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中考科学物理部分知识点总结 专题02 声和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浙江中考科学物理部分知识点总结 专题02 声和光

资源简介

1102360010439400专题02声和光
模块一 声
声音的产生:(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一定发声但是声音不一定能听
到。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固液气都能发声。
声波:振动面的不断振动,介质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是传播声音的形式。
声波的应用:医疗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通过内脏反射的超声波分析体内病变(B超)。科学
家用声呐探测海水深度。
声音的传播:(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种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液气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米。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固>液>气;介质温度也有关:温度
高,声速大。升1℃,多走0.6米,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
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
频率:①概念:物体每秒内振动次数。
②单位:赫兹,简称赫。
③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频率大音调高;
超声和次声:①超声波: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
②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
③人能听到声波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之间。
响度:①概念:人们主观感觉声音的强度。
②响度的影响因素: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③分贝:声音大小的计量单位通常用分贝来表示,符号dB。
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形状、发声方法等有关。
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噪音:(1)噪音: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乐音和噪声。乐音是使人轻松愉快的声音,噪声是使人烦躁不安的声
音。妨碍人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的控制:①在声源处减弱(仪器设备换噪声小的);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设立屏障);③在人
耳处减弱(戴耳塞)。
噪声污染标准:工厂、工地85-90分贝 ;居民区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超过40分贝。
模块二 光基础
光基础:(1)光源:自身会发光的物体。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3)光线: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小孔成像:①原因:光的直线传播。
②倒立实像。
③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孔的大小有关,孔要足够小。
光速:真空中:3*10falsem/s;水中约为真空中3/4;玻璃中约为真空中2/3。
光年: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约为9.46*10false千米。
光的色散:(1)单色光和复色光:不能再分散的光叫单色光,能继续分散的光叫复色光。
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红、
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红外线:①把一个灵敏温度计放在红色光以为的部分,发现温度计温度上升,说明这里也有光
的辐射,只是肉眼看不到,我们称这种光为红外线。
②应用:家用遥控器,红外线烤箱。
紫外线:①把感光胶片放到紫光以外的部分,发现胶片仍会感光,说明这里也有看不见的光,
我们称为紫外线。
②应用:消毒灭菌,验钞。
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只透过绿色的玻璃我们看到它是绿色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色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光。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模块三 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1)概念: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共面。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

光路可逆: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发生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上,反射光平行射出。(如:镜面、
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
漫反射:发生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左右反向。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作用:①成像 ②改变光路
凸面镜:发散光线(如停车场拐角处的安全镜)
凹面镜:会聚光线(如太阳灶、手电筒)
光的折射:(1)概念:光从一种介绍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三线共面、折入两侧、折随入变。

光路可逆
成像:岸上观察河水中物体感觉会变浅(高),河里观察按上物体感觉会变高,两者都是变高,
观察到的都是虚像。


模块四 透镜
凸透镜:(1)概念: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作用:会聚光线。
焦点和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凸
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

凹透镜:(1)概念: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作用:发散光线。

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2)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3)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倒正
大小
虚实
与物体在
像距v
u>2f

缩小

异侧
f<v<2f
照相机
u=2f

等大

异侧
v=2f
f<u<2f

放大

异侧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光经过凸透镜成平行的光线
获得平行光源
u<f

放大

同侧
v>0
放大镜

(4)巧记: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