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现场调查一: 1、有手机的同学请举手。 2、手机能上网的同学请举手。 小组讨论,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活动一: 交流方式更多样 以前人们联系主要通过打电话、寄信等方式,而现在即时通讯工具QQ 、EMS、微博、微信、E-mail、社交网络等方式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很多本来需要跑腿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 “在线传输”就可以做到了。 同学们可以利用博客或空间日志写心里话、转载文章、上传照片等。平时一些不好启齿的话语或心情,通过博客、空间等表达出来,通过相互留言或者评论进行交流。 网络生活更便利 网络购物的多样化、便捷、物美价廉的特性赢得了众多大学生的喜爱,淘宝、当当、卓越等网站受欢迎。 很多商品现实生活中买不到、买不起的,在网上一般都能买到。在淘宝网购物,在购买之前,我们要关注商家的信誉度和评价,货比三家,再做决定。 娱乐方式更多彩 网上进行学习 查找资料,获取信息 交流方式更便捷 生活更充实丰富 网络是先进的,也是危险的。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充满着陷阱和诱惑。 1)不良信息向我们袭来 色情、暴力等低俗信息;与暴露隐私相关的信息 ;容易引起社会争议,钻法律空子的信息 ;“代写论文”、“代发论文”等学术造假、学术腐败信息 ;与风水、占卜相关的迷信类信息 ;破坏信息安全类信息(指含有病毒、木马、后门的高风险类信息,对访问者电脑及数据构成安全威胁的信息)。 2)网络游戏毒害青少年的心灵 现场调查:请有玩游戏的同学举手。 案例1: ?17岁的少年吴治(化名)沉迷于电脑游戏,无法自拔。为了偷钱上网吧,他在通州奶奶家,趁爷爷奶奶熟睡之际,亲手将奶奶砍死,爷爷被砍成重伤。 “上网比什么都重要” 案例2: 16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受到另一人的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 案例3: 5月25日傍晚,四川简阳市平泉镇和平村当地农民发现被人残杀后藏尸于一片玉米地里的流浪少年赵刚被。少年头颅被人砸烂,尸体上还有几处刀伤,其死状惨不忍睹。杀害少年的凶手竟是3名嗜好上网玩“杀人游戏”的中专生,他们杀人的目的只是为了验证自己“胆量有多大”。 案例4: (“虚拟游戏”变成现实惨剧)去年4月26日,德国爱尔富特市一名中学生开枪打死了13名老师、2名同学和1名警察后自杀,引起社会震惊。据调查,该学生整天沉溺于暴力网络游戏。 就是这些暴力的网络游戏,使这些原本纯洁天真,本该坐在教室学习的同学,丧失了人性,走上了犯罪道路。 3)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案例5: 2002年11月26日,安康一少年连续27小时上网,结果疲劳猝死; 2002年9月15日凌晨6时,湖南一少年在通宵上网后猝死网吧; 2002年4月17日,江西南昌一名17岁的高三学生余斌,连续逃课上网2个月,在玩网络游戏时,因紧张激动在网吧倒地猝死; 2003年4月17日,南昌17岁的高中学生因连续两天上网猝死网吧。 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 . 4)网络诈骗与犯罪危害青少年 的安全 暗藏杀机的网友见面 案例6:今年6月,在某中学就读的15岁女孩小红和几名女同学在某卡拉OK厅与网友见面,被网友在饮料中下了迷魂药,昏迷不醒。结果被其网友及另外五名同伙蹂躏残害,并被劫3部手机、1只金戒指、1条项链。 三思而行、保护自己 帅哥你好,偶是漂亮MM,欢迎点击www.jqwx.com, 内容刺激,精彩无限。 哈哈哈,你的计算机已被我占领 所有资料将在五分钟后被删除。 网络诈骗是一种新的诈骗与犯罪手段,有新的特点。对于社会阅历不深的青少年来说尤其容易上当受骗。 防人之心不可无,不会见网友,不轻率点击下载陌生的文件。 诱惑无时不在 黄色信息严重危害青少年的成长 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 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 青少年要洁身自好,坚决控制自己不上黄色网站,不浏览不健康信息 。 黄色: 红色: 灰色: 黑色: 网络“四色” 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 非法和危险的事情 血腥、暴力、仇恨 消极思想、颓废 5)网络不但伤害青少年,也给父母带来创伤 案例7: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天津市某中学学生小赵因升级游戏屡次失败,心灰意冷,感觉人生从此一蹶不振,回家跟父亲说“爸爸谢谢你,养育了我十一年,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再见。”然后,从电梯上到11楼,跳下,留下悲痛欲绝的父母。父亲大声诉说:“救救孩子”。 案例8: 华西都市报报道,四川武胜县一农妇因为上小学的两儿子沉迷游戏,绝望的母亲喝下农药自尽。 这些悲剧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赛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迷失了自我,以至不能理性地行使现实社会中的角色。他们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便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 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网络中的暴力色彩极易触及中学生内心深处的攻击本能。当他们在现实生活里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多解决时,往往马上想到游戏里的暴力手段。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绿色上网: 1、上网要限制时间,就算节假日上网每天时长也不宜超过三个小时。 2、浏览的网页资源要丰富,内容也要健康。 时间控制、内容过滤。 玩游戏:65%,聊天:20%,查资料:5%,娱乐:10%。 网络成瘾综合症悄悄的向你走来—— “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 IAD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 学生活动二: “网瘾”测一测 1、 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 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 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 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 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 6、 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网络。 7、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上网,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 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 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 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你具有上述10条中的哪几条表现呢? 如果你有其中4项或4项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患上了IAD。 那就要下定决心立即 戒除网瘾。 学生活动三: 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导演,剧中:初中生小刘天资聪明,但是由于父母工作忙,常留下他一个人在家,于是,他便经常上网……如果你是导演,你将怎样构思后面可能发生的种种剧情呢? 学生1:他可能会经常玩网络游戏,成为网络游戏高手! 学生2:可能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学生3:他可能会经常上网聊天、交友,网恋。 学生4:小刘那么聪明,他可能会经常上网学习网络知识,成为编程师,或电脑高手。 学生5:可能会成为一个“电脑黑客”。 学生6:可能学会建设自己的网站,网上自主创业等。 思考: 我们怎样才能利用好网络成就我们人生的精彩呢?即怎样才能做到绿色上网呢?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拒绝网毒、文明上网” 签名活动 网毒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可能出现一大毒瘤,只要我们染上它或不及时摘除它,我们的成长就会是灰色的。这需要有决心和毅力。下面,请有决心、有信心摘除这块毒瘤的同学,在发下的纸上签上你的名字,下定决心“拒绝网毒、文明上网”。 宣誓活动: 我们承诺: 绿色上网, 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