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4.2变阻器年级:九年级学科:物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与作用。(2)会判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学会用等效替代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发现并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规律。教学重点:(1)会使用滑动变阻器。(2)会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简单电路中如何引起电流变化。教学难点:会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简单电路中如何引起电流变化。教学准备:电阻丝、电池、电流表、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教学过程步骤与内容备注【新课引入】在学习电阻之前,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1.改变电压2.改变电流)“哪一种方法更方便?”(改变电阻)“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改变哪个因素最方便?”(长度)演示实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新课教学】一、活动14.3用铅笔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也有相同的器材,电阻丝换成了铅笔芯。请同学们依据课本P91页的图14-5连接器材,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完成P93议一议的填空。请一位同学分享他的实验现象。“这个实验中,我们如何操作的?”(改变铅笔芯长度/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等于改变了接入电路的什么长度?”(电阻长度)(板书: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电路中的?”(电阻)(板书: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最终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二、活动14.4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现在我们想要制作一盏亮度可变的台灯,用铅笔芯会存在哪些缺陷?”(容易断、长度不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换用电阻丝)“电阻丝很长,如何携带?”(卷起来)“科技人员就以这个为原理发明了变阻器”(指示板书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种:滑动变阻器。”“请阅读书P92活动14.4前两节,结合图片与桌子上的实物自学一下滑动变阻器的结构。”(PPT展示滑动变阻器图片,一起说各部分名称,强调一下以下特点“密绕,瓷管,绝缘漆”。书上没介绍的“铭牌”思考有何意义)展示结构示意图,与实物图连线对应。展示变阻器符号,分析各部分代表什么部件,接线柱。(连接BC如何画?)“一次接两个接线柱,有几种接法?“”(重复不算)“以接入AD为例(PPT出图),将滑动变阻器接入后电流经过滑动变阻器哪些部分?”(思考,讨论上黑板说一说)。“向右(靠近B)移动滑片,接入的电阻如何变?为什么?电流如何改变?反之呢?”“为了验证我们的推理,接下来按图14-7连接电路,先将AD接入,分别左右移动滑片,将现象填入表格,在最后加上一列,写出移动后电阻的变化。实验结束再按照下面的几种方式连接,继续实验,把现象和电阻变化写出来。”投影一组学生实验数据。讨论:找一找:在什么情况下达不到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的作用?怎样接线才能达到改变电阻的作用(两种达不到作用,正确接法“一上一下”)根据第一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正确。讨论:结合第1、2组或3、4组的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改变上面的接线柱不影响电阻的调节,下端接线柱重要)你能否找到一种简单的方法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观察下接线柱与滑片的距离)演示,使用滑动变阻器调光,电阻由最大处向最小处滑动,灯泡过亮或烧坏。思考滑动变阻器还有什么作用?接入时确保安全要如何?(保护电路,开关闭合前接入最大阻值)三、课堂练习PPT投影习题。(讨论回答)四、课后作业《补》T1、3、4;《课》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改变电阻板书设计: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可以改变电阻。串联使用滑动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改变电路中的电路作用保护电路(开关闭合前,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教后记:关于滑动变阻器结构,简单介绍。提问更加精细,注重方向引导,抓住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