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光的折射执教: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学习光的折射及其初步规律。光的折射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后,又是学习后续内容透镜成像的基础,这样安排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本节课由学生实验观察引出什么是光的折射,接着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并与光的反射定律类比,知道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以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通过学生小组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最后应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节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交流建立规律的过程中,感悟观察、对比、归纳的科学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2)知道光的折射初步规律。2.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比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的不同,感悟观察、对比的科学方法。(2)经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过程,感悟归纳方法。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亲近的感情;(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2.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建立过程。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激光、半圆形玻璃砖、光具盘、塑料水缸等。2.教师实验器材:激光笔、玻璃水缸、光具盘。3.课件:自制课件、学习活动单。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等两部分内容。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一个“硬币重现”的小魔术为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体验并领会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归纳实验结论,进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本设计要突出的难点是光的折射规律的建立过程。方法是:首先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并与光的反射定律进行类比,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其次通过学生小组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归纳出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由于在小组实验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过程,教师再结合自制课件精心讲授,即可突破光的折射规律的建立过程这个难点。本设计通过观看“硬币重现”的小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演示实验、师生交流,归纳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条线之间的关系,学生感受类比等科学方法。然后通过学生小组实验的探究、讨论、交流的过程,归纳出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感受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并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最后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1课时。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2.流程图说明情景I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演示,在杯底放一枚硬币,使它正好在观察者的视线外,无法在杯旁看到,然后将水慢慢注入杯中,让学生观察,引出光的折射。活动I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学生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偏折,在哪里发生偏折,并请一位同学将观察到的现象画在黑板上。活动II学生实验归纳结论回顾光的反射定律,猜想光的折射规律可能和光的反射定律有哪些异同,确定实验方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并归纳结论。说明:实验中每个小组四人,其中两人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和光从水射入空气的情况,另外两人探究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和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情况,然后组内讨论,共同归纳得出结论。活动III应用解释“硬币重现”这一现象。3.教学主要环节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介绍光的折射现象。第二环节,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第三环节,结合自制课件、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常见现象。七、教学过程环节活动教师学生活动目的情境I:教师通过实物投影表演“硬币重现”的小魔术。提出问题,为什么杯中没有水时,看不见杯底的硬币,而注入水后,就能看见?观看魔术,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光的折射现象。活动I学生实验:学生使用激光笔、圆形塑料水槽、光具盘,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以及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发生偏折,且在哪里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结合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光的折射定义,并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一位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画在黑板上,说出什么是入射角和什么是折射角。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明白光的折射现象不仅发生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还能发生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活动II教师演示实验:回顾光的反射定律,猜想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之间可能存在哪些异同。其中教师通过使用自制幻灯片和自制教具,直接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以及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学生说出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猜想光的折射规律。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猜想。学生实验:每小组四个人,两个人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和光从水射入空气的情况,另两个人探究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和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出相对应的折射角的大小,学生在学习活动单上记录实验数据,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归纳结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不断改变入射角的度数,完成学习活动单上的表格,然后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实验结论,得出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加强学生间的互动,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折射的认识。应用应用:通过画光路图,并结合幻灯片动画模拟,解释“杯中硬币重现”的原因。学生通过教师引导,理解在杯中倒入水后硬币重现的原因。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总结总结:教师播放加菲猫漫画,提问:结合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说说这幅漫画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学生总结光的折射定义、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水看上去很浅,实际却很深”的原因。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科学主旨。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P27?29板书设计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学习活动单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的两侧;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内;3.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光从空气射入_______中光从_______射入空气中序号入射角折射角10°230°345°460°序号入射角折射角50°620°730°840°4.结论:(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2)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3)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补充: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光的折射初步规律活动III应用光的折射情景杯中重现的硬币活动I学生实验活动II学生实验归纳结论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