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时 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以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重点】 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 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知识点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87页,完成下列填空: 1.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用字母 !!! Mr表示。 2.计算下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具体过程): CO2:12+16×2=44; H2SO4:1×2+32+16×4=98; CaCO3:40+12+16×3=100; Ca(OH)2:40+(16+1)×2=74; NH4HCO3:14+1×5+12+16×3=79。 2NaOH:2×(23+16+1)=80。 3.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及不同种元素的质量比: 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例如:NH4NO3中,氮、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4∶3,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 4.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例如: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6.7%。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物质的成分或纯度。 【合作探究】 如何根据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有该元素)求化合物的纯度? 答:不纯物中化合物的纯度=×100%。例如:某石灰石样品中含有不含钙元素的杂质,测得该石灰石样品中含钙的质量分数为36%,则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6%÷40%=90%。 【教师点拨】 1.与相对原子质量一样,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也是1,通常省略不写。 2.求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括号照写,必须乘以原子团的个数。化学式前面有数字时,必须乘以分子个数。 3.求元素的质量比时,前面要用文字叙述,必须说明比的前后项;要用小括号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的乘积括起来,结果一般要化成最简整数比;不要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原子个数比看作是元素的质量比。 4.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时,必须乘以100%。元素的质量分数还可以用如下公式求得:元素的质量分数=×100%。由上述公式可得: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质量=。 【跟进训练】 1.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计算每片钙片中至少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 B ) A.0.8 g B.0.6 g C.0.4 g D.1.2 g 2.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根据化学式,完成下列填空: (1)碳酸氢铵(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9; (2)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5∶12∶48; (3)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72%(结果精确到0.01%); (4)每袋(50 kg)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8.86kg。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