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的反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地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地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知道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理解它们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应用反射定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问题和相关的现象。教具:小型激光器、自制的教具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器、自制的小魔盒。教学模式:情景激趣导入新课-指导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精讲点拨-组内归纳总结提升-达标检测深化知识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老师表演“无中生有”的小魔术,老师先让学生检查盒子是否是空的,确认是空的以后,老师将在空盒子里面变出三个鸡蛋,再让学生检查。激发学习兴趣,引出魔术的道理正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二)指导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精讲点拨1.光的反射(1)教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光的反射现象。用玻璃砖和激光笔在黑板上演示。让学生观察光路体会。(2)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示范画出图:(3)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以下名词:入射点(O)法线(ON)入射角(i)反射角(r)老师示范在黑板上的图中依次标出并重点强调。①法线不是实际光线,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人为规定的标准。②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对应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4)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5)老师引导学生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和法线以及反射角与入射角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学生猜想(6)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并且跟拍记录。(7)老师展评实验中各小组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8)小组合作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得出结论。(9)根据实验数据拓展分析,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如何变化?(10)强调在表述规律时注意因果关系,要说后生成的量与原先就有的量的关系。(11)学生分组实验;把入射光线沿学生实验一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12)讲述反射光路图的画法:右图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学生练习:(写在小黑板或投影仪的胶片上)。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用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2)提出问题:为什么镜子反射的光很强,白纸反射的光很弱呢?(3)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的情况如图:演示四:把几根大头针垂直插入硬纸条中表示“法线”,把硬纸条任意弯折后“法线”不再平行。强调: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三).组内归纳总结提升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归纳总结本节课收获(四)达标检测深化知识1、光在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光年是的单位。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这个速度。(大于、小于、等于)3、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日食的形成是因为。发生日食时,是___的影子落在4、用枪射击,当缺口﹑准星尖和目标这三点成一线时,就能击中目标,这是利用了的性质。5、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发生出来的光线。(填“强”或“弱”)6、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7、在距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站立一个人,这个人在镜中所成像与人的距离是____m,像的大小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人的大小。3/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