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式教学设计与科学探究行为评价初探——以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为例摘要:家用电器、电源的能量转化和“手电筒”部分,呈现生活真实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节课安排了四个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家用电器着手,对各种家用电器的用途和能量转化形式进行讨论,以突出能量主线,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是学生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生活走向物理。关键词:家用电器电路缘起:新吴区优质课评比【设计思路】《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本章的主要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规范学生的语言及实验操作,认识各电学器材的作用和规范使用,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渗透和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是开章首篇,充分体现了以上四个特点。家用电器、电源的能量转化和“手电筒”部分,呈现生活真实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节课安排了四个探究活动,在活动13.1中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家用电器着手,对各种家用电器的用途和能量转化形式进行讨论,以突出能量主线,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是学生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生活走向物理。在“动动手”的活动中,让学生尝试着让小灯泡发光,初步接触电路,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活动13.2让学生通过观察倍感亲切的手电筒,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安装方式及其作用。在对手电筒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活动13.3让学生实际连接电路,不仅要求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还要能利用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深化对电路结构、电路器件作用的认识,并了解电路的概念以及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连接电路的基本规范。最后介绍了电路元件符号和电路图,使学生对电路图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介绍了集成电路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从物理走进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源是能持续供电的装置,了解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初步认识家用电器。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通过实验认识电路,知道通路、断路和短路,了解短路的危害。2.过程和方法:?会分析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能量转化。?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来认识常用的各种电池和用电器?通过活动学会连接简单电路,培养实验操作技能。?通过观察手电筒,体会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乐于动脑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增强节约用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2、电路的三种状态3、理解电路概念、识别电路状态【教学资源】学生头脑中有关电路的错误的前概念【教学过程】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为人类打开了文明之门,现代社会离不开电。电是从哪里来的呢?用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用电器说一说:在你的家中有哪些用电器?想一想:这些用电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1、定义: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活动13.1初步调查家用电器讨论常见家用电器的用途和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的主要能量形式2、能量转化: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二、电源:1、定义:电源是能持续供电的装置。2、分类: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3、常见的直流电源是电池(1)生活中常用的电池有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锂电池。(2)直流电源有正、负两极,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3)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的方向是由电源的正极经用电器到负极、(4)电池提供的电能由化学能转化而来的。4、常见的交流电源是发电机,家庭电路中的交流电是发电机提供的,发电机提供的电能由机械能转化而来的。5、能量转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应用:充电宝作为电源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内能作为用电器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内能活动2:动动手1、介绍灯泡的结构2、设法利用一根导线、一节干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活动13.2观察手电筒1.按下开关按钮,你观察到了什么?2.旋开手电筒的后盖,观察:(1)电池是如何安装的?(2)后盖与电池间用什么连接?(3)开关的结构(4)小灯泡怎样安装的?3、手电筒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手电筒发光时,电流是怎么流的呢?从电池正极出发,流入灯丝,经过导线回到电源负极。三、电路活动13.3怎样使一个小电灯泡亮起来?现有电池、小灯泡、灯座、开关和导线,请你根据对手电筒的观察和研究,试着把它们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小灯泡的发光和熄灭信息快递:连接电路时应注意: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状态。②将导线连接到电路元件的接线柱上时,并,以保证接触良好。③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用导线将电池的两级,以免损坏。1.简单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2.元件的作用:电源(供电)、用电器(用电)、导线(输电)、开关(控电)3.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短路和短路4、电路图1、定义: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2、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3、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4、画电路图时应注意:符号规范、合理布局(角上不画)、横平竖直、一一对应。?自主阅读:生活.物理.社会------集成电路?学生总结与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用电器:耗电二、电源:供电直流电源交流电源三、电路1、组成:用电器、电源、导线、开关2、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四、电路图教学反思:整体设计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高,但是在电路的三种状态处理上不够好,特别是短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没有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短路的危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