁离子,每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合作探究】 1.离子的结构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存在何种关系? 答: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其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的,其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有什么关系?原子得失电子后电子层有何变化? 答: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原子得电子时电子层数不变,原子失电子时,电子层数比原来减少一层。 3.原子和离子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答: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电性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表示法 元素符号 阳离子符号 阴离子符号 联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教师点拨】 1.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时只是核外电子发生改变,核内质子数不变。 2.离子符号的书写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用“+”表示带正电,用“-”表示带负电),数字在前,“+”或“-”在后,当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 【跟进训练】 1.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D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2.Mg和Mg2+这两种粒子具有相同的( B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化学性质 3.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化钠分子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 D.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微观结构相同 知识点二 相对原子质量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56页,完成下列填空: 1.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约为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 2.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合作探究】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答:与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其质量可以认为是不变的。 【教师点拨】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但能反映出一个原子实际质量的相对大小,它的单位是1而不是g或kg。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跟进训练】 1.为解决电力紧缺问题,我国将加强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钚是可用于核电开发的放射性元素,已知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核内有150个中子,则它的核外电子数为( D ) A.244 B.160 C.150 D.94 2.已知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铯原子的质子数为82 B.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 C.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铯属于非金属元素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