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杭州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请同学们注意: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含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两门学科,每门学科各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祝同学们取得成功! 历史与社会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7世纪,某国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 A.罗马帝国 B.雅典 C.日本 D.印度 2.追根溯源,今天的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人的共同祖先是( ) A. 法兰克人 B.日耳曼人 C. 雅利安人 D.希伯来人 贾谊:“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回答3-4题。 3.“诸侯”与我国古代哪一项制度有关(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4.下列举措实践了贾谊这一主张并取得成功的是( ) A.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B.汉景帝制定削藩策略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 5.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齐桓公 秦国 B.齐桓公 秦朝 C.晋文公 齐国 D.楚庄王 齐国 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百家争鸣的活跃让思想不统一 B.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生产发展 C.周天子奢侈残暴让诸侯非常不满 D.各诸侯国都进行了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7.关于文明成就,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阿拉伯人创作了《一天零一夜》,地图绘制也达到很高水平 B.古埃及人在腓尼基字母文字基础上创造了埃及文字 C.种姓制度激化了古印度的社会矛盾。在这种形势下,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D.罗马法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8.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下列属于通过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①阿拉伯帝国 ②亚历山大帝国 ③查理曼帝国 ④罗马帝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 ) A.市民阶级 B.新兴地主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贵族阶级 10.“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以下属于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是( ) A.商鞅 B.管仲 C.董仲舒 D.李斯 11. 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雅典,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①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都在参加公民大会 ②全国崇尚武力,社会如同军营 ③公民大会上,陶片得票最多的人正要被放逐国外去 ④贸易发达,商船频繁出入港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 12.以下关于统治阶级为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秦始皇为解决“言语异声,文字异形”问题,统一文字为隶书 B.汉文帝体恤百姓,除减轻赋税和徭役外,还减轻刑罚,废除了肉刑 C.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主要负责监察事务 D.哈里发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让阿拉伯在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1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扩张过程中,罗马的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处境悲惨,导致奴隶的激烈反抗,这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这里的“奴隶的激烈反抗”是指( ) A.陈胜、吴广起义 B.亚历山大东征 C.斯巴达克起义 D.罗马与迦太基争霸 14.右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 ) A.皇帝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中央集权制 15.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的发展从此进入新时期的事件是( ) A.成熟马镫的使用 B.武士力量的壮大 C.经济的繁荣,国势的强盛 D.基督教的盛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小题,按序为5分、7分、8分,共20分) 16.请将下列主张与学派用线连起来。(5分)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道家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儒家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墨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法家 17.穿越时空回到古代,这里正进行着最杰出人物的大选,通过竞选词,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7分) (1)我是世界三大宗教创始人之一。我号召人们放弃多神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神安拉,后来我创立的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半岛也基本实现统一。( ) (2)我从小就热爱科学,勤于思考,我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 (3)我统一了两河流域,我在位时制定了最古老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还被刻在了一块石柱上。( ) (4)我当政期间,我们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当时的黄金时代。( ) (5)我是共和国的元首,我使罗马共和国时代进入到帝国时代。( ) (6)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 ) (7)我即位后的第二年开始仿照中国进行改革。改革后,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发展很快,我们国家也从奴隶社会过渡成为一个天皇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材料二:秦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这一地理位置有助于秦获得胜利。因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 材料三:公元前318年,秦占领了四川的产粮大平原,这大大地扩大了秦的地盘,增强了秦的力量。 ……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2)除以上三则材料外,你认为秦统一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3分) 材料四:“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统一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分析材料中出现的经济状况的历史原因有哪些?(2分)面对这种现状,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恢复经济?(1分) 道德与法治部分(50分) 一、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判断对错,对的选T,错的选F) 1.网络阻碍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 2.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纪律等规定的非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等包含的强制性手段。( ) 3.自由划定了社会规则的边界,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的约束。( ) 4.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 5.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 6.当最终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当坚守诚信,诚信应无论何时都在个人隐私之上。( ) 7.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8.