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33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33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你能从视频中找到哪些民族?
请同学们认真听并记录下来
1.
彝族
2.
白族
3.
藏族
4.
傣族
5.
佤族
6.
侗族
7.
哈尼族
8.
苗族
9.拉祜族
10.纳西族
11.景颇族
12.水族
13.怒族
14.傈僳族
15.独龙族
16.布朗族
17.基诺族
18.羌族
19.门巴族
20.德昂族
21.阿昌族
22.普米族
23.
布依族
24.珞巴族
25.仡佬族
26.回族
27.东乡族
28.撒拉族
29.保安族
30.维吾尔族
31.土族
32.裕固族
33.锡伯族
34.俄罗斯族
35.塔塔尔族
36.哈萨克族
37.柯尔克孜族
38.塔吉克族
39.乌孜别克族
40.高山族
41.畲族
42.黎族
43.壮族
44.瑶族
45.京族
46.仫佬族
47.毛南族
48.土家族
49.满

50.朝鲜族
51.赫哲族
52.蒙古族
53.达斡尔族
54.、鄂温克族
55.鄂伦春族
56.汉族
中华民族家谱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7.1
促进民族团结
话题一:
民族大家庭
活动一:交流展示
学科融合——我知道
地理学科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初二地理《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口基本统一、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历史学科
请同学们从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做好记录
初二历史《民族大团结》
1949
1954
1984
《共同纲领》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团结之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坚持民族平等
坚持民族团结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平语近人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说:”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56个民族组成
中华民族大家庭
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道法提升
概况
各民族人口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政策
平语近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协力实现脱贫,奔向小康。
话题二:
家和万事兴
2020年9月25日、26日第三次中央援疆工作座谈会
习近平强调,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时政链接
活动二:
探究分享
山东对口援疆工作的“三十六计”
项目“引进来”,好品“走出去”
山东省大力实施产业援疆,积极引进企业到喀什地区投资建厂,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有效解决家门口就业的问题。
自2018年起,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创新实施消费扶贫“大仓东移”工程,先后在山东各地建设起13家“喀什好味道”新疆特色农副产品旗舰店、120多家加盟店及加盟专柜.
“2019年,项目累计推动2万余吨喀什特色农副产品走进山东,带动喀什农户脱贫增收,取得了显著效果。
经济方面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帮扶方面,山东援疆干部人才在喀什地区肺科医院及四个县医院推行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成立对口支援喀什医疗卫生援疆联盟,整合人才优势,提升受援医院管理及业务水平。
“在教育方面,我们探索形成‘人才援助’‘业务拓展’‘资源整合’组团支援模式,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立体推进,促进智力帮扶提质增效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民生方面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组团式”帮扶,为重点领域“造血”选派大家长
结合山东丰富的传统文化特色,山东援疆队伍在喀什地区逐步推进国学教育,推进国学文化进村进校,在17所中小学组织国学书院、国学课堂、敬立孔子像等。为推进文化交流,组织山东团队深入开展送文化、科技、教育下乡,创新举办文化团体互访、“喀什文化齐鲁行”“齐鲁文化喀什行”等活动。
文化方面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加强“硬功夫”,还要帮助提升“软实力”
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方面
措施
经济
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民生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险。
文化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动作,积极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①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必由之路
增进民族团结
②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③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结论
活动三:拓展延伸
促进民族团结——看我行动
作为青少年,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为民族团结作出积极的贡献?
1、思想上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3、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4、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5、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活动四:归航点贝
构建体系——提升政治认同
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大家庭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关系
家和万事兴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5月22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列观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相符的是(

A.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C.
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D.
发展新型民族关系有助于消除各民族的差异,实现民族大融合
D
实践演练
2、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岭大地腾冲、昆明等地考察调研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这说明(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B
【文化传承】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
(1)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各民族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材料分析题
【美好生活】要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2)
选做题:请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问作答。(6分)
①为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应怎么做?
②为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青少年应怎么做?
材料分析题
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方面
措施
经济
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民生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险。
文化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动作,积极促进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作为青少年,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为民族团结作出积极的贡献?
1、思想上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3、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4、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5、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2020年9月4日,青岛市举行第20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暨模范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请同学们收集模范典型事迹,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拓展作业
谢谢倾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