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平凉市第二回民中学李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2、能力目标: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资源。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学情分析: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教学中应紧紧结合化学方程式意义,引导学生对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一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学会解题方法,让学生养成分析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通过解题训练,培养正确、简明地表达能力。教学方法:探究法与讲练法相结合教学辅助设备: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请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并指明该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展示: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质量的意义,我们可以在已知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别的物质的质量(即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设计意图:问题导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加深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因为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对本节课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提出问题: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K:39Mn:55O:16)(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情景。)总结解题思路:1、理清题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找出已知量、未知量(设为x),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已知量、未知量的质量比。3、列出比例式,求解未知量。学生活动:讨论交流,总结出解题格式,并请学生回答。归纳:解题书写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标出已知量、未知量(4)列比例式(5)解比例式(6)简明地写出答语(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当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物质的质量未知,可选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设计意图:辨析解题正误,发现典型错误,避免学生犯类似错误。)巩固练习: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总结的解题思路再来解决一个问题,并请同学们按照你们认为正确的解题格式将解题过程书写出来。(分组练习)练习1:如果有18g水,电解之后产生多少克氧气?练习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用125t含杂质20%的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可制取多少?(设计意图:重点引导学生从思维的特点出发,养成正确地审题、解题习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加深巩固,进一步强化用正确的思路去分析、解答计算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辨析:课堂练习:练习3:有3g镁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MgO?(Mg:24、O:16)练习4:计算:生成4.8kg氧气,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点拨: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设、写、算与标、列、解、答);(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保留一位小数);【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3)代入量均指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已知量单位要代入计算过程,未知量无单位)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课后习题P103页:2、3题;完成配套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