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密度》一、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2)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的概念;(2)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3)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与密度的测定方法;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三、教学器材体积相同的不同正方体三组,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正方体三组,天平,刻度尺,烧杯,水,细线等。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与探究(一)、引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1、表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如何区分它们?2、怎样鉴别某首饰是金制品还是镀金铁制品,是银制品还是不锈钢制品?3、视频动画《铁与蜡的较量引发的思考》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二)、情境分析,提出猜想提出问题: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是否不同?2、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3、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引导学生猜想: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2、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3、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三)分组实验探究1、学生设计实验方案。2、实验探究:探究(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探究(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四)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学生将实验数据,填表,绘图,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实验结论)(五)得出结论,引入密度教师了解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1、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2、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3、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由此可知,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体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着物质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吗??新课讲授与能力培养1.密度的定义及符号;2.密度的公式及单位;3.密度的物体意义;4.质量与密度的区别;5.密度公式的应用:例1.求密度(ρ=m/V)一块铝,它的质量是0.675t,体积是250dm3,求铝的密度.例2.求质量(m=ρV)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高37.94m、长14.7m、宽2.9m、厚1.0m的一整块花岗岩,它的质量约为多少?例3、求体积(或容积)(v=m/ρ)一个瓶子能装1kg水,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巩固练习与能力拓展1、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剩余蜡烛的()A.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小B.质量和体积减小,密度不变C.质量和密度都不变D.体积减小,密度增大2、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A.铁的质量比棉花大B.铁的体积比棉花大C.铁的密度比棉花大D棉花的体积比铁大3、农村常用盐水选种,它的依据是用()A.质量B.体积C.密度D.重力4、铝被称为会飞的金属,常用在飞机和火箭上,由于它的小,做机器的底座要用密度的金属做。5、煤气报警器装在方位置较好(上或下)6、密度公式的理解()A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B把铁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就变小了C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D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7、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8、体积是30厘米3的铝球,质量是54克,求:(ρ铝=2.7×103Kg/m3)(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五 板书设计 密度一、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2.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3.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二、密度1.密度定义及符号:2.密度的公式和单位三、密度的物理意义四、密度公式的应用1.计算物质的密度:ρ=m/V2.计算物体的体积:V=m/ρ3.计算物体的质量:m=ρ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