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3(1)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过程与方法(1)经历力的概念的形成过程。(2)通过实验,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3)通过实验,体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和实验中力现象的观察、思考,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然后利用理论解释力的现象,感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体验物理研究的乐趣。(2)通过学习,知道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体验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兴趣,以兴趣来带动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教学用具:学生:教师: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在刚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共获得多少枚金牌?师:我们国家的国球是什么?生:乒乓球。师:乒乓球项目获得了多少枚金牌?生:包揽了所有项目的7枚金牌。师:下面老师也来表演一下垫球。师:乒乓球为什么会向上运动?生:球拍给乒乓球施加了向上的力。师:那什么是力呢?二、新课讲授1、力的定义及力产生的条件师:力的概念最初是人们从肌肉紧张的感觉中得出来的。师:请同学们用力握紧拳头,体会一下肌肉紧张的感觉。师:下面请你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或身边的物体做一个物体受力的小实验或描述一个生活中物体受力的现象。生:学生举例。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物体受力的例子。手推木箱:手对木箱施加了力;手拉绳子:手对绳子施加了力;手压弹簧:手对弹簧施加了力;脚踢足球:脚对足球施加了力。师:力的产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师:物理学中,我们把木箱、绳子、弹簧、足球等统称为物体,手、脚也统称为物体,由此可见,要有力的作用必须要有几个物体?生:两个物体。师:物理学中,把推、拉、压、踢这些动词称为作用。师:力的定义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师:力产生的条件是:①两个物体②两个物体发生作用(板书)1、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②两个物体发生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师:定义中出现了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我们该如何区分呢?物理学中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请同学们说出你们所举例子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师:如图一人手持利斧劈开木桩的过程中哪些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生甲:手和斧头之间有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斧头。生乙:斧头和木桩之间也有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斧头,木桩是受力物体。师:你为什么说斧头与木桩之间有力的作用?谁有肌肉紧张的感觉?师:但明明看到木桩被劈开了啊。那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呢?师:好,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坐在教室里的你能告诉我现在外面有风吗?生:看一下。若看到树叶飘动,红旗摆动就说明有风。师:很好,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根据风产生的效果树叶飘动来判断它的存在。师:同样,力也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也可以根据它产生的效果来判断力是否存在。师: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它们的方法,称作转换法。师:物体受到力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请用实验来说明问题。注意:观察力的作用效果!生甲:手压海绵,海绵的形状发生改变。生乙:手拉弹簧,弹簧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生丙:手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下列现象中物体受力后什么发生了改变?生:形状。师: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我们简称物体发生了形变。即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师:物体受力后,除了形变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师: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我们说物体的什么发生改变呢?师:我们以踢足球为例,请问足球在整个过程中共受到几次力的作用?生:三次。师:第一次,运动员踢足球,足球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由静止变为运动。师:第二次运动员用头顶足球,足球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生:足球改变了运动方向。师:守门员用手抱住了球,足球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由运动变为静止。师: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和运动方向改变统称为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如果两者中有一个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板书)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速度的大小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师:请问木桩受到斧头施加的力了吗?师:为什么?生:木桩发生了形变。师:这么看来,力的定义中的物体指一切物体,也包括没有生命的物体。师:现在肯定有同学会有疑惑,用手按课桌,怎么没看到课桌发生形变呢?师:发生形变了没?生:形变了,只是很微弱,肉眼很难观察到。师:好,现在我们来观察这样一个实验。师:这里有一个石库门老酒的瓶子,谁来捏一下。感觉怎么样?生:很硬。师:我在瓶子中装满水,盖上一个带有玻璃管的软木塞。师;请一个同学来用力捏一下。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生:瓶中的水上升。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把物体的微小形变进行了放大。师:好,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小球受到力的作用了吗?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并回答提出的问题。生甲:我们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师:你能举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吗?生:苹果熟了会下落,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地球与苹果也没有相互接触。师:好,那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呢?注意观察皮球落地时地面对它施加力的效果。生:小球发生了形变也改变了运动状态。师:也就是说物体受力后,既可以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运动状态。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课后呢我和我们八(1)的同学一起拍了一段视频,同学们来看一下,看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师:视频中我让穿着溜冰鞋的刘犇宇同学推穿站在滑板上谢磊同学,要求谢磊不许推刘犇宇。师:同学们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谢磊向后退。师:为什么?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师:有人说刘犇宇也会后退,我们先来看看实验现象。生:两个同学都后退了。师:刘犇宇后退是因为什么?生: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师:我们再换一个同学做实验,因为要想得到普遍规律,必须怎么样?生: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师:但实验中,我问过谢磊和殷家莉,他们都说没有主动施加力。看来,刘犇宇在推其他同学的同时也受到其他同学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板书)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你觉得这两个力的方向怎样呢?生:方向相反。师:请同学们用手用力敲桌子,手有感觉吗?生:有点疼。师:为什么?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手敲桌子这句话中,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生:手是施力物体,桌子是受力物体。师:手感到疼呢?生:桌子是施力物体,手是受力物体。师:其实我觉得同学们的家长物理学的不错。哪些同学小时候被家长打过?生:家长打你时都用手吗?生:没有,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那你知道手对你施加的力与你的某个部位对手施加的力大小怎么样呢?生: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解决。师:应用:如何让小船离岸?火箭发射时,尾部向下喷出大量的气体,火箭却向上腾空而起。为什么?板书:1、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②两个物体发生作用使物体发生形变3、力的作用效果运动速度的大小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