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金、没收违法所得、拘役等。( ) 9.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 10.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1.观察如图亲属关系网络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人在社会关系中往往只有一种身份 ④人的身份可以通过血缘关系来确定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1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通过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会诊全省各地的危重病例精准指导救治。由此可见,互联网( ) A.净化了网络媒体和社会环境 B.促使机器替代了医生的诊疗 C.打破了地域界限和时空限制 D.帮助个人摆脱对社会的依赖 13.针对一些作业辅导类APP(网络软件)存在内置游戏、庸俗娱乐和不良内容等问题,我们青少年学生应( ) A.强化自我保护,自觉远离网络媒体 B.钻研网络技术,摆脱网络秩序约束 C.节制上网时间,避免沉溺虚拟时空 D.提高媒介素养,善用网络学习 1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育程度加快。为此,我国民法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原来的“10周岁”下调至“8周岁”。这表明( ) A.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 B.法律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 C.未成年人不用遵守社会规则 D.规则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 15.现在市场上的“打折”之风十分盛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字眼:“厂家直销”“全部商品两折起”“挥泪大甩卖”……这些所谓“打折”其实很多都是拉拢顾客的一种幌子。对这样的行为,正确的认识是( ) A.消费者能从中得到许多实惠,所以值得提倡 B.这是带有欺诈性的商业行为,会危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C.不诚信的行为肯定不会引来消费者的购买 D.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 16.下表是一份“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行为关系”的抽样调查结果。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不良行为数量 1种 3种 5种 其他 占未成年人犯罪比例 20% 26% 45% 9% A.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从违法犯罪开始的 B.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没有原则界限 C.未成年人违反纪律不要紧,千万不要违反法律 D.未成年人应防患于未然,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17.八年级学生小冬的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生活困难,其父亲因与他人发生债务纠纷,被他人打伤,小冬的父亲想通过打官司获得赔偿,但是没有经济能力。你认为他父亲应该( ) A.到法院申请减免诉讼费用 B.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C.放弃打官司,不了了之 D.到律师事务所请求律师免费为其打官司 18.年轻女子丁某因在西祠胡同转帖散布地震谣言,被南京警方传唤并行政拘留。这种行为的性质及处罚方式是( ) A.犯罪行为 刑事处罚 B.不道德行为 舆论谴责 C.恶作剧行为 不予追究 D.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制裁 19.八年级学生小陈自从结识了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就变得不爱学习,经常旷课逃学,还因为偷东西、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但他不思悔改,多次拦路抢劫,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我们从中受到的警示有( ) ①旷课逃学是未珍惜受教育权利 ②违法危害社会,必受刑罚处罚 ③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 ④加强自我防范,拒绝不良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018年1月5日,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罗某的行为( ) A. 不道德,但不违法 B. 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 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D.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三、材料题(本大题包含2小题,共2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故事一:清朝大学士张英收到家信,得知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产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三尺,结果形成了六尺巷。 故事二:红日亭,温州民间爱心慈善的代名词。1972年夏,有五六位退休老人开始在红日亭向路人免费供应伏茶,后来增加了秋冬施粥,还根据民间习俗与路人分享清明饼、端午粽等时令美食。其间,志愿服务的老人换了又换,人数却增加了,还有许多人以捐钱捐物的方式参与进来,但他们始终以助人为乐的善举温暖着社会。 (1)两则故事中的哪些亲社会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2)这些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3)青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款; 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材料二: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对什么性质违法行为的惩处?(4分) (2)材料一、材料二都涉及了“侮辱、诽谤他人”的违法行为,但为什么后者规定的处罚明显重于前者?(6分) 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部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C B B C A B B A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A C D A C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小题,按序为5分、7分、8分,共20分) 16.请将下列主张与学派用线连起来。(5分)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道家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儒家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墨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法家 17.穿越时空回到古代,这里正进行着最杰出人物的大选,通过竞选词,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7分) (1)穆罕默德 (2)阿基米德 (3)汉谟拉比 (4)伯里克利 (5)屋大维 (6)禹 (7)孝德(或孝德天皇)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1)结束了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或灭六国统一全国,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分) (2)商鞅变法(1分)。 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3)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答出2个得2分)。 休养生息(1分) 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答案 道德与法治部分(50分) 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判断对错,对的选A,错的选C)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C A A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C A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B 三、材料题(本大题包含2小题,共20分) 21.(10分) (1)谦让(宽容)分享、帮助他人。(2分)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4分) (3)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4分) 22.(10分) (1)材料一是行政违法行为,材料二是刑事违法行为。(4分) (2)因为后者的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与前者的一般违法行为相比,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也将受到更严厉的法律制裁。(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